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瘀血、濁氣、痰飲停留於體表組織而產生的贅生物,中醫稱為瘤。《諸病源侯論》曰:"瘤者,皮肉中忽腫起初梅李大,漸長大,不痛不癢,又不結強,言留結不散,謂之瘤。"本病各處可生,或發於皮肉之間,或發於筋骨之內。根據中醫歷代文獻,大多數為六瘤,除脂瘤外,均配合五臟而定名,如氣瘤屬肺,肉瘤屬脾,筋瘤屬肝,血瘤屬心,骨瘤屬腎。中醫文獻中瘤與癌是分別論述的,癌是惡性的,瘤則多為良性。六瘤:病證名。六種瘤腫之合稱。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即腎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石瘤。
病因,證候及辨證施治,
病因
瘀血、濁氣、痰飲停留於體表組織而產生。
證候及辨證施治
1.氣瘤
氣瘤是指皮膚間的多發性腫瘤,其特點是腫塊膚淺柔軟而有彈性,宛如氣在瘤中,擠壓後隨手彈起,故名氣瘤。類似於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纖維瘤。
2.肉瘤
肉瘤是由脂肪組織增生而形成的腫瘤。《外科正宗》描述其特點是:"肉瘤者,軟若綿,腫似饃,皮色不變,不緊不寬。"本病與現代醫學所稱的"肉瘤"絕不相同,它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脂肪瘤或肌纖維瘤。腫瘤過大時可作手術切除。
3.筋瘤
筋瘤是指體表靜脈曲張交錯而形成團塊狀的一種病變。《外科正宗》指出“筋瘤者,堅而色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根據這一描述,屬於淺表靜脈病變,臨床上主要見於嚴重的下肢靜脈曲張所形成的團塊。輕者可用彈力繃帶包紮,重者需行手術治療。
4.血瘤
血瘤是體表血絡擴張、縱橫叢集而形成的一種腫瘤。相當於現代醫學所稱的海綿狀血管瘤。其特點為瘤呈半球形或扁平隆起,性質柔軟如海綿狀,表面為紅色、紫紅色,也可為正常皮色。用手壓之腫塊可暫時縮小及退色,放手後又可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治療方法可選用硬化劑注射、冷凍、手術、中醫治療等。
5.骨瘤
骨瘤指組織局限性腫大而形成的腫瘤。特點是疙瘩疊起,堅硬如石,堅貼於骨,推之不移。《外科證治全書》稱為"附骨瘤"。根據上述特點,凡是組織的良性、惡性腫瘤,統屬於骨瘤範疇。惡性骨瘤,預後不良。
6.脂瘤
脂瘤又稱粉瘤,是皮脂腺淤積瀦留而形成。如因感染而化膿,文獻上又稱為膿瘤。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皮脂腺囊腫及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