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姓

第一個淵源:源於少典氏,出自遠古時期帝君少典氏後裔,屬於以先祖國號為氏。 少典氏,傳說中的上古第一國君,天字輩,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乃祝融氏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國君,於黃帝紀年前丁亥557年(公元前3274年)誕生在厲山的少典國,因稱為少典氏,妣有嬌氏之女安登(任姒)。三十歲生長子炎帝神農氏(石年)、三十三歲生次子勖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典姓
  • 源於:少典氏
  • 出處:《史記·少典》
  • 屬於:以先祖國號為氏
姓氏淵源,歷史名人,分布郡望,

姓氏淵源

源於少典氏
在《史記·少典》中註:集解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索隱少典者,諸侯國號,非人名也。又按:國語云“少典娶有嬌氏女,生黃帝、炎帝。”然則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黃二帝雖則相承,如帝王代紀中閒凡隔八帝,五百餘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豈黃帝經乃求五百餘年而始代炎帝後為天子乎?何其年之長也!又案:秦本紀雲“顓頊氏之裔孫曰女修,吞鳥之卵而生大業,大業娶少典氏而生柏翳”。
少典是國號,非人名。黃帝即少典氏後代之子孫,故而在《左傳》中說:“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就是說其後代子孫而稱為子。
少典氏第十一代後裔炎帝神農氏(天字輩)起輩序,其後第一代地字輩→第二代玄字輩→第三代黃字輩→第四代宇字輩→第五代宙字輩→第六代洪字輩→第七代荒字輩→第八代日字輩→第九代月字輩→第十代輩盈字輩。
在少典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國號為姓氏者,稱少典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於殷(依燕引聲)又作子姓
出自商代時捉充駝乘期官吏典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絲,是西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天官府司
在典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絲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絲氏。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禮,商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天官府司。
在典籍《禮記·王制》中記載:“命典禮考時月,定時,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
實際上,典禮就是專職負責制定與掌管各種禮儀的官員。到明朝建文時期,明建文帝亦曾仿商制設有典禮,為郡王府的屬官之一,負責掌管王府的禮儀制度等。明成祖奪位後廢黜。
在典禮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禮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禮氏、李氏、歷氏。
源於夏商時期官吏典瑞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瑞,是殷商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
在典籍《禮記·春官》中記載:“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辮其名物。”
實際上,典瑞就是專職負責掌管玉瑞、玉器庫藏的官員。玉瑞,是郡王的私印、私局兆白符。典瑞與後世掌管天子印符之官“符璽郎”職位相當。後世的北周政權時期,典瑞為中士,管制正二命(正八品),隸屬於春官府。隋朝時期,典瑞隸屬於郊社署,共有四人。
在典瑞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瑞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瑞氏。
源於商時期官吏照紙提海典書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書,亦稱典書丞、典籍丞、典書令,是商晚期設定的官位,掌管王朝的經書典籍。
實際上,典書是中央政府指派在各王國中乘膠甩的官員,專職負責帝國的教令,是垂直管理制度的官吏。在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設為尚書,後也改為典書,設於各王國中。到唐朝時期,亦設有典書令,並在弘文館、秘書省、崇文館、司經局等內,均設有若干人,專職負責掌管各館、局的四部圖書典籍。
在典書、典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書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書氏、籍氏。
例如在春秋時期,晉國有上大夫苟林父,苟林父之孫名伯黶,負責管理晉國的典籍文獻。其後代以伯黶的職官為姓氏,形成典氏、去駝寒籍氏兩支族裔。
源於商時期官吏典儀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儀,亦稱司會,是西周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天官府司。
實際上,典儀就是專職負責掌管禁中諸儀式之司會的官員,相當於今天的賓儀、司儀、禮賓。在南北朝時期以及隋朝時期均設有典儀之官。後世的唐朝時期,於門下省設定有“典儀贊者”才協廈,負責贊唱之節和殿廷班位,起初官位甚輕,後升為“士”,官秩晉級為從九品。
