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古蹟台北故事館故事裡的故事》是2005年天下雜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國慈。
基本介紹
- 作者:陳國慈
- ISBN:9789867561718
- 定價:NT$ 250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時間:2005年04月11日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圓山別莊」的興建,不只建構出名媛公子留連交際的繁華氛圍,也書寫出以茶為主的台灣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更見證了那個輝煌而美好的時代。隨著陳朝駿的英年早逝,繼承的陳家後代經營不善,加上世界大戰引起的經濟衰退、各國提高關稅政策……導致台灣茶的市場萎縮,1932年「永裕茶行」倒閉,「圓山別莊」由總督府沒收。「圓山別莊」的繁華、台灣茶的黃金年代、陳朝駿的輝煌碩果,也一併被沒收,隱沒在時間的洪流里。
然而,美好的年代,是不會結束的,如果,有人願意繼續說故事。讓「圓山別莊」繼續說故事的,就是陳國慈,於是,「圓山別莊」變成了「台北故事館」,書寫故事的,將是台北市民。
「家快到了。」每當陳國慈下班坐車經過「圓山別莊」時,心頭都會浮現這個念頭。幾十年來,每天看著「圓山別莊」,也勾起對於英國的回憶。生於香港的陳國慈,對於英式文化相當熟悉,再加上遠至英國念法律,英國的生活就是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記憶的一部分。這樣具有厚度的記憶與情感,讓她看到「圓山別莊」日益凋零殘破的時候,更加感傷;也是這種感傷,讓陳國慈以三千萬元認養了「圓山別莊」。
「我希望能將古蹟活化,產生全新的生命力。」這樣的念頭,讓陳國慈將「台北故事館」轉變為不再只是僅供瞻仰的古蹟,而是以城市人文生活為主軸,結合古蹟保存、庶民生活歷史、茶文化等的活古蹟。在屋貌不變的狀況下,不斷調整屋內的活動、展覽,舉辦不同主題的專題演講等,讓故事館朝氣蓬勃,也讓民間維護古蹟的做法得到大眾認同。
「所有的記憶與認同都少不了老房子,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承載無數故事與歷史的台北故事館,可以讓大家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陳國慈說。
作者介紹
陳國慈
生長在香港,為英國、美國加洲及新加坡執業律師, 1975年遷台定居從事律師工作,1982年當選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1995年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首任執行長,1997年再轉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資深副總經理、法務長、發言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等職務,直至2001年底退休。目前為國立清華大學以及私立東吳大學兼任教授;並於2002年認養、贊助以及經營由台北市市定古蹟「圓山別莊」所轉身的藝文空間「台北故事館」。
作品目錄
推薦序 南方朔作者序 陳國慈
第一章掀開老房子的神祕面紗一、陳氏別莊及日治後期(1913-1945)二、黃國書宅時期:(1954-1977)三、公園路燈管理處(1977-1987)四、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時期(1987-2002)五、台北故事館(2003~)
第二章古蹟認養Ⅰ﹒法源Ⅱ﹒為什麼民間需要加入這項重要的文化工作Ⅲ﹒ 委託經營的定位
第三章古蹟新生Ⅰ﹒古蹟的故事Ⅱ﹒台北故事館為何珍貴III﹒古蹟再生與認養
第四章老房子.說故事Ⅰ﹒古蹟的故事Ⅱ﹒台北故事館為何珍貴III﹒古蹟再生與認養
附錄附錄一 台北故事館年表附錄二 活動大事記附錄三 義工招募辦法附錄四 古蹟·故事館·啟示錄
第一章掀開老房子的神祕面紗一、陳氏別莊及日治後期(1913-1945)二、黃國書宅時期:(1954-1977)三、公園路燈管理處(1977-1987)四、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時期(1987-2002)五、台北故事館(2003~)
第二章古蹟認養Ⅰ﹒法源Ⅱ﹒為什麼民間需要加入這項重要的文化工作Ⅲ﹒ 委託經營的定位
第三章古蹟新生Ⅰ﹒古蹟的故事Ⅱ﹒台北故事館為何珍貴III﹒古蹟再生與認養
第四章老房子.說故事Ⅰ﹒古蹟的故事Ⅱ﹒台北故事館為何珍貴III﹒古蹟再生與認養
附錄附錄一 台北故事館年表附錄二 活動大事記附錄三 義工招募辦法附錄四 古蹟·故事館·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