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筋穴,推拿穴位名。出自陳氏《小兒推拿經》。六筋是六個推拿特定穴位的合成,位於腕部掌側,自橈側起至尺側,依次分別為赤筋(浮筋)、青筋(陽筋)、總筋、赤淡黃筋(心筋、淡黃筋)、白筋(陰筋)和黑筋(腎筋)。主治發熱,神昏,便閉等。一般用掐法等。
基本介紹
- 出處:陳氏《小兒推拿經》
- 主治:發熱,神昏,便閉等
- 操作:掐法等
- 主要配伍:總筋配天河水治口內生瘡等
定位,主治,功效,操作,配伍,相關論述,
定位
六筋是六個推拿特定穴位的合成,位於腕部掌側,自橈側起至尺側,依次分別為赤筋(浮筋)、青筋(陽筋)、總筋(總位、黃筋、總心、合骨、內一窩風)、赤淡黃筋(心筋、淡黃筋)、白筋(陰筋)和黑筋(腎筋)。
赤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陽穴內側,近橈動脈處。
青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總筋與陽池(太淵與赤筋)連線之中,正對食指處。
總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大陵穴後0.5寸處,正對中指處。
赤淡黃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正對中指與無名指之間處。
白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總筋與陰池連線之中,正對無名指處。
黑筋,位於腕部掌側橫紋,腕橫紋上陰穴外側,正對小指處。
主治
發熱,神昏,便閉等。
赤筋主治惡寒,發熱,內熱外寒,霍亂等;青筋主治目糊,目赤澀,多淚等;總筋主治口內生瘡,驚風,夜間啼哭,遍身潮熱,四肢抽掣,吐瀉等;白筋主治胸悶,胸隔脹滿,頭昏痰盛,痰喘等;黑筋主治小便不利,昏迷等。
功效
赤筋,乃浮陽屬火,外通舌,應心與小腸,可治療內熱外寒之症。
青筋,乃純陽屬木,外通兩目,應肝與膽,能明目,發汗。
總筋,位居中而屬土。外通板門,應脾與胃。用掐法,能清心火,退心經熱病,使四肢舒暢。
赤淡黃筋,由於居於中分界處,因而火土皆備,外通板門,應於三焦,能轉熱,使元氣流通,除壅塞之患。
白筋,乃濁陰屬金,外通兩鼻孔,應肺與大腸。性微涼,能退熱,通一身之竅,。
黑筋,乃重濁純陰,外通兩耳,應腎與膀胱。
操作
一般用掐法,用大拇指爪甲刺之,掐約3-5次,有痛感。
總筋穴除掐法外,還可用按法、揉法、推法等。
配伍
總筋配天河水可清心火,治口內生瘡,遍身潮熱,夜間啼哭,四肢抽掣;配天心穴和脾土穴治鼻塞傷風等。
相關論述
《小兒按摩經》:“六經專治脾肺熱,遍身濕熱大便結,人事昏沉總可推。”
“第一赤筋 乃浮陽,屬火,以應心與小腸。主霍亂,外通舌。反則燥熱,卻向乾位掐之,則陽自然即散也。又於橫門下本筋掐之,下五筋仿此。
第二青筋 乃純陽,屬木,以應肝與膽。主溫和,外通兩目。反則赤澀多淚,卻向坎位掐之,則兩目自然明矣。
第三總筋 位居中,屬土,總五行,以應脾與胃。主溫暖,外通四大板門。反則主腸鳴霍亂,吐瀉痢症,卻在中界掐之,四肢舒暢矣。
第四赤淡黃筋 居中分界,火土兼備,以應三焦。主半寒半熱,外通四大板門,周流一身。反則主壅塞之症,卻向中宮掐之,則元氣流通,除其壅塞之患矣。
第五白筋 乃濁陰,屬金,以應肺與大腸。主微涼,外通兩鼻孔。反則胸隔脹滿,腦昏生痰,卻在界後掐之。
第六黑筋 乃重濁純陰,以應腎與膀胱。主冷氣,外通兩耳。反則主尪羸昏沉,卻在坎位掐之。
內熱外寒,掐浮筋止。作冷,掐陽筋即出汗。諸驚風,掐總筋可治。作寒,掐心筋即轉熱。作熱,掐陰筋即轉涼。內寒外熱,掐腎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