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叢書:人物百一錄

六合叢書:人物百一錄

本書是學者胡文輝的人物隨筆,主要寫王國維、陳寅恪、錢锺書、胡適等學者的逸事,以及梅蘭芳、林語堂、張之洞、李提摩太諸多歷史人物的掌故。作者知識淵博,本書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也有很強的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六合叢書:人物百一錄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頁數:356頁
  • 開本:32
  • 品牌:浙江大學出版社
  • 作者:胡文輝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812273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學者胡文輝的人物隨筆,主要寫陳寅恪、錢锺書、章太炎、梁啓超等大學者的治學歷程,百一錄,一人一題,號為百一薈萃之意。諸多學林人物掌故逸事,盡萃於此編。
六合叢書系列 高峰楓:《古典的回聲》 高山杉:《佛書料簡》 張 治:《蝸耕集》 呂大年:《讀書紀聞》 張求會:《陳寅恪叢考》 艾俊川:《文中象外》 劉 錚:《始有集》 胡文輝:《洛城論學集》 張 暉:《無聲無光集》 第二輯 胡文輝:《人物百一錄》 王培軍:《錢邊綴瑣》 蘇 傑:《中西古典語文叢稿》 張 暉:《朝歌集》 高山杉:《寫在哲學史邊上》 尼 克:《哲學評書》 王 蔚:《大時代小人物》 林鳴宇:《大戒東漸》

作者簡介

胡文輝,1967年生於廣州,現為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編輯。著有《中國早期方
術與文獻叢考》、《陳寅恪詩箋釋》、《現代學林點將錄》等。

圖書目錄

序(沈展雲)
張之洞與嗜眠症
跋可居室所藏項城袁氏父子書跡
趙秉鈞的哀榮
不以勝敗論陳炯明
回到李提摩太的時代
近代中國人眼中的明成皇后
東鄉平八郎的傳說
芥川龍之介眼中的現代中國
閱歷·襟懷·掌故
梅郎少小是歌郎
再說梅郎
也說梅蘭芳的“趟渾水”
最後的士大夫
知識分子失落的世界——《梁漱溟晚年口述》讀後
中大人物所見的大學精神
批判風暴中的劉節
煙雲過眼未能忘——《啟功口述歷史》讀後
作為回憶文本的《燃燈者》
附錄一:與胡文輝先生書(趙越勝)
附錄二:敬答越勝先生
附錄三:再復胡先生函(趙越勝)
王國維的逸文及其自我表揚
新發現陳寅恪遺物印象記
陳寅恪1949年去留問題及其他  陳寅恪致牟潤孫函中的隱語
胡適就站在那裡
也談《紅樓夢考證》與鹽谷溫
胡適的怕老婆政治學
關於周棄子的譏胡適詩
再談雷震案中的胡適
錢锺書詩《沉吟》索隱
再談錢锺書為誰沉吟
錢锺書所談巴黎風月考
哲人其萎,史筆之絕
在沒有胡適之的時代讀余英時
讀《余英時訪談錄》二題
“沒了,只剩下蛋炒飯”
林語堂的另一面
張愛玲與左派
也說《續結婚十年》中的影射
席慕蓉的蒙古視角
後記

