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拳(福建六合門)

六合拳(福建六合門)

六合拳(福建六合門),福建省傳統武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合拳(福建六合門)
  • 批准時間:2021年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申報地區:福建省
  • 項目編號:Ⅵ-88
歷史淵源,武術特色,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少林有四大門之說,分為大聖門、羅漢門、二郎門、韋馱門。六合門在少林武術中屬韋馱門。由於歷史上無明確記載,其形成年代已不可考。其留傳至今,有名姓可考,且有造詣者,有河北滄州佟忠義先生傳下的六合門,有寓居福州的萬籟聲先生傳下的六合門。
六合門作為北少林武術的一大流派,是我國著名拳派之一,其發源可追溯至清末河北雄縣著名武師劉仕俊,劉仕俊在清朝的宮廷里當過官,專職教習武術,後將六合門傳給河北滄州劉德寬(1826~1911)。劉德寬尤精於六合槍,故有“滄州神槍手”之譽。劉德寬將六合門下傳趙鑫洲,後趙鑫洲成為北京永勝鏢局的鏢頭。萬籟聲擅長的六合門拳、械,則傳自趙鑫洲,萬籟聲承繼了趙鑫洲傳授的六合門之後,更有所創新發展,形成了現在六合門的基本面貌。

武術特色

六合門拳路共24趟,內容豐富多彩,還有技擊打法,自成體系。有拳術、長兵、短兵、雙器械、拳術對練、器械對練以及技擊技術、根基功夫練法等傳統內容,是一門具有豐富技擊技藝和健身價值的武術。其中有許多“高招”、“絕手”,尤其是其獨創的“鬼頭探腦”身法和“步伐丁丁,步走七星”步法等為其它門派所未有。
六合門的主要特徵為“六合”,是古代拳師在長期攻防實踐上總結出的習拳方法。“六合”即是“內練精氣神,外練手眼身”。“精氣神”為內三合,“手眼身”為外三合,內外相合,始可練拳制敵,是為練功之“六合”。在套用上,也有“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謂之內三合;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謂之外三合。又有一說,謂“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為六合。說法不同,但其意義相同。
習藝者只有達到“六合”的要求,才能做到上下相隨,左顧右盼,以氣催力,也才能做到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動作迅捷有力,變化莫測。這也是六合門的一大特點。
六合門於1986年被收入《福建省拳械錄》,主要流傳於福建、江西、廣東、海南、浙江、湖南、湖北、山西、上海和港澳台地區,並廣泛傳播到日本、新加波、美國、加拿大、法國、瑞士、荷蘭、比利時、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影響深遠。

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六合拳(福建六合門)項目保護單位福建華夏武術發展中心評估合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