再生礦床(regenerated deposit)是指原來已經形成各種成因的礦床或者成礦物質初步聚集的岩石,在後期區域變質作用、花崗岩化、混合岩化和岩漿作用及各種熱液作用下所形成的新的礦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生礦床
- 外文名:regenerated deposit
- 學科:礦床地質學
- 作用:區域變質作用、花崗岩化
- 結果:形成新的礦床
- 條件:原來已經形成各種成因的礦床
定義,特徵,礦床再生成因,典型礦床,
定義
再生礦床(regenerated deposit)是史奈德洪(Sohneiderhohn,Hans,1952)提出的一種成礦觀點。他認為,最初在世界各成礦區自寒武紀以後都發生過一次主要的地殼運動及成礦作用;而在以後地殼運動中的成礦活動都是在早期已生成的原生礦床基礎上,發生活化轉移再沉澱集中而成。這些後期的礦床則稱為再生礦床。
特徵
再生礦床指的是成礦物質已經初步聚集的岩石或者原來已經形成各種成因的礦床,在花崗岩化、混合岩化、後期區域變質作用岩漿作用及各種熱液作用下所形成的新的礦床。在歐洲與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有關的礦床就是在海西期的礦床基礎上生成的再生礦床。
礦床再生成因
鳳山銅礦床產於中元古界昆陽群綠汁江組鳳山段,其下伏為中元古代晚期的滇中裂陷槽中的獅山銅礦床。鳳山銅礦床礦體呈脈狀、巢狀、囊狀,切割圍岩,形態產狀受斷裂構造及獅山段紫色層“刺穿體”的控制,是典型的再生礦床。礦石物質成分(以黃銅礦、斑銅礦為主)、黃鐵礦的Co含量(0.6%)及Co/Ni比值(75.71)和硫化物的δS值約繼承了獅山銅礦床的特點;礦石具碎斑狀、角礫狀、細脈狀和網脈狀等後生礦石構造,鳳山銅礦床黃銅礦、斑銅礦對各種波長入射光的反射率均高於獅山銅礦床黃銅礦;黃銅礦的Cu、Au、Ag含量高於獅山銅礦的黃銅礦,而S、As、Zn含量低於獅山礦的黃銅礦。基於上述特徵,提出了鳳山銅礦床的再生成礦模式。鳳山銅礦床的成礦物質來自下伏的獅山銅礦床及獅山段紫色層細碧質火山角礫岩,經後期非含礦熱液溶解而沿構造上升,而後在覆地層的構造中沉澱、富集而形成再生礦床。
典型礦床
通過野外填圖、坑探和鑽探以及室內測試、研究認為:黑牛洞銅鋅礦床原來可能是一個形成於中元古代大陸被動邊緣裂谷的大型甚至特大型海相火山塊狀硫化物礦床;含礦圍岩是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變晶糜棱岩、變粒岩、淺粒岩和構造蝕變岩,剪下型礦化和蝕變帶包裹了礦體,原岩是石英砂岩、泥質石英粉砂岩、泥質岩和矽質岩夾基性火山岩、少量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經過變質達到高綠片岩相—低角閃岩相。以塊狀、角礫狀和準塊狀礦石為主的礦床是富銅礦,礦石的銅平均品位為1.68%,鋅品位平均為1.53%;礦化與褪色帶、矽化關係密切。礦化類型以廣泛發育韌性剪下帶型浸染狀礦化岩或礦石(分別簡稱剪下型礦化岩或礦石)為特色,具有與糜棱岩、千糜岩相同的變形特徵,可見兩期以上的金屬礦物透鏡體、變形條帶和不協調微褶皺。礦床具有原地韌性變形改造、變質再生礦床的特點;礦石、礦體的圍岩和氫、氧、硫、鉛、矽同位素特徵顯示,塊狀、準塊狀和角礫狀礦石的礦質基本來源於剪下型礦化岩或礦石,是變質生成礦床,也是原礦石的再生礦床,而剪下型礦化岩或礦石可能是中元古代海底火山-裂谷作用形成的火山塊狀硫化物礦床經過多期韌性變形、變質改造形成的,是溶解為主的化學再活化的殘餘。構造改造、再生礦床的成礦時代為134.26±0.5Ma,形成於燕山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