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奔

其奔,壯族弓拉弦鳴樂器。壯語稱冉拜,“冉”為胡琴統稱,“拜”為竹筒,意即用竹筒製成的胡琴。漢族稱竹筒胡。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田林、百色、樂業、凌雲、田陽、田東、那坡、德保和雲南省富寧縣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其奔
  • 性質:壯族弓拉弦鳴樂器
  • 分布地區:凌雲、田陽、田東
  • 類型壯語稱冉拜
結構,歷史,演奏方式,

結構

琴筒竹製,多採用一截一端帶有竹節的毛竹筒製成,筒長15厘米,筒前口蒙以桐木薄板或老筍殼,面徑8厘米,筒後端為竹節,節隔上鏤空雕以五角星或梅花形音窗,也有的在筒身一側開一圓形出音孔。琴桿竹或木製,全長70厘米,木製者多用紅椿木等硬雜木製作,上端琴頭常雕刻以鳥雀為飾,下方橫設二軸,置軸部位呈方柱形。弦軸用黃楊木或硬雜木製,軸長15厘米,軸柄呈紡槌形,外表刻有直條瓣紋,置軸方向與琴筒平行。琴桿呈圓柱形,上粗下細,中部設有絲弦千斤,下端裝入琴筒中並外露系弦。面板中央置竹或木製空心琴馬,張以兩條絲弦或鋼絲弦。琴弓用細竹拴以馬尾而成,弓長60厘米。

歷史

清朝初年流行在成都的一種曲藝演唱形式。最早始於道教勸善說道,曲調為“玄門調”與“南間調”。光緒年間,曲藝藝人利用其改唱《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等歷史故事。使用樂器是長約1米、直徑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豬護心油皮(現用小腸皮),再以兩塊竹片子,長1.7米,加上碰鈴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國初年始稱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與“單唱”。“群唱”是由5人組合坐唱。1953年首屆西南戲曲調演,由著名竹琴藝人楊慶文將坐唱的“群唱”改為站唱的一人獨演。竹琴唱腔“省調”又稱“壩調”、“上河調”,流行於成都地區。著名竹琴老藝人賈樹三又將川劇、揚琴與竹琴融為一體,創出“賈派”竹琴。“賈派”竹琴擅說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圓,細膩入微。擊琴能奏出千軍萬馬之聲,似有波瀾壯闊之勢,曲目以《三戰呂布》《華容道》等為代表。

演奏方式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弓毛夾於兩弦間沾松香拉奏。竹筒胡常按五度關係定弦為a、e1或d1、a1,合奏音域有兩個八度,伴奏只用一個把位。發音堅實,音色渾厚,猶如中音板胡。可用於合奏或伴奏,較少作為獨奏樂器使用,是壯族“八音”樂隊合奏和壯劇伴奏的常用樂器。所奏樂曲與馬骨胡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