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坊:好個大漢口》是一本與武漢有關的散文隨筆集。全書共分四輯。第一輯“小吃”,是作者有關武漢小吃的專欄文章。第二輯“江湖”,是寫武漢江湖風貌的。第三輯“碼頭”,選了作者談碼頭文化的文章,以及幾篇專談“漢語”的專欄文章。第四輯“縴夫”,選取的是作者的成長曆程。
基本介紹
- 書名:六書坊:好個大漢口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195頁
- 開本:32
- 作者:董宏猷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六書坊:好個大漢口》共分四個方面,即小吃,江湖、碼頭及縴夫,通過對這些能夠代表武漢特色的食品、景點、俗語及人文的介紹及故事描述等,反映了大武漢深厚的城市積澱,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大武漢深重的愛意,以及對大武漢近年來在城市定位、城市開發以及未來發展方面的深情關切及深層次憂慮。
圖書目錄
第一輯小吃
熱乾麵
燒梅
面窩
米粉
豆絲
發糕
豆腐腦
藕圓
開拓與首創
我愛武漢的熱乾麵
第二輯江湖
生命的湖
木石前緣
夢幻木蘭湖
梁子湖的微笑
我與歸元
一個人的解放公園
風雪天池行
鐵馬冰河入夢來
牆之斷想
現代孤獨
擇水而居
第三輯碼頭
武漢的碼頭文化
武漢“賊文化”批判
你嚇我
苕貨
帶一腳
貨幣與流氓
《漢口碼頭》後記
第四輯縴夫
深巷花香
官兵捉強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興趣無價
詩畫情
生命如歌
尋源
後記
熱乾麵
燒梅
面窩
米粉
豆絲
發糕
豆腐腦
藕圓
開拓與首創
我愛武漢的熱乾麵
第二輯江湖
生命的湖
木石前緣
夢幻木蘭湖
梁子湖的微笑
我與歸元
一個人的解放公園
風雪天池行
鐵馬冰河入夢來
牆之斷想
現代孤獨
擇水而居
第三輯碼頭
武漢的碼頭文化
武漢“賊文化”批判
你嚇我
苕貨
帶一腳
貨幣與流氓
《漢口碼頭》後記
第四輯縴夫
深巷花香
官兵捉強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興趣無價
詩畫情
生命如歌
尋源
後記
後記
去年冬天,電視劇《漢口碼頭》在中央電視台八套黃金時間播出了。那幾天,江城的大街小巷,到處響起了“好個大漢口”的歌聲。這首帶著漢口人豪氣,帶有搖滾風格的歌曲,受到了朋友們的喜愛,就像他們喜愛《漢口碼頭》的電視劇一樣。作為編劇,以及歌詞的作者,我當然是高興的。因為我親眼見到了孩子們在街上大聲地唱:“好一個大漢口,好一個大碼頭。”於是,從那一刻起,我就想編一本書,書名就叫《好個大漢口》。
現在,這本與武漢有關的散文隨筆集終於呈現在讀者的面前。第一輯“小吃”,是我有關武漢小吃的專欄文章。武漢的小吃如此有名,以至國外與我國香港地區的美食家均稱武漢為“早餐之都”。我曾在《長江日報》上開設過“武漢小吃叢談”的專欄。無奈總是窮忙,沒有堅持下來。也許今後閒了下來,可以完成這個夙願吧?
第二輯“江湖”,自然是寫武漢江湖風貌的。集中看看,仍然是寫湖的居多。武漢是百湖之市,這些年,親眼見證了許許多多的湖泊,在城市擴張的大潮中,一一消失了。過去,滿城都是荷香的情景,已成絕響了。不知為武漢的山與湖立傳的夢想,有誰能夠實現?