在典儀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儀氏。
時期官吏典同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同,是西周時期設定的樂典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
在典籍《禮·春官》中記載:“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辯天地四方之聲,以為樂器。”
實際上,典同就是一個專職負責調試各種樂器的樂官。人尚樂,樂為重禮,因而此官非同小可。
在典同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同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同氏、侗氏。
官吏典祀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祀,是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
在典籍《禮記·春官》中記載:“典祀,掌外祀之兆守,皆有城,掌其政令。”
實際上,典祀就是專職負責掌管郊祀之事務。典祀轄有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北周時期仿周制,設有典祀中大夫,職同“祠部郎”、“祠部郎中”,官秩正五命(正五品,副部級),屬下有小典祀下大夫、上士等屬官,隸屬於春官府。
在典祀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祀氏。
源於西周時期官吏典命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命,亦稱典等、大司禮,是西周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
在典籍《禮記·春官》中記載:“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諸侯之五等之命。”
五儀,就是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禮儀,是孤(王)以下的爵位禮儀。五等,就是孤(王)以下的四命、三命、再命、一命、不命。
關於五等,在奠基《禮記·朝事》中記載:“命:上公九命為伯,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皆以九為節;諸侯諸伯七命,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封也,皆加一等,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亦如之。凡諸侯之適子省於天子,攝君,則下其君之禮一等;未省,則以皮帛繼子男。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視小國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士一命,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各視其命之數;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各如其命之數。”
實際上,典命就是專職負責掌管任命典禮之事務,以及公孤九命的任命儀式。北周時期仿周制,不過改為“大司禮”。
在典命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命氏。
源於春秋時期王室內吏琠史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琠,是古人對玉石的一種稱謂,凡在一塊玉石之中有自然形成的美麗花紋者,皆稱為“琠”。
在西周王朝至春秋、戰國時期,王室屬臣的官冠兩側皆有以絲繩垂墜的兩塊美玉,休息時用其塞住耳朵,又稱“充耳”,如同今日的耳塞。
平常上朝時,大夫們“冠配充耳”是一種禮制,諸侯、王公大臣站立堂下,要恭敬仰視君王,不得左右顧盼,若腦袋左右一晃,“充耳”即會以慣性擊打自己的耳廓和面頰,以示“自懲”。
“充耳”,是專職玉工用“琠”製作的,亦稱制琠。後來發展到王室廷下有專職內吏,“施內典,執琠刑”,就是在朝堂上用玉板懲罰有小過錯的臣子,稱琠史,名稱好聽,卻是專門受命打臣子們耳光的吏。“琠”是玉做的薄板,脆得很,稍用力就會斷裂碎掉,因此“琠刑”屬於“薄懲”。
在秦朝時期,朝堂上大臣上奏時有口誤說錯話、或讀錯奏本,允許用手中的玉笏輕打自己的手心或面頰,亦稱“琠刑”,這樣秦始皇就不會怪罪下來了。
在琠人、琠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琠氏,後多簡筆為典氏。
秦朝時期,改稱為“尚衣”。
在典衣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衣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衣氏、依氏。
源於嬴姓
出自秦朝時期官吏典客,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客,亦稱大鴻臚、典屬國,為秦朝時期始設的一種重職官位,位列九卿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周王朝設六卿三孤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合為“九卿”。而秦朝則以奉常(亦稱太常)、郎中令(亦稱光祿勛)、衛尉(亦稱大司馬)、太僕、廷尉(亦稱禁尉)、典客(亦稱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亦稱大司農)、少府為九卿,實為中央政府直轄的各機構總稱。
