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姓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屬下的共工氏,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或名號為氏。共氏源遠流長,淵源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共工氏”。共工氏,古來傳說姓姜名垂,是許由之兄,伯夷之父。共工,實際上是一種官職之名,專掌水、工兩責。姜垂,為堯帝時期的共工,世襲之職。世人曾有言謂炎帝之後,姜姓能繼其世者,曰共工氏。這在史籍《禮記·祭法》中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一說就是伯夷),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共工為出類拔萃之人,以能奈霸九州;二是其子伯夷能安邦定國,因此後代祭祀。其中還含有另一種意思即兒子完成了父親未竟之業,主要是指治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姓
  • 讀音:gòng xing
  • 注音:ㄨㄥˋ
  • 第一次淵源:顓頊與共工之戰
  • 淵源:5個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字輩排行,歷史名人,共 敖,共 尉,龔自珍,龔 澎,龔 澎,龔如心,龔谷成,舒婷,共 欣,

基本介紹

共姓,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屬下的共工氏,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或名號為氏。共氏源遠流長,淵源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共工氏”。共工氏,古來傳說姓姜名垂,是許由之兄,伯夷之父。共工,實際上是一種官職之名,專掌水、工兩責。姜垂,為堯帝時期的共工,世襲之職。世人曾有言謂炎帝之後,姜姓能繼其世者,曰共工氏。這在史籍《禮記·祭法》中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一說就是伯夷),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共工為出類拔萃之人,以能奈霸九州;二是其子伯夷能安邦定國,因此後代祭祀。其中還含有另一種意思即兒子完成了父親未竟之業,主要是指治水。
共姓

