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濟橋在莆田城內南北河之間,始建於宋初,原名寧真橋,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兼濟橋
- 地理位置:莆田城內南北河之間
- 始建時間:宋初
橋樑簡介,歷史沿革,
橋樑簡介
兼濟橋在莆田城內南北河之間,始建於宋初,原名寧真橋,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歷史沿革
據記載,宋太平興國八年(983)興化軍軍治從山區移到莆田後,開始修築軍治土城,並挖掘城外壕溝,開設城門。其中的北城門就設在寧真橋的南端,稱寧真門。城門外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壕溝(後稱兼濟河),寧真橋便成為了北門外的壕溝橋,為北門外民眾進出城門的必經之地。北宋宣和三年(1121)興化土城改建為磚城,並重建寧真橋,這個橋名便一直沿用下來,直至1997年。
明成化二年(1466)興化府知府岳正疏浚城裡河道,在壕溝中段開鑿小西湖(以利灌溉及一城風水),並設定堤堰閘門,又將下游的寧真橋改建為石橋,更名為兼濟橋。因橋下可通舟船,橋上可行人,二者兼得,故名“兼濟”。改名後的兼濟橋“橋上復以亭,亭之南北各為坊三”。南坊上匾曰:“忠貞街”,北坊上匾曰:“壽康街”,東坊匾曰:“河南堤”,西坊匾曰:“河北堤”。橋上亭坊巍峨,橋下綠波蕩漾。穿過橋洞向東,可直抵東水關門,與城外大河溝相接。古時的人又將這條拓寬的舊城壕稱為兼濟河。河流兩岸荔樹成蔭,綠柳依依,船隻在河中往來穿梭。這裡不僅呈現出水鄉的自然景觀,而且,又是士民官商南來北往、進出興化府城的重要交通孔道,而兼濟河兩岸同時也成為了農副產品的集散中心。自明代以降,許多人家在兼濟河兩岸造房定居,其中有不少士大夫官宦的府第、祠堂,一進、二進、三進、四進,成片成片的高府大院,鱗次櫛比,河流兩岸還鋪上了長長的磚道。人們便把北岸稱為北河,而把南岸稱南河。南北河成為了人煙稠密的繁榮之區。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11月,倭寇攻占興化府城,全城破壞嚴重,兼濟橋的坊、亭、石欄全數破毀殆盡。戰亂平息以後,直到萬曆年間(1573~1619)鄉人才又重建坊、亭及兩側石欄。
清乾隆十二年(1747)興化府知府灝善走馬上任,新知府特別關心一府水利建設。不久,他發現城內的小西湖淤塞嚴重,垃圾成堆,便慨然捐俸全面治理疏浚小西湖及兼濟河。還在兼濟河兩岸遍植綠柳,美化環境,於是河畔又恢復了昔日的繁華景象。
兼濟橋北側,俗稱“觀橋頭”,因橋北有一座元妙觀,故以觀和橋二者取名。橋南古時設石幢市(後來稱“北市場”)。幾百年來,這裡自然形成了城內一處最繁榮的商業中心。河中大量的船隻從城外運來了大米、蔬菜、魚肉……停泊在兼濟橋邊河埠頭上岸,大批的商販雲集在河埠頭周圍,看貨買貨,呼聲、叫聲、討價還價之聲終日不絕。這裡商鋪、攤點比比皆是,人流熙熙攘攘,如織如雲,人稱“觀橋頭墟市”。前人有《兼濟夜市》一首:“橋頭開夜市,燈上賣鮮魚。明月迷人處,歌喉玉不如。”這首詩描寫的是兼濟橋畔的夜市即景,歷歷在目,令人如夢如幻。
1957年,地方政府撥款重修兼濟橋,並在石幢市場舊址建設“北市場”,兼濟橋畔繁華尤甚,勝過早年。
上世紀70年代人們在兼濟橋東側一段河道上鋪蓋水泥板,充作臨時市場。(北市場改建為電影院)上世紀80年代,縣文化館在兼濟橋西側跨河建起一座辦公大樓。1997年南北河舊城改造,兼濟橋、兼濟河連同兩岸街區一併拆毀,改建為通衢大道及大片林立的高樓,而兼濟河則成為了大道下面的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