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那些事兒:大分裂時代的英雄與美人

六朝那些事兒:大分裂時代的英雄與美人

《六朝那些事兒:大分裂時代的英雄與美人》從浩如煙海的史實中,拎出幾條紅線,從清談當國、帝國瓶頸、後宮法則、五胡逐鹿.門閥政治到將相沉浮,用數十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串起歷史,既講清楚"六朝何以如此"的歷史原由,又將這種歷史必然性融進一個個偶然而感性的人生故事之中。治史者可知微見著,而非專業者亦可以從中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掙扎與沉浮,痛苦與無奈,以及苦中作樂的逍遙。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時代能像魏晉六朝那樣,展示出如此多姿多彩的歷史意味和人生內涵。那是個血肉橫飛的時代,也是個浪漫透頂的時代;是個無處脫逃的時代,也是狼奔豕突的時代。因為舊秩序已經碎落一地,人心散了,我們才看到了人性無限的可能性,看到了沒有道德邊界的張揚和放縱,看到了國人肉體及靈魂上的突圍。舉凡窮途之哭、聞雞起舞.胡笳退兵、投鞭斷流、拋果盈車、捫虱而談、羊車巡宮、東山再起、梓澤丘墟,華亭鶴唳之類,其內涵的豐富性,至今令人感慨欷歔。

基本介紹

  • 書名:六朝那些事兒:大分裂時代的英雄與美人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頁數:291頁
  • 開本:16
  • 品牌:新華出版社
  • 作者:劍夫
  • 出版日期:2008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18465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描摹英雄的張揚與放縱 感慨人性的深厚與雜陳 ,《六朝那些事兒:大分裂時代的英雄與美人》調侃大分裂時代的英雄與美人,一本關注魏晉六朝時期歷史的新書――《六朝那些事兒:大分裂時代的英雄與美人》近日由新華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劍夫,生於楚申是非之地,職於談天說地之所。比北大而就學,傍經濟而為生。幼習詩、書,文宗馬魯,書法魏晉。粗通文史,頗習《世說》,而尤通於魏晉六朝史跡、人物、典章制度、辭賦文章。有詩、賦問世焉,皆力比多之產物;又有《財羹譚》《上山侃財》等聞世焉,冒號財經專家。
現為證券日報社總編輯。

圖書目錄

引言:無可作為的時代及其行為藝術
捫捫虱,談談玄
——王衍和那個時代的清談家們
錯誤的時代,錯誤的人
——武帝的硬傷和軟肋
“恐龍”也瘋狂
——打開後宮的一扇門
算了吧,還是算了吧
——文人的出路,以陸機為例
拉出來遛遛的馬,以及騾子
——劉淵和那些匆匆的過客
歷史老人的玩笑開大了
——苻堅大帝和他的一聲嘆息
貴族最後的輓歌
——舊時王謝和江左的“一地雞毛”
以“禪讓”的名義
——從王敦、劉裕到陳霸先
結語:雅片,還是鴉片

文摘

算了巴,還是算了吧
——文人的出路,以陸機為例
一十時,顏如舜華曄有輝,體如飄風行如飛。孌彼孺子相追隨,終朝出遊薄暮歸。六情逸豫心無違。清酒將炙奈樂何!奈樂何!
二十時,膚體彩澤人理成,莢目淑貌灼有榮。被服冠帶麗且清,光車駿馬游都城,高談雅步何盈盈。清酒將炙奈樂何!奈樂何!
三十時,行成名立有令聞,力可扛鼎志乾雲。食如漏卮氣如薰,辭家觀國綜典文,高冠素帶煥翩紛。清酒將炙奈樂何!奈樂何!
四十時,體方克壯志方剛,跨州越郡還帝鄉。出入承明擁大擋。清酒將炙奈樂何!奈樂何!
五十時,荷旄杖節鎮邦家,鼓鐘嘈雜趙女歌。羅衣纖粲金翠華,言笑雅舞相經過。清酒將炙奈樂何!奈樂何!
六十時,年亦耆艾業亦隆,驂駕四牡入紫宮。軒冕婀娜翠雲中,子孫昌盛家道豐。清酒將炙奈樂何!奈樂何!
七十時,精爽頗損膂力愆,清水明鏡不欲觀。臨樂封酒轉無歡,攬形羞發獨長嘆。
八十時。明已損目聰去耳,前言往行不復紀。辭官致祿歸桑梓,安車駟馬入舊里。樂事告終憂事始。
九十時, 日告耽瘁月告衰,形體雖是志意非。言多謬誤心多悲,子孫朝拜或問誰。指景玩日慮安危,感念平生淚交揮。
百歲時,盈數已登肌內單,四肢百節還相患。目若濁鏡口垂涎,呼吸頻蹙反側難。茵褥滋味不服安。
此為陸機(字士衡)年輕時所賦《百年歌》。詩歌即是對自己少壯生平之描述,也是對人生沉鬱之感慨:少年聲色犬馬、任酒放歌;中年跨州越郡、鎮邦安家;老年體衰意懶,樂極生悲。只可惜,陸機陸士衡自己,已經等不到終老桑梓、攬鏡長嘆這一天了。

序言

無可作為的時代
及其行為藝術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這位王仲宣不是別人,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有《七哀詩》和《登樓賦》傳世。王粲少有重名,十七歲時到西京長安拜訪左中郎將、文學家蔡邕(即蔡文姬老爹),蔡邕“倒屣迎之”。古人席地而坐,有客來,方起座穿鞋迎接,王粲雖然年紀輕輕,名聲卻大,蔡邕不敢怠慢,急忙起身迎客,連鞋子都穿倒了,可見多么看重。
王粲在長安呆了一段時間,覺得太嘈雜了,遂南下荊州,投靠親戚、荊州牧劉表去了。劉表本一庸才,老眼昏花,一看王粲相貌醜陋,不大待見。王粲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等劉表死後,王粲用一張嘴,硬是說服了劉表的兒子劉琮,把大好河山拱手送給曹操。曹操長得也是溝壑縱橫,十分中國,一看王粲那模樣,“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遂惺惺相惜。賜王粲爵關內侯,後遷軍謀祭酒(參謀主任)、侍中。建安二十年(215年),王粲隨大軍伐吳,可惜在征途中病卒。曹操世子曹丕親自來參加葬禮。
如果按現在的規矩,這么個人物死了,儲君曹丕肯定要蓋棺定論地頌揚幾句“軍事家、藝術家”之類的,可曹丕不,就在葬禮上頒布一道口諭:各位公卿,仲宣生前喜歡驢鳴,咱們學一學驢叫,給他送行吧。於是曹丕帶頭,王公大臣們一個個尖起嗓子,一陣乾嚎,此起彼伏,煞是壯觀。
無獨有偶,《世說新語》“傷逝”篇又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