實際上,典客專職掌管中央王朝對諸侯和其他依屬番邦、少數民族的接待、交往等事務,相當於今外交部,兼職天子儀仗和國家祭祀禮典。到漢朝時期,漢景帝改稱其為“大行令”,到漢武帝執政時期改稱其為“大鴻臚”,王莽篡漢後改稱為“典樂”。東漢時期,一直稱作“大鴻臚卿”,官位正一品,官秩兩千石。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稱作“鴻臚寺卿”,隋朝時期稱作“典客暑”,元朝時期稱作“宣正院”。該類官職直至清朝時期,方與禮部合併。
源於羋姓
出自東漢時期官吏典倉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東漢初期,漢光武帝劉秀設有“太子倉令”一官職,隸屬於太傅寺管轄,官衙稱典倉署,專職掌管全國的倉谷(糧倉),下設有倉令一人,丞二人。
到隋、唐時期,典倉署職責擴大,隨員若干,稱典倉令、典倉丞、典倉史、典倉徒、典倉士等,不僅管理全國谷藏的出納,而且還負責管理釀酒以及相關事務。該官職一直到北宋末期方被裁撤。
在太子倉令、典倉令、典倉丞、典倉史、典倉徒、典倉士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簡化為典氏、倉氏、蒼氏。
源於三國時期曹魏政權典農中郎將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屬國,為秦朝時期始設的一種重職官位。
實際上,典屬國專職掌管中央王朝對涉外番邦、少數民族的接待、交往等事務。相當於今外交部,兼職天子儀仗和國家祭祀禮典。到漢朝時期,漢景帝改稱其為“大行令”,到漢武帝執政時期改稱其為“大鴻臚”,王莽篡漢後改稱為“典樂”。東漢時期,一直稱作“大鴻臚卿”,官位正一品,官秩兩千石。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稱作“鴻臚寺卿”,隋朝時期稱作“典客暑”,元朝時期稱作“宣正院”。該類官職直至清朝時期,方與禮部合併。
源於漢朝時期官吏典郡書佐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郡書佐,為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設定的官位,安插在各國、郡之中,為中央王朝分派給各郡國的官員,後為司隸校尉、州刺史的屬官,以郡吏遞進。
實際上,典郡書佐專職掌管一國、或一郡的所有文書檔案。典郡書佐每年一更換,防止各國、郡、州的咨情外泄。
在典廄令、典廄丞、典廄士、典徒、廄夫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簡為單姓典氏。
源於曹魏、晉時期官吏典廄署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廄署,為三國時期曹魏政權至兩晉時期設定的一種官司衙門。曹魏時期設名為“驊騮署”,兩晉時期設名為“龍廄署”,至唐朝時期方直接稱為“典廄署”。
實際上,典廄署專職掌管中央王朝的馬、牛及其羊、犬、豬、雞、鴨等雜畜的飼養和給養等事務,隸屬於太僕寺。典廄署下置有典廄令、典廄丞、典廄士,以及典徒、廄夫等隨員。
在典廄令、典廄丞、典廄士、典徒、廄夫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簡為單姓典氏。
源於隋朝時期官吏典事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事,是隋朝時期設定的官位,於中央政府下設各機構中設定。
實際上,典事這一官職的職責,至唐朝時期方清晰化。唐王朝在殿中省的尚乘局、太常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司農寺、太府寺等寺內,以及將作監、少府監、都水監等監內,均設定典事官,屬於流外番官。
閒,就是古代對馬廄的稱謂。
商王朝諸侯的六閒,在史籍《商禮·夏官·校人》中記載:“天子十有二閒,馬六種;邦國六閒,馬四種;家四閒,馬二種。”
隋朝時期的六閒,在史籍《隋書·百官志下》中記載:“殿內省尚乘局置左右六閒:一左右飛黃閒,二左右吉良閒,三左右龍媒閒,四左右騊駼閒,五左右駃騠閒,六左右天苑閒。”
唐朝時期的六閒,在史籍《新唐書·百官志二》中記載:“殿中省……六閒馬,以殿中監及尚乘主之。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置仗內六閒:一曰飛龍,二曰祥麟,三曰鳳苑,四曰鵷鸞,五曰吉良,六曰六羣,亦號六廐……尚乘局……左右六閒:一曰飛黃,二曰吉良,三曰龍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顯然,唐朝殿中省尚乘局的典事,就是負責掌管六閒的飼餵馬料(畜糧)的官員。
在典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事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事氏。
源於回族
出自元朝時期布哈拉王族後裔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回族典氏,出自“回族十三姓之一”的賽典赤·贍思丁家族。
元朝初年,原中亞地區薩珊王朝的執政王族布哈拉王族後裔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公元1211~1279年),進入中原後,受元朝政府封為鹹陽王,並出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和雲南行省平章政事。
元朝至元年間,賽典赤病逝。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賽典赤”(貴族)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賽典氏,後省改為單姓賽氏、典氏、赤氏、馬氏等。
源於女真族
出自金國時期女真阿典部,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阿克占氏,源於金國時期古女真阿典部,以部為氏,滿語為Akjan Hala,姓氏,漢義“雷”,世居哈達、葉赫,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明朝初期,女真阿典部歸附大明王朝,以部落名稱漢化諧音“典”為姓氏,稱典氏。明朝末期,阿典部歸附後金政權,後多冠漢姓為典氏、雷氏、戰氏等。