姓氏淵源

共(gòng)姓源出有:
共姓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屬下的共工氏,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或名號為氏。共氏源遠流長,淵源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共工氏”。共工氏,古來傳說姓姜名垂,是許由之兄,伯夷之父。共工,實際上是一種官職之名,專掌水、工兩責。姜垂,為堯帝時期的共工,世襲之職。世人曾有言謂炎帝之後,姜姓能繼其世者,曰共工氏。這在史籍《禮記·祭法》中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一說就是伯夷),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這段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共工為出類拔萃之人,以能奈霸九州;二是其子伯夷能安邦定國,因此後代祭祀。其中還含有另一種意思即兒子完成了父親未竟之業,主要是指治水。傳說,姜姓共工氏與姬姓華夏首領之間在其後的歷史上不斷發生紛爭,產生過三次大的戰爭:
第一次是顓頊與共工之戰:
顓頊共工之戰是相傳中公元前二十五世紀,顓頊部落聯盟與風氏姜姓共工部落聯盟在中原地區(今河南北部)的戰爭。原始社會晚期,相傳黃帝之孫顓頊號高陽氏,繼黃帝為該部落聯盟首領。他生於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陽),正處黃河(今衛河)東岸附近。這一時期,炎帝的後裔共工,已成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聯盟的首領,居九有(即九州)黃河中遊河西地區(今河南輝縣),在顓頊部落聯盟的上流。當時,黃河經常泛濫成災,禍及百姓。共工率領部落聯盟修筑西岸河堤,防止水患。大水沖毀東岸河堤,殃及下流顓頊部落聯盟。兩部落聯盟發生衝突,在中原地區展開大戰。顓頊終於擊敗共工。
第二次是帝嚳與共工之戰:
帝嚳攻共工之戰是相傳中公元前二十四世紀,帝嚳部落聯盟,進攻風氏姜姓共工氏(今河南輝縣)的戰爭。原始社會晚期,黃帝之後,黃帝族部落聯盟生活在中原東部高辛(今山東)一帶。相傳黃帝曾孫帝嚳號高辛氏,繼顓頊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炎帝族的一個分支共工氏部落聯盟,居其上流黃河西岸(今河南輝縣),經常侵犯其他部落,不服帝嚳管轄。帝嚳遂進攻共工氏,將其一舉擊敗。此戰,給共工氏以沉重打擊,鞏固了帝嚳及其部族的領導地位。
第三次是禹與共工之戰:
禹攻共工之戰是相傳中公元前二十二世紀,禹部落聯盟進攻風氏姜姓共工氏部落聯盟(今河南嵩縣)的戰爭。原始社會晚期,中原地區生活著黃帝族系的部落聯盟(今山西),舜為首領。當時,黃河經常泛濫成災,禍及人民。舜命禹治水。炎帝族系的共工氏部落聯盟,長期與舜領導的部落聯盟爭奪生存地域,並為治水發生衝突。於是,禹率領本部落聯盟進攻共工氏,將其擊敗並驅離治水地區,以便治水。從此共工氏再也無力與黃帝族系部落聯盟抗衡。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洪氏,本共氏,因避仇改為洪。豫章弘氏,因避宋朝諱,亦改為洪。”史籍《姓氏尋源·姓纂》中記載:“共工氏之後,本姓共,後推本水德之緒加水於左。一雲避仇敵。豫章有弘氏,避唐明皇諱,亦改為洪。望出敦煌、豫章,又出宣城。據史籍《左傳》的記載,在炎帝神農氏時代,其部落聯盟的姓氏就是炎帝神農氏的姜”姓。後來的共工、申、呂、齊、許、紀、向、州等族人皆姓姜。到了西周初期,這些姜姓的各個分支因被周武王姬發所封居地名稱而各自得了“氏”,形成了著名的“姜姓八氏”,即共工氏、申氏、呂氏、齊氏、許氏、紀氏、向氏、州氏,其共工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人將複姓“共工氏”省文簡化,稱共氏,世代相傳,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至今已經具有數千年的家世淵源了。據姓氏學專家們的考證,共氏族人在春秋、戰國和秦朝時期一直存在,直至西漢初期的共尉臨江之亂後,共氏族人因避仇難,一部分人加“龍”偏旁改稱龔氏,一部分人加“水”偏旁改稱洪氏。
關於共氏後人因避仇而改為洪氏、龔氏,在唐朝學者林寶所編纂的《元和姓纂》中有記載:“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因避仇改為洪氏。”姜姓共氏族人皆尊奉共工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時期古共國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共國,亦作恭國,是商王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甘肅省涇川縣),後因侵犯周族的都城宗周(今陝西西安)而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討伐,很快即被滅國。
共國滅亡後,其王族貴胄的後裔子孫中有以故國名稱為姓氏者,稱共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共伯和之後。西周后期,衛國開國君主衛康叔姬封的九世孫衛釐侯(公元前855~前813年在位)即位為衛國君主之後,在周厲王姬胡二十三年(公元前855年),將自己的世子姬余封在衛國的屬地共邑(今河南輝縣),建有共國,史稱其為“共伯”。但共伯姬余早亡,於是衛釐侯又封次子姬和居共國,亦稱“共伯”。到了周宣王姬靜(姬靖)十五年(衛釐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3年),衛釐侯逝世,由共伯姬和繼位,即著名的衛武公。到了春秋後期,共國被衛國自己所滅。共伯姬和留在共國的後裔子孫們,就以先祖故封國之名為姓氏,稱共氏,世代相傳至今。
一部分姬姓共氏族人尊奉衛武公(共伯姬和)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為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晉獻公的後裔,屬於以謚為氏。春秋時期,晉獻公姬詭諸(公元前676~前665年在位)的太子叫姬申生,曾親率大夫趙夙、畢萬等領晉軍攻滅狄、霍、魏三國。後被晉獻公的寵妃驪姬誣陷,晉獻公年老昏聵,即逼太子申生自盡,當時他的年齡約有二十多歲。於是,在周惠王姬閬十一年(晉獻公十一年,公元前666年),太子申生自縊於新城,以自殺的方式對父王表示忠心。待到其弟姬奚齊於周惠王十二年(公元前665年)即位為晉國國君以後,立即給前太子兄加諡號為“恭君”。在春秋時期,“恭”即是“共”,二字通義。在恭君姬申生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諡號為姓氏者,稱共氏、或恭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一部分姬姓共氏族人尊奉太子申生(姬申生)為得姓始祖。

