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傷科》是2020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繼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兵家傷科
- 作者:丁繼華
- 類別:醫學類圖書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 開本:128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13239691
《兵家傷科》是2020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繼華。
《兵家傷科》是2020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繼華。內容簡介《中國古代傷科圖書集成系列》是一部傷科專業叢書,亦是一部傷科發展的史書。本叢書在199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傷科集成》和 2003年中醫古籍出版社《...
此為《傷科集成》修訂版,共十部分,包括經典傷科、儒家傷科、道家傷科、佛家傷科、兵家傷科、匯通傷科、民族傷科、流派傷科、導引傷科、雜家傷科。每家傷科前均名家題詞和按語。再版《傷科集成》共收錄了139冊傷科專著,其中包括所挖掘到的10本私人藏書,國內闕如而散失在日本的傷科醫籍8冊,《聯合目錄》中...
幾乎收落了目前國內所能收集到的傷科專著……” 本叢書共10個分冊,包括《經典傷科》《儒家傷科》《道家傷科》《佛家傷科》《兵家傷科》《民族傷科》《匯通傷科》《流派傷科》《導引傷科》《雜家傷科》。本叢書每冊40萬-50萬字,可供從事中醫,尤其是骨傷科及醫史文獻人員參考。作者簡介 丁繼華 主任醫師,...
第一部分 中醫骨傷科理論體系的有關專著載述 總論 各論 第二部分 中醫骨傷古醫案、醫話選 第三部分 中醫骨傷科各家學說有關論著 一、經典著作 二、儒家傷科 三、道家傷科 四、佛家傷科 五、兵家傷科 六、民族傷科 下 冊 七、匯通傷科 八、流派傷科 九、導引傷科 十、傷科專著 第四部分 中醫骨傷科...
幾乎收落了目前國內所能收集到的傷科專著……” 本叢書共10個分冊,包括《經典傷科》《儒家傷科》《道家傷科》《佛家傷科》《兵家傷科》《民族傷科》《匯通傷科》《流派傷科》《導引傷科》《雜家傷科》。本叢書每冊40萬-50萬字,可供從事中醫,尤其是骨傷科及醫史文獻人員參考。作者簡介 丁繼華 主任醫師,...
《經典傷科》《導引傷科》《佛家傷科》《兵家傷科》《雜家傷科》《流派傷科》《匯通傷科》《民族傷科》《道家傷科》《儒家傷科》作者簡介 丁繼華 主任醫師,研究員。男,1932年3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54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骨傷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骨傷學院附屬醫院主任、...
《經典傷科》《導引傷科》《佛家傷科》《兵家傷科》《雜家傷科》《流派傷科》《匯通傷科》《民族傷科》《道家傷科》《儒家傷科》作者簡介 丁繼華 主任醫師,研究員。男,1932年3月出生,浙江奉化人。1954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骨傷研究所所長。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骨傷學院附屬醫院主任、...
幾乎收落了目前國內所能收集到的傷科專著……” 本叢書共10個分冊,包括《經典傷科》《儒家傷科》《道家傷科》《佛家傷科》《兵家傷科》《民族傷科》《匯通傷科》《流派傷科》《導引傷科》《雜家傷科》。本叢書每冊40萬-50萬字,可供從事中醫,尤其是骨傷科及醫史文獻人員參考。作者簡介 丁繼華 主任醫師,...
幾乎收落了目前國內所能收集到的傷科專著……” 本叢書共10個分冊,包括《經典傷科》《儒家傷科》《道家傷科》《佛家傷科》《兵家傷科》《民族傷科》《匯通傷科》《流派傷科》《導引傷科》《雜家傷科》。本叢書每冊40萬-50萬字,可供從事中醫,尤其是骨傷科及醫史文獻人員參考。作者簡介 丁繼華 主任醫師,...
誠如道家異遠真人《跌損妙方》,總結按穴位受傷而施治的方藥;佛家趙廷海《救傷秘旨》,收載“少林寺秘傳內外損傷主方”;兵家劉伯溫《金瘡秘傳禁方》記載用骨擦音作為檢查骨折的方法;藏醫宇妥·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回醫《回回藥方》、蒙醫《傷科醫案》等民族傷科亦各放異彩。新中國建立前,中醫骨傷科的...
第七章兵家 第八章農家 第九章陰陽數術 第十章方技 附錄三 附錄四 第十一章小說家 第十二章雜家 大同釋義 一、 論大同究實有其事抑係孔子想望之談 二、 論大同之世當在何時 三、 論大同之世之情形 四、 論大同之世如何降為小康 五、 論小康之治如何降為亂世 六、 論自大同至亂世人心風俗之變遷 七、...
26.兵家與中醫 27.《黃帝內經》中的韻文 28.孫思邈的《養生銘》29.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30.針灸辭賦 31.天人相應 32.調和陰陽 33.整體觀念 34.中醫的生理整體觀 35.三因致病 36.疾病與診斷 37.整體治療 38.治病求本 39.正治和反治 40.治未病 41.五運六氣 42.十二官 43.心與血脈 44.膽的功能 45...
《辭海》注釋:濡須,古水名,源出今安徽巢湖,經無為東北,含山西南成如溪流入長江,即今裕溪河的前稱,古代是江淮北上的交通要道,歷朝都為兵家必爭之地。而“東關”則為堡塢名,是在東漢建安十七年(212)由孫權派人築以拒曹的關寨,卡住濡須河口,形成東關,當時又名濡須城,又因其寨似“偃月”故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