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現存於上愛嶺的“石室”(又稱六祖岩)即為六祖惠能在山中15年的隱居和修行之地,現六祖岩旁還有古代摩崖石刻詩句。六祖禪院則位於六祖岩下,始建於唐長慶年間,初為六祖亭,清道光二十年,懷集才子曾宏仁趕考前赴此拜謁,中舉後倡議擴建古寺為禪院。六祖禪院前有平原,後有上愛嶺,左以泰來岡丘拱衛,右借湖郎山護持觀,無數村屋竹樹、崗丘土墩,如萬眾朝謁,風水絕佳。
為恢復佛教禪宗古道場,弘揚六祖禪宗文化,仰仗十方信眾的護持,懷集縣正在恢復重建六祖禪院,規劃建設中的六祖禪院,主體建築以六祖殿、大雄寶殿、禪宗博物館、經文壇、國學院等大型建築為核心,周邊輔以鐘鼓樓、方丈院、僧舍、客堂、禪林、齋堂、祖塔等配套建築,大量的園林景觀設計與周圍的山水巧妙融為一體,建成後將成為廣東省最重要的禪宗文化勝地之一,為廣大信眾朝拜六祖大師和修學禪法的一大清淨聖地。
如今,“六祖岩”已成了“中國燕都”懷集縣境內的一個知名旅遊景點。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在湖北黃梅山得五祖衣缽之後,為躲避追殺,連夜隱遁而去,人間“蒸發”16年。
廣東懷集縣誌主編林昉日前表示,15年後慧能現身廣州,以禪界巔峰的修悟震驚四座,被尊稱中華禪宗第六代宗師,而該縣的上愛嶺正是六祖隱身15年的修煉與頓悟之地。
慧能,俗姓盧,廣東新州(今雲浮新興縣)人,家寒父早逝。22歲前,慧能以砍柴為生。一日在集市聽人誦讀《金剛經》,動了到湖北黃梅東禪寺拜弘忍大師為師的念頭,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衣缽。
《壇經》記載,受五祖衣缽後,慧能一路“發向南”,越大庾嶺,度梅關,兩個月之後,來到曹溪寶林寺(今韶關南華寺),後消失。
唐代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並序中》稱,慧能“懷寶迷邦,銷聲異域”;柳宗元作大鑒禪師碑時也曾提及此事,“遁南海上”,無詳細地址。
林昉稱,元本《壇經》中記載:慧能在離開湖北黃梅時,五祖弘忍曾經送給他八字箴言:“遇懷則止,遇會則藏。”
《曹溪大師別傳》中記載:“能大師歸南,路至曹溪,猶被人追逐,便於廣州四會、懷集兩縣界避難”;南唐靜、筠二禪所撰《慧能和尚傳》:“能難返後隱四會、懷集之間”。
懷集縣誌記載:“五祖傳衣缽與慧能,密囑能速去,恐人害之。乃潛至上愛嶺石室棲遲。”而“石室”,指該縣的上愛嶺的峰頂。
“‘石室’最早叫‘龜嘴岩’。”該縣縣誌辦人稱,大約從唐朝末期,因慧能在此頓悟禪學當地百姓改稱“六祖岩”。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冷坑鎮上愛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