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日報

冀南日報

冀南日報》是在主任公署周年紀念後,為解決當時根據地文化食糧的饑荒,加強對敵偽和頑固派的新聞宣傳鬥爭,受黨政軍民各界委託,由冀南文協籌備創辦的,艾大炎任社長,莫循任總編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南日報
  • 復刊時間:1945年9月11日
  • 創刊時間:1939年9月18日
  • 報刊類型:中共冀南區黨委機關報
概述,創刊與發展,抗戰時期,

概述

冀南日報
《冀南日報》是中共冀南區黨委機關報。 1939年9月18日創刊。1942年四二九反“掃蕩”後停刊。1945年9月11日復刊。1949年8月1日併入《河北日報》。

創刊與發展

1939年9月18日,在廣宗縣杜楊莊一帶油印創刊出版。該報四開四版,三日一期,到年底改為石印。初創時,從社長到雜務共有13人。到1940年春,編輯、印刷、發行、通訊聯絡等逐步齊全,人員近百,出版發行量也從創刊時的2000份增加到10000份。
1940年4月,由於各縣小報紛亂蕪雜,根據主任公署和區黨委指示全部停刊,集中人力物力加強了《冀南日報》的出版。同時《冀南日報》改為區黨委機關報。這時《冀南日報》進一步規範化。一版為地方新聞;二版為國內新聞,介紹其他根據地戰況、評論、通訊等;三版為國際新聞,每半月一次國際時事分析;四版轉載或特約權威的時論專題、政府法令,並辟有文藝副刊。在《冀南日報》創刊一周年之際,為加強新聞隊伍自身建設,又出版了《通訊員》半月刊,後改為月刊。
1941年初,針對敵人的分割封鎖給發行造成的不便,行署號召每個專署出版一份報紙,側重地方訊息與工作檢查。此後,各專區的報紙陸續出版,計有三專區的《人山報》、五專區的《滏運報》、二專區的《滏陽報》等。
1941年夏,新華社冀南分社成立,朱介子任社長。從此,根據地的新聞事業正式納入了延安新華社的通訊網。

抗戰時期

《冀南日報》是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由冀南區黨委、行署創辦的報紙。它的宗旨是宣傳馬列主義和我黨抗日時期的方針政策,刊登行署政令,抗日軍民事跡,連載聯共布黨史(即蘇聯布爾什維克黨史)。有利地指揮了抗日革命鬥爭。1939年以前為石印八開報紙。1940年,由劉鄧領導的三八五旅將繳獲的敵人的一架油印機,交給了報社印刷廠。當時印刷廠設在廣宗槐窩、杜楊莊和威縣交界的沙河裡。挖一地洞作為印劇車間。工作人員白天分散在村里活動,晚上點著汽燈在洞裡印刷。報紙為八開雙張豎行。
報社社長是穆遜,印刷廠長為劉xx,副廠長為呂建亞,有印刷工人十幾名,排字工人是李甲,校對員為李方芝。其他編輯記者從未見過面。撰稿人大部分是用筆名。當時杜家莊杜學峰是日報記者之一,一次去威縣採訪,不幸中途遭敵人殺害。
冀南區委書記李菁玉、組織部長張策,行署及軍區司令部的劉志堅、王光華、楊秀峰、陳再道、宋任窮等領導同志經常為報紙撰稿。區委宣傳部長王任重同志主抓報紙的出版工作。雖然是日報,但因環境及條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定期出版。由子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冀南日報》不得不在敵人的“四.二九”鐵壁合圍下被迫停刊。1942年以後轉入南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