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政區

六朝政區

《六朝政區》講述了六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動盪、分裂的亂世。六朝之前,中國處於兩漢(西漢、東漢)王朝時期。在兩漢四百多年的歷史中,絕大部分時期中國是一個統一、強盛的國家。從東漢末年開始,由於內部、外部各種社會矛盾的積聚,國家陷入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動盪、分裂局面。最初是農民起義、豪強割據,不久形成曹魏、蜀漢、孫吳三國鼎立之勢。接著是西晉王朝的短暫統一(公元280~316年,共37年)。

基本介紹

  • 書名:六朝政區
  •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 頁數:437頁
  • 開本:32
  • 品牌:南京出版社
  • 作者:胡阿祥 肖澤民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18356X, 978780718356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六朝政區》為江蘇省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資助項目。

圖書目錄

叢書總序(李憑)
緒論
上編 六朝政區建置
第一章 孫吳政區建置
第二章 東晉政區建置
第三章 宋政區建置
第四章 齊政區建置
第五章 梁、陳政區建置
中編 六朝政區制度
第六章 六朝的府州郡縣鄉里制度
第一節 都督與都督府
第二節 州與刺史
第三節 郡、國與太守、內史、相
第四節 縣與令、長、相
第五節 鄉里制度
第七章 孫吳的特殊政區制度
第一節 遙領與虛封
第二節 尉部
第三節 都督區
第八章 東晉南朝的都督區
第一節 東晉南朝都督區概述
第二節 東晉大都督區
第三節 宋、齊大都督區
第四節 梁、陳大都督區
第五節 東晉南朝太守、內史、相都督區
第九章 東晉南朝的雙頭州郡
第一節 雙頭州郡的概念
第二節 雙頭州郡的種類與名稱
第三節 雙頭州郡的設定與判斷
第四節 雙頭州郡的設定原因
第五節 相關的討論
第十章 南朝的寧蠻府、左郡左縣、俚郡僚郡
第一節 寧蠻府、左郡左縣、俚郡僚郡一覽
第二節 蠻、左、俚、僚試釋第在節寧蠻府
第四節 左郡左縣、俚郡僚郡
下編 東晉南朝僑州郡縣
第十一章 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源流與比照
第一節 東晉南朝前後的僑置政區
第二節 十六國北朝的僑州郡縣
第十二章 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產生背景與成立原因
第一節 僑州郡縣的存在基礎
第二節 僑州郡縣的政治含義
第三節 僑州郡縣設立的直接原因
第四節 僑州郡縣的現實作用
第十三章 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設立情形及其分析
第一節 僑州郡縣設立的幾種主要情形
第二節 僑州郡縣與原州郡縣的關係
第三節 僑州郡縣設立後的變化
第四節 僑州郡縣與當地州郡縣的關係
第五節 僑州郡縣設官施政的特點
第十四章 東晉南朝僑州郡縣與僑籍的整理:土斷
第一節 土斷的概念與東晉南朝見載於史的十次土斷
第二節 土斷整理僑州郡縣
第三節 “土斷白籍”:白籍戶的黃籍化
第四節 土斷的意義及其不徹底
第十五章 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地理分布
第一節 僑州郡地理分布表
第二節 僑州郡縣的地理分布格局
第三節 僑州郡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
第四節 僑州郡縣地理分布與僑流人口地理分布的不相一致
結語
附錄1 六朝疆域略說
附錄2 東晉南朝人口南遷之影響述論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文摘

2.汪士鐸《南北史補志·地理志》
清道光中,汗十鐸與劉文淇等注南、北《史》時,作成《南北史補志》三十卷,卷五~卷八為《地理志》,即卷五宋、南齊,卷六梁、陳,卷七魏、齊、周,卷八周、隋。其中宋、南齊部分用力不多,以《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為本,“離析記之,以見損益”①,增加了少許材料,但既不能對舊志汀訛疏滯,又合述宋、南齊於一卷之中,沒有標準年代;而梁、陳部分,同樣沒有斷限,多存牴牾,又失之簡略,難以周詳,缺乏學術價值。楊守敬就曾指出:“梅村所作,專學高簡,荊璞未剖,燕石誰分。……不循軌轍,而自辟歧旁,果能集狐腋以成裘,斷鰲足以立極乎?”“不可依據云”。
3.洪齡孫《補梁疆域志》
洪齬孫是勤於補地理志的洪亮吉的次子,子承父業,也撰有《補梁疆域志》四卷。李兆洛為之序日:“今子齡以本書紀傳為主,輔以他書,略仿宋、齊二志之例,詳列魏、隋二注之文。其州郡縣之次序,因宋、齊舊制而未經分割者,準宋、齊《州郡志》為多。其本為魏地而終為梁有,與本為梁地而終為魏有者,則類從魏、隋二注。其分置不見於本書與魏、隋二注而見於他書者,歷引書義以為證據。……於此信北江先生之積學深而遺澤遠,而子齡亦可為克傳其家學也。”

後記

承南京出版社肖澤民副社長、盧海鳴編審的信任,安排我撰述“六朝文化叢書”中的《六朝政區》一冊。在徵得肖、盧兩位先生的同意後,我以拙著《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東晉南朝僑州郡縣與僑流人口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為基礎,並參考拙編《宋書州郡志匯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南齊書州郡志匯釋》(稿本)以及多篇相關論文,本著簡明扼要、通俗易讀的原則,撰寫而成本書。
為了便於閱讀,簡單交代本書三點重要的凡例如下:
1.本書括注今地(省、市、縣),大體以1990年底行政區域資料為準(越南國部分則略依1980年資料)。
2.本書引用文獻,為免煩瑣,有關版本信息悉見“主要參考書目”,正文中不再列出;引用的期刊、輯刊、報紙文章,刊號卷期版次等信息,也僅在每章首見時註明,再見則不詳註。
3.本書提到的學者,一般不加“先生”、“女士”等尊稱與“教授”、“研究員”等職銜。當然,引文原有者與行文必須者除外。

序言

自公元229年吳王孫權稱帝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統一中國止,這段時期里,先後有孫吳、東晉、(劉)宋、(蕭)齊、(蕭)梁、陳六個王朝在南京(孫吳時稱建業,東晉南朝時稱建康)建都。歷史上,習慣將這六個王朝統稱為六朝。
六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動盪、分裂的亂世。六朝之前,中國處於兩漢(西漢、東漢)王朝時期。在兩漢四百多年的歷史中,絕大部分時期中國是一個統一、強盛的國家。從東漢末年開始,由於內部、外部各種社會矛盾的積聚,國家陷入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動盪、分裂局面。最初是農民起義、豪強割據,不久形成曹魏、蜀漢、孫吳三國鼎立之勢。接著是西晉王朝的短暫統一(公元280~316年,共37年)。西晉以後的長時期里,中國仍然是動盪、分裂的狀態:中原士族逃奔江南,在中國南方建立了東晉王朝,以後相繼演變為南朝宋、齊、梁、陳四個王朝;東晉時期,中國黃河流域廣大地區由幾個少數民族先後建立了十幾個政權;南朝時期,北朝也先後有幾個王朝更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