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日,由中國海軍“舟山”號、“徐州”號兩艘新型飛彈護衛艦和“千島湖”號大型綜合補給艦組成的第七批護航編隊由舟山母港出發,遠赴索馬里亞丁灣海域護航,歷時189天,作者分別用攝像機和文字記錄了海軍官兵不畏艱辛、直面生死的氣概豪情;樂觀積極的遠洋艦船生活;生動細膩的感情境界、西印度洋的瑰麗景色,以及西亞和北非國家的異域風情文化。此次護航,中國海軍編隊創下多個首次——首次成功接護被海盜擊傷的船員;首次成功解救被海盜劫持的商船及船員;首次用武力直接打擊猖狂的海盜;首次派艦船赴利比亞海域為我撤離的難民護航……這些都在文中做了詳盡敘述,使未來讀者對海軍護航的背景情況、任務內容、事件經歷等,均能獲得一次全面客觀的解讀。
基本介紹
- 書名:兵行海上:中國海軍編隊護航實錄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81頁
- 開本:16
- 作者:張亦兵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1011913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兵行海上:中國海軍編隊護航實錄》感受中國海軍護航全過程;解密神奇詭異的亞丁灣之海;領略深海大洋的古今玄機;前瞻大國海軍末來發展戰略。
作者簡介
張亦兵,知名軍事媒體人,長期從事軍事電影、電視紀錄片創作,先後擔任央視《軍事百科》、《軍營文化》、《走軍營》、《文體視窗》欄目製片人。執導創作有《炮擊金門》、《台灣往事》、《激情飛越》、《戰地行》等大型系列紀錄片。其影視作品及所在欄目先後獲得政府華表獎、全國優秀電視軍事節目一、二、三等獎、優秀欄目獎、解放軍新聞獎。近年來著有《海誓》、《泣血牧歌》、《死灰復燃》、《無名啞兵》、《人民領袖毛澤東》等影視劇本。
名人推薦
讓國人認識海軍、領略護航、感受海洋、拓展眼界的一部好作品,值得一讀。
——李建軍護航編隊政委
189個風雨同舟的日子,我們用忠誠銘刻著護航之跡,您用攝像機記錄下我們的執著,用筆書錄著我們深藍的足印。
——曾亮“徐州”艦政委
亞丁灣的日出日落,見證了護航官兵的無限忠誠;遠海大洋的驚濤駭浪,見證了軍事記者的使命擔當。 《兵行海上》,一本好看的書。
——方立華海軍某部新聞主任
書中記錄了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官兵的工作生活,是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一個縮影寫照,真實而質樸,字裡行間浸透出一位新聞老兵在護航中的真情實感,使難忘的護航經歷重現眼前。
——范軍威隨艦採訪記者
——李建軍護航編隊政委
189個風雨同舟的日子,我們用忠誠銘刻著護航之跡,您用攝像機記錄下我們的執著,用筆書錄著我們深藍的足印。
——曾亮“徐州”艦政委
亞丁灣的日出日落,見證了護航官兵的無限忠誠;遠海大洋的驚濤駭浪,見證了軍事記者的使命擔當。 《兵行海上》,一本好看的書。
——方立華海軍某部新聞主任
書中記錄了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官兵的工作生活,是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一個縮影寫照,真實而質樸,字裡行間浸透出一位新聞老兵在護航中的真情實感,使難忘的護航經歷重現眼前。
——范軍威隨艦採訪記者
圖書目錄
天藍海藍夢之藍(自序)
一、大洋深處——亞丁灣不再遙遠