歷史名人

典韋
(公元?~197年),豫州陳留己吾人(今河南商丘寧陵己吾城村)。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國將領。
典滿
(生卒年待考),典韋之子;豫州陳留己吾人(今河南商丘寧陵己吾城村)。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國將領。

分布郡望

今河南省的葉縣有典氏族人分布。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帝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汝陽郡:史料記載,五千多年前,神農炎帝與軒轅黃帝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建立部落聯盟,一統天下,並在河南省汝陽縣境內的西泰山舉行祭天大典,標誌著中華民族的融合和凝結進入肇始階段。汝陽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龍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遺址、杜康廟、鬼谷故里、魏明帝陵、雲夢山古軍校遺址等二十一處名勝古蹟。我國古代糧食酒釀造的鼻、被歷代帝於尊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陽杜康村首創了“秫酒”釀造之法,從而奠定了中國白酒釀造的基礎。戰國時期的楚國人鬼谷子,即道家尊奉的王禪,曾隱居在今汝陽城關雲夢山聚賢授道。西周,汝陽屬沈國地域。春秋,蔡昭侯十三年(公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所滅。縣境西部屬蔡國,東部屬頓國。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楚滅頓國,後又滅蔡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在陽城(今舒莊鄉扶蘇寺)置縣,屬陳郡。陳勝、吳廣時期改陽城為扶蘇。西漢時期,汝陽屬豫州汝南郡,還有陽城、博陽共三縣。東漢時期,陽城縣改為征羌縣,汝陽縣未動。三國時期,廢征羌、樂家二縣,並歸汝陽縣,屬魏國、豫州、陳郡。晉朝時期縣名汝陽,屬豫州汝南郡。南北朝時期劉宋置汝陽郡,領汝陽、武津二縣。北魏時期復置征羌,汝陽郡領洱陽、武津、征羌三縣。南梁時期汝陽郡領睢陽、新汲、陳、蒙、崇義五縣。北齊時期郡廢,仍設汝陽縣,屬豫州。隋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置溵水縣、汝陽縣。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廢汝陽縣入殷水縣。
陳留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在典書、典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書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書氏、籍氏。
例如在春秋時期,晉國有上大夫苟林父,苟林父之孫名伯黶,負責管理晉國的典籍文獻。其後代以伯黶的職官為姓氏,形成典氏、籍氏兩支族裔。
源於商時期官吏典儀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儀,亦稱司會,是西周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天官府司。
實際上,典儀就是專職負責掌管禁中諸儀式之司會的官員,相當於今天的賓儀、司儀、禮賓。在南北朝時期以及隋朝時期均設有典儀之官。後世的唐朝時期,於門下省設定有“典儀贊者”,負責贊唱之節和殿廷班位,起初官位甚輕,後升為“士”,官秩晉級為從九品。
在典儀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儀氏。
時期官吏典同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同,是西周時期設定的樂典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
在典籍《禮·春官》中記載:“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辯天地四方之聲,以為樂器。”
實際上,典同就是一個專職負責調試各種樂器的樂官。人尚樂,樂為重禮,因而此官非同小可。
在典同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同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同氏、侗氏。
官吏典祀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祀,是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
在典籍《禮記·春官》中記載:“典祀,掌外祀之兆守,皆有城,掌其政令。”
實際上,典祀就是專職負責掌管郊祀之事務。典祀轄有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北周時期仿周制,設有典祀中大夫,職同“祠部郎”、“祠部郎中”,官秩正五命(正五品,副部級),屬下有小典祀下大夫、上士等屬官,隸屬於春官府。
在典祀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祀氏。
源於西周時期官吏典命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命,亦稱典等、大司禮,是西周時期設定的官位,隸屬於春官府司。
在典籍《禮記·春官》中記載:“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諸侯之五等之命。”
五儀,就是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禮儀,是孤(王)以下的爵位禮儀。五等,就是孤(王)以下的四命、三命、再命、一命、不命。
關於五等,在奠基《禮記·朝事》中記載:“命:上公九命為伯,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皆以九為節;諸侯諸伯七命,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封也,皆加一等,其國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亦如之。凡諸侯之適子省於天子,攝君,則下其君之禮一等;未省,則以皮帛繼子男。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視小國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士一命,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各視其命之數;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其宮室、車旌、衣服、禮儀,各如其命之數。”
實際上,典命就是專職負責掌管任命典禮之事務,以及公孤九命的任命儀式。北周時期仿周制,不過改為“大司禮”。
在典命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命氏。
源於春秋時期王室內吏琠史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琠,是古人對玉石的一種稱謂,凡在一塊玉石之中有自然形成的美麗花紋者,皆稱為“琠”。
在西周王朝至春秋、戰國時期,王室屬臣的官冠兩側皆有以絲繩垂墜的兩塊美玉,休息時用其塞住耳朵,又稱“充耳”,如同今日的耳塞。
平常上朝時,大夫們“冠配充耳”是一種禮制,諸侯、王公大臣站立堂下,要恭敬仰視君王,不得左右顧盼,若腦袋左右一晃,“充耳”即會以慣性擊打自己的耳廓和面頰,以示“自懲”。