第五個淵源

源於姬姓,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莊公名叫姬寤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封他的弟弟姬段(公子段)在京邑(今河南滎陽),世稱京城太叔。姬寤生、姬段兄弟倆的曾祖父就是著名的周厲王姬胡,周公元年(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發生“國人暴動”,周厲王死於囚所。據史籍《春秋左氏傳》、《史記》等的記載,周厲王逝世侯,周宣王姬靜(姬靖,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繼位,把自己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鎬京附近的鄭邑(今陝西華縣)。姬友就是姬寤生、姬段兄弟倆的祖父鄭桓公,他當時是周幽王姬宮涅的司徒。
到了周幽王姬宮湦十一年(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姬友為保護周王朝而犧牲。姬友的長子姬滑突(姬掘突)繼位,是為著名的鄭武公。鄭武公協助新即位的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邑有功,仍為周王朝的大司徒,並把鄭國也遷到洛陽東南,史稱“新鄭”,其故城至今保存完好。鄭武公後來娶了申侯的女兒武姜,生了兩個兒子。因生大兒子姬寤生時難產,武姜當時受了痛苦和驚嚇,便因此對姬寤生一直不喜歡。武姜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叫姬段,人們稱他“叔段”。姬段逝世後,家人子孫四處逃散。一直到周桓王姬林二十年(鄭厲公姬突元年,公元前700年),鄭莊公的兒子姬突繼位後,對姬段一族人的態度有所改變,他曾對臣下說:“不可使共叔段無後於鄭。”於是在周釐王姬胡齊三年(鄭厲公復元年,公元前678年),鄭厲公將流亡在衛國的姬段之孫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鄭國。公父定叔的父親名叫公孫滑,定叔回鄭國以後,姬段的後裔子孫們始稱共氏、太叔氏、公孫氏、段氏、京氏等,表明了後裔子孫們對姬段的愛戴與尊重。其共氏即為河南共氏。據史籍《左傳》記載,鄭國的後人對姬段普遍都是很愛戴與尊重的,在典籍《詩經·叔于田》、《詩經·太叔于田》等鄭國詩歌中,也記載有對姬段的歌頌,因此,有許多史學家懷疑姬段的遭遇,實際上是鄭莊公的一樁政治陰謀。
一部分姬姓共氏族人尊奉共叔段(姬叔段)為得姓始祖。

第六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末期楚國貴族的後代,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戰國時期,楚武王熊通封王室貴族於共邑(今河南輝縣),其後裔以封邑為姓氏,稱共氏。
據姓氏專家考證,羋姓共氏族人在春秋、戰國和秦朝時期一直存在,直至西漢初期的共尉臨江之亂後,共氏族人因避仇難,一部分人加“龍”成龔氏,一部分人加“氵”成為洪氏。關於共氏後人因避仇而改為洪氏、龔氏,在史籍《姓纂》中有記載:“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因避仇改為洪氏。”

