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庫街道

六庫街道

六庫街道,隸屬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地處怒江大峽谷下端,東與老窩鎮相鄰、西與緬甸接壤、北接魯掌鎮、南連上江鄉。六庫街道轄區面積425.9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9月,六庫街道人口為49984人。

因六庫怒江邊有一落水洞,俗稱為龍洞,傈僳語謂龍為“魯”,謂洞為“枯”,六庫即“魯枯”音轉而來。明末清初置六庫千總,屬大理府雲龍縣。1957年,成立六庫區。1958年,改為公社。1983年,復改為區,旋又改為六庫鎮。2021年5月18日,撤銷六庫鎮,設立六庫街道。六庫街道位於瀘水市怒江東岸,1973年後成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為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截至2021年9月,六庫街道轄重陽、向陽、江西、團結、大龍塘5個社區和排路壩、雙米地、苗乾山、瓦姑、白水河、段家寨、新田、大密扣、新寨、六庫、小沙壩11個行政村。

2009年,六庫街道第一產業收入達到3163萬元,同比增長13.5%,占總收入的74.51%;第二產業收入達到303萬元,同比增長6.69%,占總收入的7.14%;第三產業收入達到644萬元,同比增長23%,占總收入的15.17%,其它收入135萬元,同比增長35.68%,占總收入的3.1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庫街道
  • 外文名:Liuku Street
  • 行政區劃代碼:533301001000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所屬地區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
  • 地理位置怒江大峽谷下端 
  • 面積:425.96 km
  • 下轄地區:5個社區、11個行政村(截至2021年10月) 
  • 政府駐地:穿城路149號 
  • 電話區號:0886
  • 郵政編碼:673199 
  • 氣候條件:亞熱帶山地立體性氣候 
  • 人口數量:49984 人(2019年9月) 
  • 車牌代碼:雲Q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人口,經濟,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西漢,屬益州郡地。
東漢、西晉、東晉屬永昌郡地。
南詔屬永昌節度地。
宋大理屬金齒地。
元屬金齒宜撫司。
明為道安安撫司及楊塘安撫司地。
明末清初置六庫千總,屬大理府雲龍縣。
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白族段姓由清乾隆朝廷封為六庫土千總以後,一批白族和傈僳族先後遷至六庫周圍的半山一帶,,使這塊地方逐漸得以開發。段姓土司家族,則集中於老六庫。
辛亥革命(1911年)後,析保山縣的登埂、魯掌、卯照、雲龍的六庫、大興等地,成立魯掌行政公署。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瀘水設治局,六庫為其治地。
1951年2月,改設治局為瀘水縣,六庫為其轄地。瀘水縣人民政府成立初期便動員高寒山區一部分農民遷六庫,於怒江西岸安家落戶。
1957年,成立六庫區。
1958年,改為公社。
1983年,復改為區,旋又改為六庫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0年4月,怒江州委作出成立縣轄六庫鎮的決定,經兩年多的籌備工作。於1983年3月,將六庫公社9個生產隊,魯掌公社8個生產隊,上江公社賴茂大隊16個生產隊和州縣兩級駐六庫的機關正式成立六庫鎮,下設3個農村大隊。1986年六庫鎮增設江東、江西兩個城鎮街道辦事處。鎮境東連六庫區,南鄰上江區,西接騰衝縣,北抵魯掌區。
1986年,六庫鎮轄3個農村鄉,兩個城鎮街道辦事處,下分13個村民委員會,4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面積51.66平方千米。
2021年5月,撤銷六庫鎮,設立六庫街道。同年9月,六庫街道掛牌成立。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六庫街道轄5個社區、11個行政村。六庫街道辦事處駐穿城路14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33301002001
111
江西社區
533301002002
111
重陽社區
533301002003
111
向陽社區
533301002005
123
團結社區
533301002006
123
大龍塘社區
533301002202
112
排路壩村
533301002203
112
小沙壩村
533301002204
112
新寨村
533301002205
220
新田村
533301002206
220
大密扣村
533301002207
220
段家寨村
533301002208
112
白水河村
533301002209
112
瓦姑村
533301002210
112
老六庫村
533301002211
220
苗乾山村
533301002212
220
雙米地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六庫街道,地處怒江大峽谷下端,東與老窩鎮相鄰、西與緬甸接壤、北接魯掌鎮、南連上江鄉。六庫街道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800米,六庫街道轄區面積425.96平方千米。
六庫街道

氣候

六庫街道屬亞熱帶山地立體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010毫米,年平均氣溫19℃,極端最高氣溫39.8C,極端最低氣溫4.5C。

