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文物保護陳列環境控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典藏文物保護陳列環境控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是北京聯合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典藏文物保護陳列環境控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
  • 建設院校: 北京聯合大學
  • 課程負責人: 葉曉
  • 授課教師:張雯、王輝、黃曉東、曹瑩.
課程簡介,課程目標,

課程簡介

本項目服務於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文物保護學”“博物館展陳設計 ”等課程,同時支持檔案學專業相關課程。本項目以博物館典藏文物保護陳列的關鍵環節為主要對象,基於文物屬性及相關國家標準、行業規範,在不同條件下對文物保存陳列的展廳內環境、櫃內微環境進行嚴謹、科學的控制操作,著重訓練多樣環境空間條件下對複雜文物保護陳列原則規範的知識認知及實操技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文物保護陳列的風險和高成本展陳裝置材料的浪費。

課程目標

(1)解決教學實踐環節難題,線上線下結合實現教學目標
典藏文物保護陳列環境控制實驗,是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專業必修課《文物保護學概論》、專業選修課《博物館展陳設計》兼備的重要實驗環節,包括對文物屬性、安全保護條件措施、文物陳列環境控制等重要知識點的理論考察和實際套用訓練;還可服務於檔案學專業《檔案保護概論》《檔案編纂學》等重要課程,直接對應該專業面向檔案等紙質文物保護管理的能力培養目標。
以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的形式,將線下教學實踐環節不易實現且重複冗繁的部分作為專項進行專練,- -項多用,虛實相合,立體構建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在成果導向下對應培養方案中能力、素質目標。
本項目著重訓練學生基於文物保護原則規範,在不同環境、空間條件條件下進行任務認知及控制操作。在課程理論知識、線下策劃布展實驗基礎上,利用虛擬仿真互動環境下集中訓練“展陳場地需求回響”“展廳環境控制”“展品展櫃匹配”“ 展櫃環境調控”等調控、布展工作流程,針對文物特徵屬性進行安防、溫濕度、照度、空氣污染物含量、蟲害及微生物防控等保護陳列環境指標的調控設定和處理,全過程貫穿關鍵知識點、預判風險危機、強化處理操作,提高業務水平,積累行業經驗。
(2)面向專業及行業素質需求,最大限度保障文物安全
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具有唯一-性、不可再造的物質見證。根據文物特徵屬性,在國家相關標準及行業規範指導下,科學嚴謹地進行文物保護陳列環境控制,是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學生需具備的重要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也是對應崗位的核心素質需求之一。
通過認知、訓練不同屬性文物的保護陳列方法、環境調控手段,可避免實際工作中因操作失當、不合規範而造成的文物損傷和資源浪費,最大限度地確保文物安全;更有利於加深對展陳方案、展陳工作、文物保護責任義務的理解,培養提升文物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
(3)克服現實條件限制,安全低耗地進行高品級文物展品的操作訓練
文物的不可複製性決定了文物展陳操作要慎之又慎,實際布展實施會受到多種環境條件因素影響,而典藏文物陳列不允許多次調整、來回更改方案,這對學習階段的學生或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從業人員來說實有難度。文物展品收藏的定級制度和地點分散性,也導致同-展覽主題下的文物展品借展困難或無法征齊,實際展覽中難免因展線上的重要展品缺失或級別較低而影響效果遺憾。
因展陳策劃文本難以具象,文物展品布展實施會受到多種環境因素影響。常規的文物展品展覽,布展成本至少5000元/m2,花費不少於250萬,且需要多個團隊數十個人工配合完成,人力成本不容小覷。實際布展中任何細節的操作失當或不熟練,都會延誤展陳布展實施周期甚至返工。
本實驗項目建設有多類型、大體量的虛擬展廳環境及豐富多樣的文物展品、展陳設備材料等資源,克服實際展品徵調和空間設施條件的限制,減少文物保護陳列的風險和高成本展陳裝置材料的浪費。
(4)直觀呈現展陳效果,輔助文物保護陳列方案最佳化落地
本實驗項目可充分利用並不斷更新、擴展虛擬展陳環境、設備設施及文物展品數據資源,在虛擬仿真環境下完成展覽的調試操作和效果預覽,及時反饋、更改展陳方案,輔助實際展陳方案的修改提升,指導方案落地。提高文物保護展陳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服務於博物館、美術館、拍賣行等文物相關領域場館保護陳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