得姓始祖

共工、共伯姬和(衛武公)、共君(恭君、姬申生)、共叔段(姬叔段)、熊通(楚武王)。上古炎帝的後裔,黃帝時任水官。史書云:“共工,人面,蛇身,朱發。”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種描繪。其活動中心應在黃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據古史記載,他曾與顓頊爭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持天的柱子被撞斷,地的四角也裂開,所有這些神話般的描繪都是在說明炎黃兩系爭權鬥爭的激烈。為了懷念這位先人,遂有共姓。後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氏,尊共工為洪氏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共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而由共氏分衍的龔氏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正好名列第一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十六位,總人口約二百四十六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5%左右;由共氏分衍的洪氏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九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十五位,總人口約二百四十六萬兩千餘,也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5%左右。清朝時期,南方各省含台灣、北方各省含甘肅、新疆皆有洪氏、龔氏族人居住。
如今,洪氏族人在全國分布廣泛,尤以江蘇、浙江兩省為多,這兩省之洪氏約占全國洪氏人口的25%以上。而龔氏族人以四川、湖北、江西、山東、江蘇、浙江、湖南等省為多,這七省龔氏約占全國龔氏人口的百分之6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敦煌郡:西漢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將敦煌郡從酒泉郡分出來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其時下轄敦煌縣、龍勒縣、效谷縣、廣至縣、淵泉縣、冥安縣等六個縣,是為敦煌設治之始。敦煌郡據有陽關、玉門關,與酒泉郡、武威郡、張掖郡並稱河西四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連結東西方的“絲綢之路”,敦煌成為商旅必經的絲路重鎮和通往西方的三條線路的交匯點,並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
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政權(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朝與清朝時期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朝時期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時期廢府及上元縣,先以江寧縣為江蘇省省會,民國政府建都南京後,又移江寧縣於南京市郊區一帶。
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後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後期曾改為鐘陵縣,再後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宣城郡:即古宣州,是秦、漢時期的吳國地名。宣城郡始建於晉朝,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從原丹陽郡中分出來置為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轄十一縣。轄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陽、池州、石台、太平、涇縣、寧國、廣德等地。隋文帝楊堅滅南朝陳之後,改南豫州置宣州。到了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改宣州為宣城郡。在唐朝歷史上,廢州存郡則為宣城郡,廢郡存州則為宣州,但皆不離其地。南宋孝宗趙昚(趙慎)乾道二年(丙戌,公元1166年),改升宣州為寧國府。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為宣城縣。1952年1月,宣城專區撤銷,轄縣併入新成立的蕪湖專區。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1982年4月,行署機關移駐宣城。1987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縣,設立宣州市。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宣城市設立宣州區,以原縣級宣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宣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疊嶂中路。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設區。2001年2月正式掛牌成立。
武陵郡:即今湖南省的常德市地區。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十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期的遺蹟四十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頃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國蜀郡太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迄今兩千二百餘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秦朝時期,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時期恢復武陵郡,漢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湖南淑浦)又遷往臨沅縣。漢順帝陽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今湖南常德鼎城區斷港頭城址村)。三國時期,常德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朝時期,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乙酉,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朝時期,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設常德專區,專署駐常德縣。轄常德、臨澧、澧縣、安鄉、南縣、華容、桃源、慈利、石門等九縣。1950年由常德縣析置常德市,由澧縣析置津市市。常德專署駐常德市,轄兩市、九縣。1952年原益陽專區所屬益陽市及益陽、沅江、安化、漢壽、桃江(駐桃江鎮)五縣劃入常德專區,轄三市、十四縣。1953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轄。1958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劃歸常德專署領導。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縣領導;益陽市交由益陽縣領導;津市市交由澧縣領導。1961年常德縣領導的常德市、益陽縣領導的益陽市、澧縣領導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專署領導。1962年將益陽市及益陽、華容、沅江、南縣、安化、桃江等六縣劃歸益陽專區,常德專區轄兩市、八縣。1963年撤銷津市市併入澧縣,常德專區轄一市、八縣。1970年常德專區改稱常德地區,地區駐常德市,轄常德市及常德(駐常德市)、臨澧、澧縣、安鄉、漢壽、桃源、慈利、石門等八縣。1979年恢復津市市,常德地區轄兩市、八縣。1988年1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1988]18號),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常德市設立武陵、鼎城兩區。武陵區的範圍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縣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門橋四個鎮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崗、河洑、蘆獲山五個鄉;原常德縣其餘的三十六個鄉鎮為鼎城區的行政區域。常德市轄桃源、石門、灃縣、漢壽、慈利、臨灃、安鄉七縣。津市市由省直轄。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覆,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
六桂郡:又稱六桂縣,就是“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代的泉州地區。治所在地閩縣(今福建福州),相當於今天的福建全省。後來改為閩州。唐朝景雲年間(公元710~712年)改武榮州置縣,治所在晉江(今福建泉州)。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六桂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臨江堂:共敖是戰國末期楚國貴族的後代。在秦朝末年,項羽奉熊心為楚懷王,共敖擔任柱國(司馬)。在項羽掃蕩趙國秦軍,西征鹹陽時,共敖受楚懷王熊心(後被尊為“義帝”)的委派,攻取了轄境大致為今湖北西部、西南部及南部的南郡。南郡,曾是楚國的發祥地,楚國的古都郢城就曾經作為南郡的郡治,功勳卓著。因此,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共敖被封為“臨江王”,封地就是他的占領區,南郡也就得以改名為“臨江國”,都城是江陵(今湖北江陵)。其後人因以為堂。
雙忠堂:宋朝洪皓,以禮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國。金人扣留了他,他堅決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他經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匯報金國的情況,人們把他比作蘇武。他的兒子洪邁,又以翰林學士的身份出使金國,金人強迫他稱“陪臣”(諸侯的大夫朝見天子,自稱陪臣),他堅決拒絕,因此被金人拘留。他父子都為了祖國恪盡忠誠,人稱“父子雙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進士,狀元及第,中進士後任海寧主簿時,蠲免賦稅,撫恤貧民,縣中的荷、桃、竹都成連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為“三瑞堂”。
中隱堂:宋朝時候,龔宗元任句容縣令。他在破案、挖掘藏犯、追捕逃犯上,像神仙一樣。有一次,為政酷苛的楊弘(隋文帝的弟弟)奉旨到各地視察。但當他到句容邊境時,卻對人說:“這裡已被龔先生治理得很好啦。我再去,不是徒找麻煩打擾他嗎?”於是沒入境就到別處去了。龔宗元官至都員外郎。退休後建了一座“中隱堂”。朝野上下都贊他是“耆德”(年高有德)。