第三輯“碼頭”,選了我談碼頭文化的文章,以及幾篇專談“漢語”的專欄文章。所謂“漢語”者,武漢的俗語或者口頭禪也。過去的多子女家庭,祈求孩子平安,常常就起個賤名,“苕貨”啊,“賤貨”啊,“水貨”啊,“醜貨”啊,反正只要是男孩子,都是“貨”,可見“貨來貨往”的碼頭,對武漢人生活方式影響之深。武漢人,尤其是武漢的某些領導,老是以為“碼頭文化”是貶低了武漢,恨不得給武漢編造一個富貴出身。這樣的誤解,實在是沒有文化的表現。我出生在武漢,成長在武漢,我對武漢的愛,是深入到骨髓里。融化在血液里的。我不怕沒有好出身。我也離不開武漢。此生一介書生,從來也沒有想過為宦海沉浮而去考慮面子工程,考慮“碼頭文化”會不會丟面子。其實,碼頭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完全可以進行學術研究的。我的小小的隨筆集,只是我的思考之一而已。
第四輯“縴夫”,選取的是我的成長曆程。原來想,寫武漢的文章,不可沒有武漢人。待選取的時候,才知道真的不容易。想來想去,乾脆就夫子自道好了。因為我就是一個典型的武漢人。我的出生地,就在漢口最古老最著名的長堤街與漢正街之間。漢口,包括漢正街,最著名的老字號、老會館,都在我家附近;而藥王廟,就在我家對面。讀者可以透過我的足跡,看到老漢口過去的舊痕。這樣的老漢口,是有溫度的。同時,我在懷舊的過程中,也表達了對親人的懷念,對生我養我的故土的熱愛。武漢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大都市,猶如一艘浮在水上的巨輪,而我,只是一個拉著縴繩的小小的縴夫。過去是,將來,仍然是。
感謝武大出版社,以及張福臣先生。我們曾在一起,邊品咖啡,邊談書話。今天,也以自己的作品奉獻於“六書坊”,福臣兄,也算沒白喝你的咖啡了。
董宏猷
2013年5月15日
於漢口白肇齋
現在,這本與武漢有關的散文隨筆集終於呈現在讀者的面前。第一輯“小吃”,是我有關武漢小吃的專欄文章。武漢的小吃如此有名,以至國外與我國香港地區的美食家均稱武漢為“早餐之都”。我曾在《長江日報》上開設過“武漢小吃叢談”的專欄。無奈總是窮忙,沒有堅持下來。也許今後閒了下來,可以完成這個夙願吧?
第二輯“江湖”,自然是寫武漢江湖風貌的。集中看看,仍然是寫湖的居多。武漢是百湖之市,這些年,親眼見證了許許多多的湖泊,在城市擴張的大潮中,一一消失了。過去,滿城都是荷香的情景,已成絕響了。不知為武漢的山與湖立傳的夢想,有誰能夠實現?
第三輯“碼頭”,選了我談碼頭文化的文章,以及幾篇專談“漢語”的專欄文章。所謂“漢語”者,武漢的俗語或者口頭禪也。過去的多子女家庭,祈求孩子平安,常常就起個賤名,“苕貨”啊,“賤貨”啊,“水貨”啊,“醜貨”啊,反正只要是男孩子,都是“貨”,可見“貨來貨往”的碼頭,對武漢人生活方式影響之深。武漢人,尤其是武漢的某些領導,老是以為“碼頭文化”是貶低了武漢,恨不得給武漢編造一個富貴出身。這樣的誤解,實在是沒有文化的表現。我出生在武漢,成長在武漢,我對武漢的愛,是深入到骨髓里。融化在血液里的。我不怕沒有好出身。我也離不開武漢。此生一介書生,從來也沒有想過為宦海沉浮而去考慮面子工程,考慮“碼頭文化”會不會丟面子。其實,碼頭文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完全可以進行學術研究的。我的小小的隨筆集,只是我的思考之一而已。
第四輯“縴夫”,選取的是我的成長曆程。原來想,寫武漢的文章,不可沒有武漢人。待選取的時候,才知道真的不容易。想來想去,乾脆就夫子自道好了。因為我就是一個典型的武漢人。我的出生地,就在漢口最古老最著名的長堤街與漢正街之間。漢口,包括漢正街,最著名的老字號、老會館,都在我家附近;而藥王廟,就在我家對面。讀者可以透過我的足跡,看到老漢口過去的舊痕。這樣的老漢口,是有溫度的。同時,我在懷舊的過程中,也表達了對親人的懷念,對生我養我的故土的熱愛。武漢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大都市,猶如一艘浮在水上的巨輪,而我,只是一個拉著縴繩的小小的縴夫。過去是,將來,仍然是。
感謝武大出版社,以及張福臣先生。我們曾在一起,邊品咖啡,邊談書話。今天,也以自己的作品奉獻於“六書坊”,福臣兄,也算沒白喝你的咖啡了。
董宏猷
2013年5月15日
於漢口白肇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