二、危情突現——出沒詭異的海盜
三、護航使命——往返AB點之間
四、轉戰各艦——不同艦上人和事
五、周而復始——意志信念的堅守
六、訪問三國——記憶深刻的非洲
七、歸途如虹——天藍海藍夢之藍
八、凱旋之日——回家的感覺真好
附錄一:大叔心語
附錄二:記憶亞丁灣
一、大洋深處——亞丁灣不再遙遠
二、危情突現——出沒詭異的海盜
三、護航使命——往返AB點之間
四、轉戰各艦——不同艦上人和事
五、周而復始——意志信念的堅守
六、訪問三國——記憶深刻的非洲
七、歸途如虹——天藍海藍夢之藍
八、凱旋之日——回家的感覺真好
附錄一:大叔心語
附錄二:記憶亞丁灣
序言
六歲那年,跟隨父母去浙江青田外公家過年。青田地處浙東南,那裡儘是山區,鐵路、陸路均不方便,反倒是搭乘客船走海路順暢一些。先從南京坐火車到上海,然後坐客輪去溫州,溫州離青田只有50公里路程。
乘火車印象不深,只感到走走停停,很慢、也擁擠。乘坐輪船就覺得舒適、寬敞,因為有過道和甲板、有可睡覺的鋪位,還有餐廳,孩子的活動空間大,沒事時扒著欄桿邊望遠方,大海就在這時留下了記憶。
孩子眼中的大海很懵懂,只覺得很寬闊,望不見盡頭,平展展的,像塊藍色的大布鋪陳著,偶爾看見幾隻海鳥和翻卷的浪花,讓我和姐姐發出一陣驚喜。
眼睛能望到極處,就覺得舒服,於是對大海的印象挺好。
等再看到大海時已是一名戰士——測繪兵,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接觸大海,漸漸也就喜歡上了看海。
再往後到北京,成為新聞紀錄電影編導,後又到電視台,常年深入部隊,與大海打交道的機會更多,便格外鐘情於大海。在每年工作安排中,我總會找個去海邊的選題,在那裡工作一段時間,也在海邊徜徉不止、流連忘返。
常常地,在海邊一坐能坐上一兩小時,甚至半天。
沒有任何事,就是觀海。看大海的浩瀚無垠,看海天的悠長深遠,看浪濤起伏奔涌最後一起擠到海灘上,看翻卷著的浪花消失後又一簇浪花迭起,好像生命永不停息……
還看太陽升起和沉落,看海四季不同的變化,以及與大海相關的景和物、人和事。自以為對大海的認識要超乎常人,對大海的情感要深刻許多,殊不知參加護航回來後這些感受全變了。因為我現在知道了海與海是不同的,也意識到每個人眼中看到的海是不同的。
不同之處就在於,過去我用眼睛看大海,如今則用心看大海。
用心看大海是什麼感覺?道理很簡單,你去北戴河,眼睛看上去確實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有浪花也有波濤。可真正用心來看大海,才知道這海根本看不出去,那就是在咱們的一個海灣里,說大了是個海,說小了如一個湖。它的對面是山東,兩側分別是河北與遼東,眼睛看似望不見盡頭,可心裡被堵得嚴嚴實實。再往外延伸,你同樣看不出去,到了黃海有朝鮮半島擋在眼前,往南走有日本列島橫亘著,進人東海後東邊有琉球群島,南面台灣海峽更是一道天然屏障;到了南海,從菲律賓、沙撈越、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這一圈繞過來,你以為海域遼闊,卻根本透視不出去。
這才知道,我國的海域實在是被人家緊緊包裹住的。我們的海洋觀念從老祖宗開始就大概是不完全的,或者根本沒有。只有漂洋過海,用上幾個月時間,從這個大洋駛向另一個及多個大洋,才知道海洋之大遠遠超出自己的想像,才知道目光里有著看不出去的海和洋,才知道海水由淺人深變成深藍色所具有的夢幻般的感覺,也才知道,當今的海洋對於走向世界的中國人來說又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
