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東烈士陵園

冀東烈士陵園

冀東烈士陵園坐落於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陵園路2號,1955年經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建設,1958年清明節落成並向社會開放。

冀東烈士陵園坐落在唐山市南新道北側,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古典牌樓式大門、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館和烈士墓區,紀念館內基本陳列為《冀東革命烈士鬥爭業績陳列》,全園共有在冊烈士238名,每年接待社會各界謁陵民眾和對外開展宣傳活動受教育民眾達50餘萬人次。

冀東烈士陵園2004年5月入選唐山市青少年道德實踐示範基地、2015年07月31日入選第三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2016年09月01日入選唐山市國防教育示範基地、2017年04月20日入選河北省先進國防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冀東烈士陵園
  • 類別: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 地點:河北省唐山市陵園路2號
  • 竣工時間:1958年
  • 占地面積:75萬平方米
  • 始建:1955年
建設沿革,建築格局,綜述,紀念建築,建築特色,館藏文物,英烈事跡,鄧培,於方舟,包森,節振國,王冊,魏春波,紀念活動,所獲榮譽,價值意義,旅遊信息,

建設沿革

1955年,冀東烈士陵園經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
1958年4月5日,冀東烈士陵園修建工程竣工並舉行落成典禮儀式。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冀東烈士陵園所有建築被夷為平地,復建工程於1986年竣工。
1989年8月20日,冀東烈士陵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1989年10月25日,冀東烈士陵園紀念堂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冀東烈士陵園震後第一部基本陳列—《冀東革命烈士事跡展》同時向社會開放。
1995年,冀東烈士陵園被民政部授予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被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將冀東烈士陵園列入河北省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維護改造項目。
1998年,冀東烈士陵園在原有《冀東革命烈士事跡展》基礎上進行重新改陳換新。
1999年9月,冀東烈士陵園全部竣工。
2000年4月5日,冀東烈士陵園對外開放。
2005年9月1日,冀東烈士陵園管理處以唐山市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的名義舉辦冀東烈士陵園建園50周年暨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大會及座談會。
200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立項、中央預算內投資370萬元,對冀東烈士陵園內166座烈士墓進行了保護性改造。
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270多萬元對冀東烈士陵園老甬路進行改造,新增照明設施及排水系統,對正門口東西兩側小廣場實施改造。
201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下發《關於命名全國民政系統視窗單位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民眾滿意視窗”、“優質服務品牌”和“優秀服務標兵”的決定》(民發〔2012〕113號),冀東烈士陵園管理處的“弘揚英烈志、傳承冀東魂”服務品牌被命名為優質服務品牌。

建築格局

綜述

冀東烈士陵園面積75萬平方米,系中軸對稱布局。在中軸線上矗立著大門、紀念塔、紀念堂三大主體烈士紀念建築物。陵園最南端的大門,是仿古牌樓式建築,高大而雄偉。門的四柱用漢白玉砌成,牌樓正中墨色花崗岩匾額上鐫刻著聶榮臻元帥題寫的園名。
沿主甬路往北,在潔白的3層玉石護欄內,是通體漢白玉砌成的烈士紀念塔。塔高34.5米,漢白玉塔身頂部3重飛檐,飛檐上端是一顆碩大的鋼化玻璃紅星,它象徵著烈士們崇高的獻身精神。塔身四面鐫刻著朱德、林伯渠、彭德懷、蕭克的題詞:“為人類解放事業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氣壯山河功昭日月”“烈士之血革命之花”“烈士們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冀東烈士陵園主體建築有古典牌樓式大門、烈士紀念塔、烈士紀念館和烈士墓區。烈士紀念塔巍峨挺拔高聳入雲。塔高34.5米,塔身四面鐫刻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林伯渠、彭德懷、蕭克的題詞。高威望的知名烈士銅像矗立在紀念塔至紀念館小廣場兩側。

紀念建築

烈士銅像烈士銅像
烈士紀念館
冀東烈士紀念館位於冀東烈士陵園中部,建築面積2149平方米,由紀念堂、陳列館、影視廳組成,總計8個展廳,規模為河北省同級紀念館之最,館名由蕭克將軍題寫。館內由國家級專家設計布展,其基本陳列為《冀東革命烈士鬥爭業績陳列》主展線長度為255米,輔助展線長60米。陳列內容的時間跨度為民國八年(1919年)~1949年(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十年),空間跨度為河北、遼寧、內蒙古及京、津二市部分地區。
烈士紀念館北部為通體漢白玉裝飾性拱橋,拱橋北部為烈士墓區,總面積為4749平方米,周圍栽植賦予造型的黃楊長廊以及墓區內冷季草坪、大型花壇和盛開的白玉蘭烘托點綴著聖潔肅穆的教育場景。
紀念館紀念館
烈士紀念堂
烈士紀念堂位於冀東烈士陵園中部烈士紀念館內,陳列著238名烈士的英名錄和遺像,他們中有早期工人運動領袖鄧培、早期革命家於方舟、華北抗日聯軍第一支隊司令員王平陸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國際主義戰士周文彬、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和民族女英雄王冊等烈士。
烈士墓區
烈士墓區位於冀東烈士陵園北端,共166座。烈士墓用花崗岩砌成,統一規格的長方體。紀念堂左右雕塑了20位在冀東乃至全國有較高威望的知名烈士銅像,矗立在甬路兩側的松柏中。