“充耳”,是專職玉工用“琠”製作的,亦稱制琠。後來發展到王室廷下有專職內吏,“施內典,執琠刑”,就是在朝堂上用玉板懲罰有小過錯的臣子,稱琠史,名稱好聽,卻是專門受命打臣子們耳光的吏。“琠”是玉做的薄板,脆得很,稍用力就會斷裂碎掉,因此“琠刑”屬於“薄懲”。
在秦朝時期,朝堂上大臣上奏時有口誤說錯話、或讀錯奏本,允許用手中的玉笏輕打自己的手心或面頰,亦稱“琠刑”,這樣秦始皇就不會怪罪下來了。
在琠人、琠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琠氏,後多簡筆為典氏。
秦朝時期,改稱為“尚衣”。
在典衣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衣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衣氏、依氏。
源於嬴姓
出自秦朝時期官吏典客,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客,亦稱大鴻臚、典屬國,為秦朝時期始設的一種重職官位,位列九卿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周王朝設六卿三孤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合為“九卿”。而秦朝則以奉常(亦稱太常)、郎中令(亦稱光祿勛)、衛尉(亦稱大司馬)、太僕、廷尉(亦稱禁尉)、典客(亦稱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亦稱大司農)、少府為九卿,實為中央政府直轄的各機構總稱。
實際上,典客專職掌管中央王朝對諸侯和其他依屬番邦、少數民族的接待、交往等事務,相當於今外交部,兼職天子儀仗和國家祭祀禮典。到漢朝時期,漢景帝改稱其為“大行令”,到漢武帝執政時期改稱其為“大鴻臚”,王莽篡漢後改稱為“典樂”。東漢時期,一直稱作“大鴻臚卿”,官位正一品,官秩兩千石。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稱作“鴻臚寺卿”,隋朝時期稱作“典客暑”,元朝時期稱作“宣正院”。該類官職直至清朝時期,方與禮部合併。
源於羋姓
出自東漢時期官吏典倉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東漢初期,漢光武帝劉秀設有“太子倉令”一官職,隸屬於太傅寺管轄,官衙稱典倉署,專職掌管全國的倉谷(糧倉),下設有倉令一人,丞二人。
到隋、唐時期,典倉署職責擴大,隨員若干,稱典倉令、典倉丞、典倉史、典倉徒、典倉士等,不僅管理全國谷藏的出納,而且還負責管理釀酒以及相關事務。該官職一直到北宋末期方被裁撤。
在太子倉令、典倉令、典倉丞、典倉史、典倉徒、典倉士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簡化為典氏、倉氏、蒼氏。
源於三國時期曹魏政權典農中郎將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屬國,為秦朝時期始設的一種重職官位。
實際上,典屬國專職掌管中央王朝對涉外番邦、少數民族的接待、交往等事務。相當於今外交部,兼職天子儀仗和國家祭祀禮典。到漢朝時期,漢景帝改稱其為“大行令”,到漢武帝執政時期改稱其為“大鴻臚”,王莽篡漢後改稱為“典樂”。東漢時期,一直稱作“大鴻臚卿”,官位正一品,官秩兩千石。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稱作“鴻臚寺卿”,隋朝時期稱作“典客暑”,元朝時期稱作“宣正院”。該類官職直至清朝時期,方與禮部合併。
源於漢朝時期官吏典郡書佐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郡書佐,為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設定的官位,安插在各國、郡之中,為中央王朝分派給各郡國的官員,後為司隸校尉、州刺史的屬官,以郡吏遞進。
實際上,典郡書佐專職掌管一國、或一郡的所有文書檔案。典郡書佐每年一更換,防止各國、郡、州的咨情外泄。
在典廄令、典廄丞、典廄士、典徒、廄夫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簡為單姓典氏。
源於曹魏、晉時期官吏典廄署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廄署,為三國時期曹魏政權至兩晉時期設定的一種官司衙門。曹魏時期設名為“驊騮署”,兩晉時期設名為“龍廄署”,至唐朝時期方直接稱為“典廄署”。
實際上,典廄署專職掌管中央王朝的馬、牛及其羊、犬、豬、雞、鴨等雜畜的飼養和給養等事務,隸屬於太僕寺。典廄署下置有典廄令、典廄丞、典廄士,以及典徒、廄夫等隨員。
在典廄令、典廄丞、典廄士、典徒、廄夫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文簡為單姓典氏。
源於隋朝時期官吏典事
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典事,是隋朝時期設定的官位,於中央政府下設各機構中設定。
實際上,典事這一官職的職責,至唐朝時期方清晰化。唐王朝在殿中省的尚乘局、太常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司農寺、太府寺等寺內,以及將作監、少府監、都水監等監內,均設定典事官,屬於流外番官。
閒,就是古代對馬廄的稱謂。
商王朝諸侯的六閒,在史籍《商禮·夏官·校人》中記載:“天子十有二閒,馬六種;邦國六閒,馬四種;家四閒,馬二種。”
隋朝時期的六閒,在史籍《隋書·百官志下》中記載:“殿內省尚乘局置左右六閒:一左右飛黃閒,二左右吉良閒,三左右龍媒閒,四左右騊駼閒,五左右駃騠閒,六左右天苑閒。”
唐朝時期的六閒,在史籍《新唐書·百官志二》中記載:“殿中省……六閒馬,以殿中監及尚乘主之。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置仗內六閒:一曰飛龍,二曰祥麟,三曰鳳苑,四曰鵷鸞,五曰吉良,六曰六羣,亦號六廐……尚乘局……左右六閒:一曰飛黃,二曰吉良,三曰龍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顯然,唐朝殿中省尚乘局的典事,就是負責掌管六閒的飼餵馬料(畜糧)的官員。
在典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典事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典氏、事氏。
源於回族
出自元朝時期布哈拉王族後裔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
回族典氏,出自“回族十三姓之一”的賽典赤·贍思丁家族。
元朝初年,原中亞地區薩珊王朝的執政王族布哈拉王族後裔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公元1211~1279年),進入中原後,受元朝政府封為鹹陽王,並出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和雲南行省平章政事。
元朝至元年間,賽典赤病逝。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賽典赤”(貴族)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賽典氏,後省改為單姓賽氏、典氏、赤氏、馬氏等。
源於女真族
出自金國時期女真阿典部,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阿克占氏,源於金國時期古女真阿典部,以部為氏,滿語為Akjan Hala,姓氏,漢義“雷”,世居哈達、葉赫,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明朝初期,女真阿典部歸附大明王朝,以部落名稱漢化諧音“典”為姓氏,稱典氏。明朝末期,阿典部歸附後金政權,後多冠漢姓為典氏、雷氏、戰氏等。