可惜,我們的海洋觀很難建立。這肯定源於我們的祖先。我們的老祖宗可能進化得不錯,早早地就向茹毛飲血的時代告別,用稻穀麥粒來延續和繁衍生命。所以從根上講,華夏民族的子民多是守著田園過日子的本分農民。
這種日子的確滋潤,從龍椅上的皇帝,到庶民百姓,大家都知道土地能養人,犯不著跑到更遠的地方去拓展。至於對海的概念,不要說普通百姓,就連九五至尊的皇上,也沒幾個真正想過大海對一個民族的重要。
有兩個皇帝還算眼光獨到。
一位是秦始皇,他多次到東部沿海遠眺,看不出去,又不敢輕易下海,最後找了個叫徐福的人帶著500童男童女去大海深處探秘。那撥人一去不歸,至今留有謎團,讓史學家們費勁地考證東瀛那個民族的先人到底是不是跟咱們同宗。
再一位是永樂大帝,那時從西域及海上已有不少異國使臣或商賈來大明走動,出於禮節,也出於好奇,永樂讓自己的一個屬下鄭和開始跨海航行,這一走走得蠻遠,到了非洲。幾百艘大船載著浩蕩皇恩,幾下西洋,散盡不少金銀珠寶,倒也沒聽說向皇上復命時奉獻過什麼海島和礁石。
還有就是民間傳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過海選擇的地點不錯,今天山東蓬萊,可要從地圖上細看,才發覺幾位大仙到了海的那邊也就是大連,原來還在咱自己的版圖中。
也難怪,那時的科學沒今天發達,看到海的人也不多,就連各朝各代的皇帝也沒幾個見過海的。
沒見過海,何談建立海洋觀。
讓人奇怪的是,古人尚且建立不起海洋概念,那么到今天仍然還是那么的不容易。因為現代生活把時空概念完全縮短,在短短几個小時或十數小時中便能實現從地球此端到彼端的跨越,又何必耗時費力地去海水裡漂蕩。
所以在大多今人的眼中,海洋要么只是一道景觀,要么是地球某個區域概念,不像在陸地上劃分得那么鮮明,那么神聖不可侵犯。而大海厚重深邃的魅力恰恰需要時間、空間和距離才能認識。
中國近代史上,大概有這么兩撥子人對大海的記憶要深刻得多。
一批是被後人稱作幼童的娃娃,他們小小年紀就跨海越洋,擠在用煤炭燃燒做動力的船艙里,一走數月,經受了不少磨難,在幼小心靈里播撒下頑強奮爭的種子,這批人里有詹天佑、劉步蟾、薩鎮冰……
再一批是懷揣報國之志的熱血兒女赴海外勤工儉學,那段同樣被大海歷練的艱難歲月,讓其理想的憧憬又多了許多思考和審視,這批人里有蔡和森、李富春、周恩來、鄧小平……
毛澤東沒有去,我相信他老人家年輕時若跨海去勤工儉學,會使他用另一種眼光和韜略來決定後來的許多戰略決策。我的理解中,毛澤東也喜歡海,但遠不如對土地的感情來得更深。
那么,一個國家的海洋觀究竟是什麼呢?一個公民的海洋意識又該有多少昵?再進一步說,建立不起海洋觀的國家,要想讓海軍發展起來,也就很難。 我參加護航,當然沒那么多深邃複雜的念頭。
最初動議很簡單,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出現了海盜,中國海軍派編隊前去護航,各路記者紛紛前往,我也力爭成為其中的一員。如遇上海盜,可為國家效力;即便無功而返,也能增加一些閱歷。本以為年過半百的人,上級不肯輕易放行。好在領導理解我的想法,讓我如願以償。
誰知這一走,從2010年11月2日至2011年5月9日,在海上工作和生活了189天,跨越兩個大洋,靠過七個國家,感受了從未感受過的人和事,品味了未曾體會過的風雨波濤,拍攝製作了多部還能觀賞的電視片,也讓自己寫下一堆拉拉雜雜不成文章的採訪手記。
10集電視片《護航實錄》已播出,許多人看後認為是護航片中較為成功且內容豐富的一部作品;採訪手記是想留給自己欣賞回味的,但好友建議讓更多的人品讀或許更有意義,於是也就隨俗。刪去一些廢話,附上幾篇與之相關的文章,這部書稿便算湊齊。耐讀不耐讀,只能看各人的興趣。其中不乏自己的所謂觀點,純屬管窺只見,也別當真。總之,這只是自己經歷的護航,自己眼中看到的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那裡真有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的感覺。