人口

1986年,六庫街道為13913人,城鎮人口9212人。同年,六庫街道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3人。有傈僳、漢、白、傣等族居民總計13571人,其中,農村人口950戶,4707人。
2006年,六庫街道總人口46692人,其中農業人口23949人,非農業人口22743人。鎮境內居住著傈僳族、白族、漢族、彝族、怒族、普米族、獨龍族、納西族、藏族、傣族、回族、最頗族等12個民族,以傈僳族為主體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形成一個少數民族大雜居鄉鎮。在總人口中,傈僳族占人口的50.93%,白族占28.39%,漢族占人口占7.95%,其他民族占12.73%。
截至2021年9月,六庫街道人口為49984人。

經濟

2009年末,六庫街道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4245萬元,同比增551.15萬元,增長14.92%;農村經濟純收入達到4564.74萬元,同比增750.28萬元,增長19.67%;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達到1853元,同比增297元,增長19.08%;兩稅完成2464萬元,同比增837萬元,增長51.43%;糧食總產量達到992.21萬公斤,同比增139.07萬公斤,增長16.30%;農民人均有糧403公斤,同比增55公斤,增長15.80%。
2009年,六庫街道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5.37萬畝,其中大春良種推廣面積達到3.77萬畝,科技項目面積3.1萬畝。甘蔗種植面積達到6100畝;有桑樹面積513畝;草果面積1500畝;核桃面積3.8萬畝;茶葉面積4184畝;糧經結構比例78:22。畜牧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8.16%,成為支撐六庫街道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產業。全鎮大牲畜存欄1.14萬頭(匹),同比增長4.08%;出欄1625頭(匹),同比增長14.9%。生豬存欄3.45萬頭,同比增長10.4%;出欄2.25萬頭,同比增長24.5%。山羊存欄2.35萬隻,同比增長5.83%;出欄7235隻,同比增長24.2%。肉類產量達到2030噸,禽蛋產量達到220噸。畜牧業經濟收入1620萬元,同比增長15.07%。
2009年,六庫街道勞務輸出998人,其中省外356人,省內246人,縣內396人,直接經濟收入達378.6萬元。

交通運輸

2009年內,六庫街道完成了禾木樹、三岔灣、梅子樹、莊房通組公路建設,里程14.1千米,投資38.5萬元;正在實施陽坡、凹子寨、平安寨通組公路建設,里程 11千米,投資 33萬元;完成了苗乾山、六庫村、賴茂道路硬化建設工程,里程42千米,投資1680萬元;完成了段家寨、新寨、瓦姑路、花石橋(新田段)路基加固拓寬建設工程,里程69千米,投資690萬元;正在實施白水河、上橄欖路基加固拓寬建設工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9年,六庫街道共投入資金650餘萬元,完成雙米地完小危房修建和苗乾山完小、新寨完小、段家寨完小建設工程;大密扣完小危房改造工程和新田完小、老六庫完小建設工程正在實施。同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86%,適齡少年毛入學率達95.05%。

文化事業

2009年,六庫街道共放映免費電影114場次,觀眾達9600人次,獲“光彩杯”男子籃球冠軍,成功舉辦“激情五月·相約六庫”文藝晚會,組織3000餘人的擺時隊參加怒江“闊時節”和“首屆雲南民族服飾文化節”專題文藝晚會及相關活動。

醫療衛生

2009年,六庫街道共有12個農村衛生室,7個醫療門診點。

社會保障

2009年,六庫街道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24331人,參合率達到99.25%,200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達到6240人次,報銷累計金額達到219萬元,有效緩解了廣大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年內全鎮共兌現綜合直補資金192萬元;兌現糧種補貼28.99萬元;兌現退耕還林補助20.4萬元;兌現經濟作物災後補助31.6萬元;已調查登記上報能繁母豬6230頭,有效推動“三農”工作的發展。同年完成沼氣池建設128口;完成帕嘎、莊房自然村“興邊富民”工程,共投入資金62.5萬元,直接受益農戶320戶,1238人;完成了地震安全工程建設450戶(其中加固改造250戶、拆除重建200戶),投入資金150萬元;落毛果搬遷安置工程和石缸河自然村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正在實施。同年發放低保、救災救濟、軍烈屬優待金等500餘萬元。

歷史文化

六庫土司衙署
六庫土司衙署位於瀘水市老六庫村,現存六庫土司衙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末,為三坊一照壁庭院建築,是瀘水境內六庫土司衙署建築群保存較完整的土木結構古建築,也是研究怒江民族史、怒江地方史的重要佐證,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2012年1月7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雲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