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耀斑是指在太陽活動區中同一位置上反覆出現,在結構形態和發展趨勢上極其相似的耀斑,又稱相似耀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現耀斑
- 地區:太陽活動區
- 又稱:相似耀斑
- 時間:1938年
基本信息,歷史,
基本信息
再現耀斑在黑子群的同一個位置上出現,意味著在活動區上空耀斑產生的地方,磁場狀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2~3天)保持不變。磁場測量表明,有的磁場在耀斑爆發之後很快恢復到爆發前的狀況,有的在爆發前後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歷史
1938年,瓦爾德邁爾首先發現耀斑會在同一位置重現。後來,多德森等對三個活動黑子群中的83個耀斑位置進行研究,再次證實這一點。1960年,埃利森等人利用第19太陽活動周的資料又對這類耀斑作了研究,並提出“再現耀斑”這一名稱。有些邊緣耀斑與原有耀斑結構相似,可見也存在邊緣再現耀斑。除了在光學波段以外,1961年,福克等人在幾個不同的射電波段發現有相似事件。他們指出,在同一太陽活動區中與耀斑相對應的多次射電爆發,有時在強度曲線上表現得十分相似,波段完全相同,持續時間與極大強度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應關係。據此,福克擬定了一個相似射電事件的選取標準(H值),即只有當射電爆發在米、分米、厘米波段同時都出現時才選取。然而福克等人並未了解光學相似耀斑與射電相似爆發之間的相應關係。1970年,懷特等人報告了一個光學和射電都是“再現”的耀斑,再現的時間間隔為54小時。它們在結構形態、相對於黑子群的位置和Hα線寬度的變化這些光學表現方面相同,而且在10.7厘米波段射電爆發強度曲線細節上也相似,特別是Hα 線寬度曲線和10.7厘米波段上的射電爆發強度曲線彼此有很好的對應關係。同年,蓋帕拉·勞指出:光學上相似的耀斑,對應的射電爆發也是相似的,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