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尾鰭藻

藻體側面扁平,下殼長,後部延伸成細長而圓的突出。產於溫帶、 熱帶及熱帶海區的暖水種。本種可產生腹瀉性貝毒(DSP)。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具尾鰭藻
  • 拉丁學名:Dinophysis caudata
  • :甲藻門
  • :橫裂甲藻綱
  • :鰭藻目
  • :鰭藻科
  • :鰭藻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危害防治,

形態特徵

具尾鰭藻
藻體側面扁平,體長70~100μm,寬39~51μm。下殼長,後部延伸成細長而圓的突出。上邊翅向上伸展呈漏斗形,具輻射狀肋;下邊翅窄,向上伸展,無肋,左溝邊翅幾乎是細胞長度的1/2,並有3條肋支撐,右溝邊翅後端逐漸縮小近似三角形。(中國近海赤潮生物圖譜)

生長環境

產於溫帶、 熱帶及熱帶海區的暖水中。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域。我國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海南島、廣東珠江口、大亞灣、大鵬灣等都有分布。

危害防治

日本曾報導赤潮發生前後魚類大量死亡。本種可產生腹瀉性貝毒(DSP)。
可通過壓艙水傳播。2003年5月到2004年4月煙臺港和鄰近錨地水域廈其船舶壓艙水中的浮游植物調查中,在壓艙水中發現具尾鰭藻,因其是典型的赤潮種,應予以重視。
2006年5月和8月,長江口25度等鹽線以西83%~100%海域營養鹽含量較高, 5月共鑑定出赤潮生物種有33種,有毒藻類5種。8月共鑑定出赤潮生物44種,有毒藻類4種。長江口錨地發現擬菱形藻屬和具尾鰭藻2種有毒藻類。(2006年上海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
2004年~2005年在長江口及鄰近海域曾發生有毒赤潮13起,約占赤潮總數的15%,引發赤潮的有毒赤潮生物包括鏈狀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紅色裸甲藻(Gymnodinium sanguineum)、米氏凱倫藻(Karenia mikimotoi)和環狀異甲藻(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其中曾造成嚴重危害的有米氏凱倫藻和環狀異甲藻。通過連續2年的四季本底調查結果表明,該海域存在多種有毒藻類,主要包括產麻痹性貝毒(PSP)的鏈狀亞歷山大藻、塔瑪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產腹瀉性貝毒(DSP)的具尾鰭藻(Dinophysis caudata)、倒卵形鰭藻(Dinophysis fortii);產記憶缺失性貝毒(ASP)的尖刺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多列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eries)和多紋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triata)對目前赤潮的危害中由有毒藻類和赤潮毒素造成的危害較大,建議在長江口貝類養殖海域開展的有毒藻類監測計畫,以確保貝類水產品食用安全。(王金輝等,2007)
對嵊山島礁生物資源以及鄰近海域的微藻資源調查,嵊山島鄰近海域的產毒藻類包括產麻痹性貝毒(PSP)的鏈狀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atum)、塔瑪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產腹瀉性貝毒(DSP)的倒卵形鰭藻(Dinophysis forti)、具尾鰭藻(Dinophysis caudata);產記憶缺失性貝毒(ASP)的尖刺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多列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eries)和多紋擬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triata);產神經性貝毒(NSP)的短凱倫藻(Kerina breve)以及紅色裸甲藻(Gymnodinium sangium)、米氏凱倫藻(K'erina mikimoto)、環狀異甲藻(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等能產生生理活性物質的藻類。(王金輝等,
周期性監測沿岸海水中浮游生物群落。使用傳統分類學方法和(或)分子生物學方法(實時PCR檢測)快速監測目標浮游生物(有毒亞歷山大藻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