(書中照片拍攝者主要為:范軍威、方立華、莫曉亮、李建文、李高健、何宜才、白宏偉、王立飛、聶樹華、吳宗陽、向祖兵、張亦兵等。)
乘火車印象不深,只感到走走停停,很慢、也擁擠。乘坐輪船就覺得舒適、寬敞,因為有過道和甲板、有可睡覺的鋪位,還有餐廳,孩子的活動空間大,沒事時扒著欄桿邊望遠方,大海就在這時留下了記憶。
孩子眼中的大海很懵懂,只覺得很寬闊,望不見盡頭,平展展的,像塊藍色的大布鋪陳著,偶爾看見幾隻海鳥和翻卷的浪花,讓我和姐姐發出一陣驚喜。
眼睛能望到極處,就覺得舒服,於是對大海的印象挺好。
等再看到大海時已是一名戰士——測繪兵,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接觸大海,漸漸也就喜歡上了看海。
再往後到北京,成為新聞紀錄電影編導,後又到電視台,常年深入部隊,與大海打交道的機會更多,便格外鐘情於大海。在每年工作安排中,我總會找個去海邊的選題,在那裡工作一段時間,也在海邊徜徉不止、流連忘返。
常常地,在海邊一坐能坐上一兩小時,甚至半天。
沒有任何事,就是觀海。看大海的浩瀚無垠,看海天的悠長深遠,看浪濤起伏奔涌最後一起擠到海灘上,看翻卷著的浪花消失後又一簇浪花迭起,好像生命永不停息……
還看太陽升起和沉落,看海四季不同的變化,以及與大海相關的景和物、人和事。自以為對大海的認識要超乎常人,對大海的情感要深刻許多,殊不知參加護航回來後這些感受全變了。因為我現在知道了海與海是不同的,也意識到每個人眼中看到的海是不同的。
不同之處就在於,過去我用眼睛看大海,如今則用心看大海。
用心看大海是什麼感覺?道理很簡單,你去北戴河,眼睛看上去確實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有浪花也有波濤。可真正用心來看大海,才知道這海根本看不出去,那就是在咱們的一個海灣里,說大了是個海,說小了如一個湖。它的對面是山東,兩側分別是河北與遼東,眼睛看似望不見盡頭,可心裡被堵得嚴嚴實實。再往外延伸,你同樣看不出去,到了黃海有朝鮮半島擋在眼前,往南走有日本列島橫亘著,進人東海後東邊有琉球群島,南面台灣海峽更是一道天然屏障;到了南海,從菲律賓、沙撈越、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這一圈繞過來,你以為海域遼闊,卻根本透視不出去。
這才知道,我國的海域實在是被人家緊緊包裹住的。我們的海洋觀念從老祖宗開始就大概是不完全的,或者根本沒有。只有漂洋過海,用上幾個月時間,從這個大洋駛向另一個及多個大洋,才知道海洋之大遠遠超出自己的想像,才知道目光里有著看不出去的海和洋,才知道海水由淺人深變成深藍色所具有的夢幻般的感覺,也才知道,當今的海洋對於走向世界的中國人來說又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
可惜,我們的海洋觀很難建立。這肯定源於我們的祖先。我們的老祖宗可能進化得不錯,早早地就向茹毛飲血的時代告別,用稻穀麥粒來延續和繁衍生命。所以從根上講,華夏民族的子民多是守著田園過日子的本分農民。
這種日子的確滋潤,從龍椅上的皇帝,到庶民百姓,大家都知道土地能養人,犯不著跑到更遠的地方去拓展。至於對海的概念,不要說普通百姓,就連九五至尊的皇上,也沒幾個真正想過大海對一個民族的重要。
有兩個皇帝還算眼光獨到。
