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應散,中醫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具有開郁活血,瀉熱化痰之功效。主治中風痰迷心竅,癲狂煩亂,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癇,心風。現代臨床用於全身驚厥性發作、癲癇性慢性精神障礙、以及躁狂症、腦血管疾病等而見上述證候者。
基本介紹
- 名稱:六應散
- 出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 組成:鬱金、滑石、川芎
- 功用:開郁活血,瀉熱化痰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文獻摘要,
組成
鬱金、滑石、川芎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空心以烴汁調下。
功用
開郁活血,瀉熱化痰。
主治
中風痰迷心竅,癲狂煩亂,人事昏沉,痰涎壅盛,及五癇,心風。
方義
本方為治療五癇痰涎壅盛之劑。方中鬱金味苦氣寒,為肝家要藥,善開通郁滯之氣,復能入血分,行血瘀,且有涼血清心之力,為主藥;川芎辛香雄烈,活血而能行氣,上下通徹,助鬱金開郁行瘀之功,為臣藥;滑石甘寒,清熱為長,復能利小便導熱下行外達,且可清火化痰為佐。三物合用,能開郁活血,瀉熱化痰。
配伍特點
一是鬱金配川芎,行氣與活血並重,而行氣復具化痰之功;二是寒熱並用,寒能清熱,而溫熱之力復助開破之能。辨證以氣血壅郁,痰誕內盛之迷濛昏亂,喧擾不寧,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為要點。
運用
現代臨床用於全身驚厥性發作、癲性慢性精神障礙、以及躁狂症、腦血管疾病等而見上述證候者。
加減化裁
加天竺黃、竹瀝清化痰熱,開醒神。
文獻摘要
《丹溪心法附余》:“六應散,鬱金、滑石、川芎各等分。上為末,每二錢,烴汁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