建築特色

冀東烈士陵園運用“人”、“史”結合的基礎上,著重加大了“物”的份量,所展文物、實物(包括複製品)達千餘件。形式設計由中國專家擔綱完成。
參觀路線參觀路線

館藏文物

周恩來日本合影(前排左二為周恩來)周恩來日本合影(前排左二為周恩來)
安體誠等新中學會成員民國八年(1919年)與周恩來日本京都的合影:這張照片是民國八年(1919年)4月6日攝於日本京都,合影者除安體誠(存齋)、周恩來(翔宇)外,還有童啟顏(冠賢)、於樹德(永滋)以及鋪青、東美、洗凡、子綸、朴岩共9人,其中大部分是新中學會主要成員。照片托版上安體誠親筆書寫的題款字跡清楚工整,照片中人物圖像清晰,保存完好,1998年曾於周總理百年誕辰之際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展出。
司令員望遠鏡司令員望遠鏡
司令員望遠(國家一級文物):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冀東抗日武裝繳獲日軍戰利品,由冀東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使用。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初,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率部開闢盤山抗日根據地李運昌把這架望遠鏡贈給包森。
1992年,李運昌把這架珍藏幾十年的望遠鏡捐贈給冀東烈士陵園紀念館。
冀東抗日聯軍紅藍袖標冀東抗日聯軍紅藍袖標
冀東抗日聯軍紅藍袖標(國家一級文物):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河北省委冀熱邊特委積極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成功地發動了冀東抗日大暴動,紅藍袖標是冀東抗日聯軍第二路的標誌,紅色代表共產黨,藍色代表國民黨,象徵著國共兩黨精誠合作,共赴國難,是抗聯標誌的珍品,是研究第二次國共合作歷史的物證。這枚袖標是魏順禮的遺物,一直由其弟魏雲生保存,於1959年捐贈給冀東烈士陵園收藏。
節振國奪獲的日軍戰刀節振國奪獲的日軍戰刀
節振國奪獲的日軍戰刀(國家一級文物):是節振國在與日軍短兵相接的搏鬥中奪獲的戰刀,這把戰刀由他的工友保存,後由烈士之妻劉玉蘭找回。1957年捐贈給冀東烈士陵園收藏。
王冊的銀盾王冊的銀盾
王冊的銀盾(國家三級文物)這尊銀盾獎牌是王冊生前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參加遼寧省國小語言競進會獲得一等獎的獎品。它不僅反映了烈士的聰慧,也折射出烈士對人生的選擇,是優秀的知識分子獻身民族解放事業的一個生動物證。

英烈事跡

鄧培

鄧培(1883~1927年),是廣東三水人。中國工人運動的早期領導人之一。生於貧苦工人家庭,民國十一年(1922年)1月出席在蘇聯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中國工人代表,受到列寧的接見。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在廣州四一五反革命政變中,被新軍閥逮捕,在獄中遭到嚴刑拷打,堅貞不屈。6月22日,在廣州從容就義。
鄧培鄧培

於方舟

於方舟(1900~1928年),原名蘭渚,寧河縣表口村人。民國五年(1916年)考入直隸第一中學;民國八年(1919年)組織學生參加“五四”運動,和郭隆真鄧穎超等人發起了街頭愛國演說,是天津革命青年的領袖之一。民國十四年(1925年)天津地委改組,於方舟任地委組織委員。民國十六年(1927年)到玉田縣農民運動,組織農民起義軍,於9月16日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京東農民大暴動。不料遭敵包圍,於方舟被俘,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被害。
於方舟於方舟

包森

包森(1911~1942年),原名趙寶森,又名趙寒,陝西蒲城縣三合鎮義龍趙家村人。抗日將領,原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學習期間接受進步思想,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抨擊時政,宣傳革命,還多次參加抗暴鬥爭。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涇陽、三原、耀縣等地下游擊隊,發動民眾抗糧款、打土豪,擴大革命根據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再次被捕,以“危害民國”罪判刑十年。在獄中組織絕食鬥爭,迫使監獄改變了對政治犯的虐待。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被楊虎城營救出獄。
包森包森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2月27日,包森將軍率部在遵化野虎山與日寇、偽滿州軍作戰,觀察敵情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三十三歲。

