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25年2月和10月,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徵到達梅州一帶,激發了廣大青年的革命鬥志,全區共青團組織逐步發展起來。
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梅州地區部分共青團基層組織被破壞,團的活動轉入地下。
1929年,隨著八鄉山等地革命運動的開展,五華、豐順、大埔等縣團基層組織又有了迅速發展。
至1931年3月,東江特委轄下團組織共有團員4000多人。此後,在王明“左”傾錯誤路線
指導下,搞肅反擴大化,不少團幹部被錯殺;加上國民黨反動派加緊反革命圍剿,豐梅、興華、大埔等地團組織陸續被破壞,團乾、團員分散轉移或穩蔽下來。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後,於次年11月作出《關於青年工作的決定》,要求把共青團建設成為廣大青年民眾的組織,革命青年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青年抗敵救國同志會”等組織形式出現,而共青團員和團幹部則加入這些黨的外圍組織起核心、領導作用。直到建國前夕,才陸續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基層組織。閩粵贛邊縱直屬單位有團支部19個、團員298人。
1949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後,華南地區將原有的青年團、同志會改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從此,梅州各地青年團組織普遍地建立起來。
1949年10月27日~11月11日,興梅地委在梅城召開了興梅專區第一次青年工作會議。會議決定在地委和縣委中設立青年工作機構,隨後地區成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東省興梅地區工作委員會。1949年底,全區有團區工委13個、團總支24個、團支部103個、團小組22個。
1950年3月,興梅專區舉辦了一期“興梅地區團校”;同年7月,團地工委召開各縣委書記、部長會議,部署建立團區工委、發展團組織,以及開展學生工作等任務。從此,團基層組織有了較大發展。
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全區團基層組織結合互助合作等中心運動,全面進行了整團建團工作。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至1959年,全區團的基層組織有了較大發展。據不完全統計,1959年全區有團委會52個、團總支5個、團支部3085個。
1963年,各縣團組織結合黨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對團的基層組織進行了整頓與建設。
1964年,各縣團委在黨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以“怎樣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共青團員”為團課內容。開展創“五好”團支部競賽活動(“五好”:政治思想好,組織建設好,團員模範作用好,聯繫民眾好,學習文化技術和文娛活動好)。
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梅縣地區的團組織處於停頓、癱瘓狀態。團地委和各縣團縣委機構先後被取消,合併到地區、縣“革命委員會”政工組的“民眾工作辦公室”內。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以後,團的組織建設逐步恢復起來。1977年,各縣先後召開團代會,團的組織建設和發展工作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這一年,各縣健全了團組織,在農村生產大隊中普遍建立了團支部。
1978年12月以後,全區組織學習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團中央“十大”檔案精神,健全團的組織活動,搞好團的組織建設。這一年,全區有團支部5441個,團員140446萬人。
1979年,梅縣地區共青團組織全稱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梅縣地區委員會,簡稱團地委。內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幹部編制6人,實有幹部5人。各縣、鄉鎮均建立共青團委員會,全地區有團支部5441個,團員140446人。
1983年,團地委為改變農村基層團組織在體制改革後出現的癱瘓、鬆散狀況,於7月份召開有各縣、市團委書記參加的整頓工作會議。團地委還聯合團蕉嶺縣委到高思開展整頓試點工作,在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寫出《關於搞好全區農村基層團組織整頓工作的報告》,以中共梅州地委檔案轉發給各縣、市團委。
1985年,團的基層組織認真做好推薦優秀團員入黨工作。全區有9750名團員申請入黨,各級團組織推薦的建黨對象有3943人,其中有1673人當年被吸收入黨。
1986年,全區農村團組織在鄉級整黨中,以頒發團員證為突破口,紮實抓好農村基層組織的建設、特別是“空白地帶”的建團工作。
1988年
撤地設市後,團地委易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梅州市委員會,簡稱團市委,內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學少部,幹部編制8人(書記1人、副書記1人、幹部6人)。11月,共青團梅州市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有180名代表出席,選舉產生共青團梅州市第一屆委員會和常委會,曾慶濤為書記,張光明為副書記。
1988年,團地委進行了團的組織結構改革和民主制度建設,推行了團的民主選舉、對話、接待日和團乾民主監督等制度,朝著把團組織建設成為民主健全,基層充滿活力,社會職能明確,代表青年利益,在黨的領導下能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贏得廣大青年信任的先進青年民眾組織的目標前進了一步。
1988年1月,共青團梅州市第一次代表大會於11月23~25日在梅州市召開,有180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號召團結團員青年為建設新梅州貢獻青春和力量。會議選舉產生了共青團梅州市第一屆委員會。
1990年,全市有基層團委385個、團總支571個、團支部7089個,共青團員168393人。
1993年12月,共青團梅州市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179名代表出席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二屆委員會和常委會,林碧紅為書記,陳小山、盧振中為副書記。
1998年12月,共青團梅州市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共青團梅州市第三屆委員會和常委會,盧振中為書記,李慶明、馮玲為副書記。各級團委舉行了換屆選舉。
機構職能
團市委是市委領導下負責青年工作的民眾團體,主要任務是:
(一)貫徹執行市委和團省委的工作部署,制訂共青團發展戰略、長遠發展規劃、年度計畫和改革的總體規劃及配套措施,並推動實施,指導各級團組織開展工作。
(二)組織青年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學習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青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幫助青年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團員入黨,為黨和政府推薦各類優秀青年人才。
(三)組織青年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幫助青年掌握和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組織青年開展各項勞動競賽和突擊隊活動。
(四)組織青年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和服務於社會的志願者活動,指導和幫助各級團組織管理青少年活動陣地和青年服務機構。
(五)密切與其它省市青年的聯繫和合作,加強同港、澳青年和海外青年僑胞的聯繫。指導青聯組織和青年社團開展活動。
(六)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協同有關部門宣傳青年工作法規,組織青年開展社會監督,同各種危害青少年的現象作鬥爭,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七)受市委委託領導少先隊工作。
(八)完成市委和團省委交辦的其他任務。
機構設定
書記室
辦公室
組織部
學少部
宣傳部
城鄉部
市直團工委
領導成員
現任領導
歷任書記
曾慶濤(1988.11~1991.09),廣東興寧人
張光明(1991.09~1993.11),廣東蕉嶺人
林碧紅(1993.12~1997.02),廣東蕉嶺人
謝耀琪(2003.12~2006.01),廣東興寧人
曾尚忠(2007.06~2008.01),廣東化州人
楊棟 (2008.01~2010.6),廣東梅縣人
何銘峰(2010.6~2013.11),廣東興寧人
陳遠洋(2013.11~2017.6),廣東大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