一位是秦始皇,他多次到東部沿海遠眺,看不出去,又不敢輕易下海,最後找了個叫徐福的人帶著500童男童女去大海深處探秘。那撥人一去不歸,至今留有謎團,讓史學家們費勁地考證東瀛那個民族的先人到底是不是跟咱們同宗。
再一位是永樂大帝,那時從西域及海上已有不少異國使臣或商賈來大明走動,出於禮節,也出於好奇,永樂讓自己的一個屬下鄭和開始跨海航行,這一走走得蠻遠,到了非洲。幾百艘大船載著浩蕩皇恩,幾下西洋,散盡不少金銀珠寶,倒也沒聽說向皇上復命時奉獻過什麼海島和礁石。
還有就是民間傳說,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過海選擇的地點不錯,今天山東蓬萊,可要從地圖上細看,才發覺幾位大仙到了海的那邊也就是大連,原來還在咱自己的版圖中。
也難怪,那時的科學沒今天發達,看到海的人也不多,就連各朝各代的皇帝也沒幾個見過海的。
沒見過海,何談建立海洋觀。
讓人奇怪的是,古人尚且建立不起海洋概念,那么到今天仍然還是那么的不容易。因為現代生活把時空概念完全縮短,在短短几個小時或十數小時中便能實現從地球此端到彼端的跨越,又何必耗時費力地去海水裡漂蕩。
所以在大多今人的眼中,海洋要么只是一道景觀,要么是地球某個區域概念,不像在陸地上劃分得那么鮮明,那么神聖不可侵犯。而大海厚重深邃的魅力恰恰需要時間、空間和距離才能認識。
中國近代史上,大概有這么兩撥子人對大海的記憶要深刻得多。
一批是被後人稱作幼童的娃娃,他們小小年紀就跨海越洋,擠在用煤炭燃燒做動力的船艙里,一走數月,經受了不少磨難,在幼小心靈里播撒下頑強奮爭的種子,這批人里有詹天佑、劉步蟾、薩鎮冰……
再一批是懷揣報國之志的熱血兒女赴海外勤工儉學,那段同樣被大海歷練的艱難歲月,讓其理想的憧憬又多了許多思考和審視,這批人里有蔡和森、李富春、周恩來、鄧小平……
毛澤東沒有去,我相信他老人家年輕時若跨海去勤工儉學,會使他用另一種眼光和韜略來決定後來的許多戰略決策。我的理解中,毛澤東也喜歡海,但遠不如對土地的感情來得更深。
那么,一個國家的海洋觀究竟是什麼呢?一個公民的海洋意識又該有多少昵?再進一步說,建立不起海洋觀的國家,要想讓海軍發展起來,也就很難。 我參加護航,當然沒那么多深邃複雜的念頭。
最初動議很簡單,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出現了海盜,中國海軍派編隊前去護航,各路記者紛紛前往,我也力爭成為其中的一員。如遇上海盜,可為國家效力;即便無功而返,也能增加一些閱歷。本以為年過半百的人,上級不肯輕易放行。好在領導理解我的想法,讓我如願以償。
誰知這一走,從2010年11月2日至2011年5月9日,在海上工作和生活了189天,跨越兩個大洋,靠過七個國家,感受了從未感受過的人和事,品味了未曾體會過的風雨波濤,拍攝製作了多部還能觀賞的電視片,也讓自己寫下一堆拉拉雜雜不成文章的採訪手記。
10集電視片《護航實錄》已播出,許多人看後認為是護航片中較為成功且內容豐富的一部作品;採訪手記是想留給自己欣賞回味的,但好友建議讓更多的人品讀或許更有意義,於是也就隨俗。刪去一些廢話,附上幾篇與之相關的文章,這部書稿便算湊齊。耐讀不耐讀,只能看各人的興趣。其中不乏自己的所謂觀點,純屬管窺只見,也別當真。總之,這只是自己經歷的護航,自己眼中看到的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那裡真有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的感覺。
(書中照片拍攝者主要為:范軍威、方立華、莫曉亮、李建文、李高健、何宜才、白宏偉、王立飛、聶樹華、吳宗陽、向祖兵、張亦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