字輩排行

寧鄉洪氏字輩:
老派:“興應正光汝承家永先志
酌派:“尚德培基業恢彰定有賢詩書徵錫類孝友克昌傳瑞啟謀猶遠祥鐘秀傑綿人文丕振起國器重瑤編”。
新派:“允光文運錫汝本業克振家聲常思先澤”。
婁底洪氏字輩:“學士忠良全名家孝義傳奇勳昭令緒玉翰策英賢保受光先業書馨裕楚南文章湘上煥錫祚慶恩覃”。
龔氏一支字輩:“漢時宣世茂澤金祁顯正生詩書家學遠慶習國恩雲繁衍歸益本萬載記昌明”。
龔氏一支字輩:
舊序:“仲仕添思顯元大陽如應興世若方東佐輔文明運”;
新序:“立政兆嘉祥時升遇盛昌逢道承先志修紀定倫常”。
湖南武陵龔氏字輩:
通序:“武昌宗子榮文朝百萬成廷大興世守國泰定長春親德如天重君恩與日新能明倫序理裔載建奇勳”;
日公房舊序:“日曰奇福澤允敬鳳朝陽”;
日公房增序:“親德良高厚家傳尚慎勤盡倫敦愛敬為學在明新士慕垂詩教臣懷立漢勛先賢均可法後起益多英”;
月公房序:“月敬安湖道紹仕志丹成天希文聖祖良善世生賢繼先思樹德詩禮允傳家立品崇儒雅觀光應國華”;
暹公房序:“昌耐榮進金正思宗水永廷朝邦守大律法正乾坤文明宏世德孝友克昌榮”。
劉南龔氏武陵堂字輩:
舊序:“俊秀崇倫起彩鳳貴銘香高朝開景連貽厚詔祖光奎璧聊輝照堂中耀吉祥成就千秋業長發永攸芳”;
新序:“同福臨喜康忠孝永繼昌興旺人才廣富貴發文章”。
湖南湘西龍山和湖北恩施來鳳武陵堂龔氏字輩:
富仲華友子 志永世廷朝 上大人惟啟 家紹定先超。
本宗開元佐 華榮理常高 清明光靖宇 純禮崇萬昭。

歷史名人

共 敖

(公元前?~前204年待考),楚國人。著名秦漢之際西楚將領。

共 尉

(公元前?~201年待考),楚國人。著名秦漢之際西楚將領。

龔自珍

(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號定庵;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羽琌山民。漢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父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三禮圖考》、《兩漢書質疑》、《楚辭名物考》等書。母段馴,著名國小家段玉裁之子,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龔 澎

女。安徽合肥人。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歷史系。曾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重慶《新華日報》記者、中共駐重慶代表團秘書、中共香港工委外事組副組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新聞組組長。建國後,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部長助理。

