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苦2號”親本來源於雲貴高原貴州西部的梅花山細米蕎,通過系統選育而成的。2006年通過國家鑑定委員會鑑定。
“六苦2號”幼苗健壯,莖葉帶紅色,長勢強;成株後植株高大,葉色濃綠,葉片肥大,株型半緊湊,株高100—133cm;主莖分株5.3—7.3個,主莖節數15.8—17.8個,莖桿黃綠色;單株粒重3—5.6g,千粒重18—22g,花綠色;籽型桃型,粒色棕色,出粉率70%,蛋白質含量13.75%,澱粉含量65.92%,脂肪含量3.42%,可溶性糖含量1.91%,總黃酮含量2.25%;全生育期80—106d(株高和生育期根據不同的生態,氣候條件而變化);青桿成熟,後期熟性好,適應性較廣,在西北西南均適應,春播、夏秋播均適宜,長勢強,抗性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苦2號
- 株高:100—133cm
- 主莖分株:5.3—7.3個
- 單株粒重:3—5.6g
產量表現,栽培要點,適應地區,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品比試驗,在品比試驗中,平均產量164.1kg/mu,居第2位,較對照威寧白苦蕎增產12.3%,由於在品比試驗中表現較好,2003年申報參加第七輪國家苦蕎區試。2003—2005年參加國家苦蕎區域試驗:2003年“六苦2號”參試點共21個點次,其中增產點12個,增產點比例57.1%,平均產量135.9kg/mu。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7.6%。2004年“六苦2號”參試點共26個點次,其中增產點16個,有一個試點產量與對照相同,增產點比例為64.0%,平均產量135.7kg/mu,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9.0%。2005年“六苦2號”參試點23個點次,其中增產點15個,增產點比例65.2%,平均產量136.5kg/mu,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1.7%。在西南春播組中,“六苦2號”參試點共23個點次,其中增產點13個,增產點比例56.5%,平均產量140.3kg/mu;在西北春播組中,“六苦2號”三年參試點共28個,其中增產點20個。增產點比例為71.4%,平均產量156.0kg/mu,較對照增產15.6%;在夏秋組中“六苦2號”三年參試點共19個點次,其中增產點10個,1個試點與對照產量相同,增產點比例為55.6%,平均產量106.9kg/mu,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2.6%。在夏秋組中,三年平均是唯一比對照增產的品種。
綜合三年三個組的區試結果,“六苦2號”參試點共70個點次,其中增產點43個,1個點產量與對照相等,增產點比例62.3%,三年平均產量為136.0kg/mu,較對照九江苦蕎增產6.0%,且在夏秋組中綜合平均產量是唯一比對照增產的品種。
2005年由國家統一安排了四個點的生產試驗,試點安排在陝西靖邊,甘肅平涼,雲南中甸,山西壽陽。其中山西壽陽試點報廢。在參試的三個試點中,“六苦2號”平均產量95.4kg/mu,三個試點均比對照增產,平均較對照增產17.5%。其中陝西靖邊的產量最高達149.6kg/mu。
栽培要點
①適時播種:播種期隨海拔氣溫的高低而不同,一般海拔1900m以上地區春播5月上中旬,夏秋播7月下旬,1900m以下地區春播4月中下旬,夏秋播8月上旬播種為宜。②合理密植:上中等土壤畝留苗7萬株左右,中下等土壤畝留苗8-9萬株,以條播為主,溝距30cm,畝播種量3-4kg。③合理施肥:合理施肥,N、P、K肥配合施用,一般畝施農家肥500-800kg,N肥4kg,K肥6kg,P肥20kg作基肥,根據土壤肥力及苗的長勢情況,進行一次追肥畝追尿素3-5kg。④耕作管理:整地要精細,分枝期進行一次中耕,及時拔除雜草。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防治,2-3年實行一次輪作。⑤適時收穫:由於蕎麥屬於無限花序,落粒性強,所以到八至九成熟時選好天氣及時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