節振國

節振國(1910~1940年),原籍山東武城縣劉堂村(今屬河北故城)人,幼時隨父逃荒到唐山,在趙各莊煤礦做井下工。抗戰爆發後,組織有一百多礦工參加的抗日游擊隊。後來節振國找到了黨,游擊隊改編為黨領導下的工人特務大隊,節振國任大隊長。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兩年多的時間,多次率部襲擊敵偽警察所、偽商會以及鬼子據點,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冬黨組織調他到阜平中共晉察冀北方分局黨校學習。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回到冀東。7月在一次截擊敵人的戰鬥中不幸犧牲。
節振國節振國

王冊

王冊(1920~1943年),女,河北昌黎人,出生於富裕家庭。早年入燕京大學學習,秘密參加抗日活動。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離開學校前往敵戰區,堅持抗日鬥爭。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在南刁窩村向區領導匯報工作時,遭敵包圍,突圍中被捕。面對兇惡的敵人,她鎮定從容,毫無懼色。在敵人殘酷折磨下,她寧死不屈。最後,被敵人連刺數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漢奸賣國賊”的口號,壯烈犧牲於阜平縣一區南山口。中共阜平縣委授予她“民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在一區機關所在地西莊村為她建立了紀念碑
王冊王冊

魏春波

魏春波(1890~1940年),曾任冀東抗日聯軍第二路總顧問、豐灤遷聯合縣縣長。冀東抗日大暴動當中,魏春波全家男子參軍、女子支前,他的妻子、哥哥、弟弟、侄子先後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魏春波為革命盪盡家產、毀家紓難、滿門忠烈、堪稱楷模。

紀念活動

唐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學暨文明祭掃活動
2010年,唐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學暨文明祭掃活動在冀東烈士陵園啟動,唐山市依託全市各級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廣大青少年開展“懷愛國之情,樹報國之志”為主題的巡學活動。
唐山市公祭人民英烈儀式
2012年4月2日上午,唐山市公祭人民英烈儀式在冀東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塔前隆重舉行。市委書記王雪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國鷹等市領導出席了儀式,參加儀式的還有烈士親屬代表、駐唐部隊官兵代表、黨政市直機關幹部職工代表和學生代表等共500多人。
公祭人民英烈大會
2011年4月4日,唐山市公祭人民英烈大會在冀東烈士陵園烈士紀念塔前隆重舉行,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敬東等局領導出席悼念儀式,烈士親屬代表、駐唐部隊官兵代表、市民政系統幹部職工以及學生代表等總計500多人參加了公祭。大學生代表和駐唐部隊官兵代表分別發言,市民政局局長崔敬東做了講話,號召大家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為建設新唐山而努力奮鬥。
紀念冀東抗日名將包森犧牲70周年流動展覽
冀東烈士陵園管理處領導帶領宣傳科及相關人員來到了常記共產主義大院,將《紀念冀東抗日名將包森犧牲70周年》流動展送到了老紅軍、老功臣的身邊。該處宣傳小分隊為老人們送上了精心準備的節目,女子群口快板《抗日名將包森贊》以及女聲獨唱《英雄讚歌》。

所獲榮譽

2004年5月,冀東烈士陵園入選唐山市青少年道德實踐示範基地。
2012年09月20日,冀東烈士陵園入選河北省首批18處“河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2015年02月11日,冀東烈士陵園管理處榮獲省級“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15年07月31日,冀東烈士陵園入選第三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2016年09月01日,冀東烈士陵園入選唐山市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2017年04月20日,冀東烈士陵園入選河北省先進國防教育基地。

價值意義

冀東烈士陵園體現了冀東先烈為人民犧牲的高尚品質,表達了黨和人民對烈士的崇敬懷念之情,自1958年正式開放以來,一直是唐山及周邊地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唐山市、秦皇島、北京、天津、遼寧、內蒙等周邊地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冀東烈士陵園紀念館陳列的革命文物和文獻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其中周恩來、安體誠等在日本京都合影,其中多為新中學會主要成員。照片托版上安體誠親筆書寫的題款字跡清楚工整,照片中人物圖像清晰,保存完好,成為中國早期青年愛國知識分子在五四運動前夕革命活動的重要見證,是中共黨史的珍貴史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首次發現的周恩來在日本的早期照片。

旅遊信息

地址:冀東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陵園路2號。
冀東烈士陵園
交通:唐山站乘坐唐山公交30路或唐山公交4路再換乘唐山公交69路到烈士陵園站下車。
門票:10元
團體參觀,以及需要提供相關儀式服務和講解服務的,請提前預約登記,也可電話預約。
因特殊情況需臨時閉園,將及時告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