龔 澎

(1914——1970),北大才女,共和國外交部第一任新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龔澎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之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1938年到延安,在八路軍總部當秘書期間和從德國留學歸來也在秘書處工作的劉文華相愛結婚。婚後不到一個月,龔澎調到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工作。1942年6月,30歲的劉文華病逝於晉中返回八路軍總部的途中。龔澎在重慶時,在周恩來的領導下,成為中共第一位新聞發言人。她在與各國通訊社的交往中,以流利的英語、縝密的思維、機智的反應、美麗的品貌,給外國記者們留下了深深的、幾十年後仍然記憶猶新的良好印象。有的外國記者“因她的魅力而發狂”,有的外國人暗自表示對她的傾慕之情。1943年深秋,龔澎和喬冠華在重慶結了婚,毛澤東讚譽他倆是“天生麗質雙飛燕,千里姻緣革命牽”。
龔澎家庭背景厚重。父親龔鎮洲,是辛亥革命時安徽著名的革命者;他在保定軍官學校時,和蔣介石是同班同學。1942年龔鎮洲去世,周恩來、董必武唁電致吊;蔣介石撰聯“解環鉤黨留元氣,樹幟張軍振義聲”來表示悼念;李濟深主持追悼會並題寫了碑文。龔澎的母親徐文,懂英語,寫一手好鋼筆字,是黃興夫人徐宗漢的堂妹。龔澎的姐姐龔普生,是共和國外交部國際條法司司長,首任駐愛爾蘭大使。龔澎的姐夫章漢夫,是共和國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在加上夫君外交部長喬冠華,可見龔姓姐倆在共和國外交部怎生了得?龔澎不僅才貌雙全,還是一個豁達大度的人。她在工作中平衡能力很強,很會處理部門之間、同志之間、上下級之間和與國際友人的各種關係,還能把握住夫妻間同時在工作上、前途上和家庭中的關係。建國後,龔澎、喬冠華都在外交部任重要職務,國務院想先提拔龔澎為部長助理時,她謝絕了,並推薦了自己的丈夫。她甘居夫後、以維護丈夫形象就是維護自己的理念,維繫著家庭中愛的成長,由此可見龔澎的女性心理細微之處。龔澎病重期間,幾次想和夫君談談自己萬一不測後。丈夫以後生活的選擇,可喬冠華哽噎拒談,卻為以後的家庭不夠和睦留下了遺憾。龔澎說喬冠華在政治上天真直率,果真龔澎辭世之後,走上輝煌之後的喬外長,磨難多多。
龔澎既有男人一樣寬廣的胸懷,又有女人一樣細膩的情感;既有理想主義的事業心,又有現實主義的責任感;她既是浪漫的妻子,又是溫柔的母親。她實際是喬家的頂樑柱。

龔如心

亞洲女首富 、慈善家 、企業家,(1937—2007)籍貫:中國香港,祖籍上海。財富檔案:龔如心是香港華懋集團前主席王德輝的妻子,籍貫上海。曾是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的王德輝十幾年前失蹤後,龔如心便繼承了丈夫的家產。在她執掌下,華懋集團的業務得到迅速發展。龔如心在全球最富的女性中排在第50位。同時她還在全英國所有女富豪中排名第一,其財產超過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5倍之多。

龔谷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湖南省新化縣人,1940年12月生。

舒婷

原名龔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於福建石碼鎮(漳州龍海),生長在廈門。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樹》是朦朧詩潮的代表作之一,與北島、顧城齊名,但事實上,她的詩歌更接近上一代載道意味較濃的傳統詩人,反抗性淡漠了許多。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秋天的情緒》、《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詩想”》、《舒婷文集》(3卷)等。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獲1980年全國中青年優秀詩歌作品獎,《雙桅船》獲全國首屆新詩優秀詩集獎、1993年莊重文文學獎。龔雪的家是一個藝術之家,生於公元1953年,父親是美術工作者,母親是攝影師。她耳濡目染,自小就對藝術產生了興趣,但她沒有走父母的路,而是愛好表演,國小三年級就參加了少年宮的演出。1970年中學畢業後到江西農村插隊落戶,1973年穿上軍裝當了一名文藝兵,1974年調到總政話劇團。

共 欣

(公元1958~今),廣東龍川人。著名新聞工作者。株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時報)記者,亦系湖南省集報協會會長。他愛好收藏報紙,現藏中外報紙八千餘種,含部分試、創、復刊號及周末刊、星期刊、節日刊等。1986年,在株洲市舉辦集報展覽。歷年來,先後在全國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的三百餘家報刊發表文章和照片一千五百餘篇(幀);並由此成為報社的編輯、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晚報》、《中國報刊報》等新聞媒體專題報導過其集報事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