歷史名人

典韋
(公元?~197年),豫州陳留己吾人(今河南商丘寧陵己吾城村)。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國將領。
典滿
(生卒年待考),典韋之子;豫州陳留己吾人(今河南商丘寧陵己吾城村)。著名三國時期曹魏國將領。

分布郡望

今河南省的葉縣有典氏族人分布。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帝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汝陽郡:史料記載,五千多年前,神農炎帝與軒轅黃帝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建立部落聯盟,一統天下,並在河南省汝陽縣境內的西泰山舉行祭天大典,標誌著中華民族的融合和凝結進入肇始階段。汝陽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龍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遺址、杜康廟、鬼谷故里、魏明帝陵、雲夢山古軍校遺址等二十一處名勝古蹟。我國古代糧食酒釀造的鼻、被歷代帝於尊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陽杜康村首創了“秫酒”釀造之法,從而奠定了中國白酒釀造的基礎。戰國時期的楚國人鬼谷子,即道家尊奉的王禪,曾隱居在今汝陽城關雲夢山聚賢授道。西周,汝陽屬沈國地域。春秋,蔡昭侯十三年(公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所滅。縣境西部屬蔡國,東部屬頓國。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楚滅頓國,後又滅蔡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在陽城(今舒莊鄉扶蘇寺)置縣,屬陳郡。陳勝、吳廣時期改陽城為扶蘇。西漢時期,汝陽屬豫州汝南郡,還有陽城、博陽共三縣。東漢時期,陽城縣改為征羌縣,汝陽縣未動。三國時期,廢征羌、樂家二縣,並歸汝陽縣,屬魏國、豫州、陳郡。晉朝時期縣名汝陽,屬豫州汝南郡。南北朝時期劉宋置汝陽郡,領汝陽、武津二縣。北魏時期復置征羌,汝陽郡領洱陽、武津、征羌三縣。南梁時期汝陽郡領睢陽、新汲、陳、蒙、崇義五縣。北齊時期郡廢,仍設汝陽縣,屬豫州。隋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置溵水縣、汝陽縣。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廢汝陽縣入殷水縣。
陳留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