後記

還是先解釋一下書名。
收進這個集子的文章,所涉及的都是近百年來的人物,但有政界的,有藝苑的,有學林的,有文壇的,而且中外皆備,甚為駁雜,仍跟《洛城論學集》的論題一樣不易概括。躊躇再三,偶檢清人盤點海鮮的《海錯百一錄》,始定此名。
以“百一”為名之作,不僅有《海錯百一錄》。清人編的《宋詩別裁集》、《元詩別裁集》,原來分別名為《宋詩百一鈔》、《元詩百一鈔》;近人錢南揚有《宋元南戲百一錄》,姜書閣有《文史說林百一集》。我襲此名,是考慮到近世人物可談者數不勝數,取弱水三千、但飲一瓢之意。
對人物的“考掘”,是史學不可少的一環,也是史學久遠的傳統。中外的古典史學多以人物為本位,《希臘羅馬名人傳》自不必說,《史記》最有光彩的地方也在列傳;降及近世,傳記文學長期是西洋知識界的焦點所在,而以人物軼事為主線的掌故之學在中國也蔚為大觀。可是,時移世易,人物研究畢竟不再是史學的重心和主流了,如今早就不是包斯威爾、卡萊爾、斯特拉奇的時代,也不是徐一士、凌霄兄弟的時代,甚至不是高伯雨、吳相湘、蘇同炳的時代了。
而我本來的學術目標,也重在“大歷史”方面,只是隨順於書緣學緣人緣世緣,不知不覺間,居然寫了這么多的人物——— 這么多的“小歷史”。如果算上《陳寅恪詩箋釋》、《現代學林點將錄》,簡直算得上人物研究的專門家了。
總的說來,這些文字型裁不一,有書評,也有考證,有偏於掌故性的,也有偏於史論性的。其具體的內容,或在材料方面,或在視角方面,或在見解方面,自信總有一些獨得之處。比之收入《論學集》里的諸文,學術意義不及,而閱讀趣味則有過之。
人物索隱,最有趣味,但也最易出錯。因為時過境遷,書闕有間,我們對當年人物信息的掌握,已不可能周全,最重要的證言,可能仍沉埋於文獻的地層間,甚至已湮滅於時代的劫灰中,而殘存下來片斷的文本證據,卻容易誤導我們。收入集中的論錢锺書詩、論《續結婚十年》諸篇,還有收入《論學集》的毛姆一篇,就有可商之處。不過,只要有材料,有論證,則探討本身即不失其價值,結論遠不是一切。故以上諸文,亦一仍其舊。
我平日作文,一般都出於己意,不習慣稿約,但這些文章中也有一二近乎命題作文的。如《中大人物所見的大學精神》是為紀念中山大學建校八十年而作,《哲人其萎,史學之絕》是為悼念唐德剛先生而作,兩篇皆應當時主持《南方都市報》副刊的王來雨之約——— 當年的《學林點將錄》,也是來雨提議的。在我的朋友中,羅韜最善於作序跋,來雨則可謂最善於約稿了。
文章都在報刊上發表過,以《南方都市報》最多,其次是《萬象》、《南方周末》、《東方早報》等,這要感謝劉煒茗、雷劍嶠、陸灝、王瑞智、劉小磊諸位。其中有些文章署名“顧思齊”,原因之一,是當時由我太太負責編輯。
因為寫了《作為回憶文本的》,跟趙越勝先生不打不相識,承他允許,將他的兩篇回應作為附錄,很感謝他的風度。
前一陣檢讀王稼句先生寄贈的《書生風味》,他在自序里說,從不願請別人寫序,因為別人“會善意地說些好話來表揚你……有時甚至讓你消受不起”,那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我還是不避求表揚之嫌,請展云為此書作序了。一者他於我知悉底細,自能搔著癢處,一者他於近代人物掌故也感興味。至於難免有“戲台里喝彩”的話,想來能讀此書者,自能辯之。
感謝“六合叢書”的諸位主事者,繼《洛城論學集》之後,再次接受了這本文集。在“六合”的第一輯,我的《論學集》曾跟張暉的《無聲無光集》比鄰,在此第二輯,這本《百一錄》又跟他的《朝歌集》聯袂,可算我們之間的因緣。只是琴在人亡,既覺可幸,又覺可哀。人世多飄忽,這樣的況味,說來也是免不了的吧。
2013年夏寫於奶瓶與屎布邊上

序言

要給文輝的新書寫序,卻想先說說他2011年出版的《廣風月談》。
“廣風月”者,顧名思義,一仍“胡一刀”時代的筆底風月,書中那些談論飲食男女紅袖青衫的篇章,令不少白領女性讀得津津有味。敝社有兩位女編輯,就大為讚賞胡公的“花月痕”寫得文采斐然,說是想不到這位撰寫《陳寅恪詩箋釋》和《現代學林點將錄》的學人,作風月之談,居然如此博雅,又如此生猛。而我以為,這類文字只是文輝閱讀和視聽之餘的閒筆,顯示了他才多學富,“多金善賈”,文非一體,居然備善。就如他用舊體詩的形式寫“字母詩”一樣,他將“器”與“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文輝涉獵甚廣,閱讀、寫作、看影碟、聽音樂,我詫異於他竟有如此充裕的時間和如此充沛的精力,進行大量的閱讀,大量的視聽,而且還經常在網路上與文友作學術交流,花費不少時間在書店和網上淘書;還開了微博,既關心人類又關心自己,既談國事又談風月;在百忙之中,總記得去茶餐廳飲一杯至愛的港式絲襪奶茶;而最重要的,還筆耕不輟,迭有新作發表和出版。由此我們可以想見,讀、寫、看、聽,大抵就是他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當然,他的時間和興趣,主要還是傾注於與自己的研究緊密相關的閱讀和寫作中。長年的蠹魚生活,繁複的學術考證和思考,難免枯燥,於是挾其曾經編過娛樂版和寓目大量港產影視片的八卦儲備,以及博讀雜書之所獲,偶爾筆底輕狂,不妨活色生香。而文輝是自珍他的青年時代的舊作的,他在後記中說,“這些小文章題目固然八卦,格調不免輕薄,但或多或少還是融入了我的文化觀察和思辨”,不僅僅是閒筆而已;又說讀書積累日多,學術性的文章還可以不斷地寫,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已跟時尚的東西越來越疏遠,這種年少輕狂的筆調,恐怕再也寫不出來了”。那么,《廣風月談》的出版,就視作為已然遠去的青蔥歲月留下的一抹粉紅的印痕罷。
這個意淫的風月派,本質的清教徒,不旋踵復又返回學術的密林中,掇拾自己的已經散落一地的果實。這些豐厚的果實,就是從2012年至今依次出版的四種學術文化隨筆集《擬管錐編》、《洛城論學集》、《書邊恩仇錄》、《人物百一錄》,以及《陳寅恪詩箋釋》增訂本。
羅韜此前為《洛城論學集》作序,說《陳寅恪詩箋釋》是“發覆”之學,《洛城論學集》則是“解蔽”之學,確是的論。《洛城論學集》所論者,基本上是學術專題;所解者,多是思想與學術之蔽。而這部《人物百一錄》,則涉及不少重要的現當代政治人物和文化人物的本事與史實,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考證與辨析。
文輝的人物考證,往往善於從小處人手,對於歷史上的一些傳言、公案重加拂拭,以紮實的材料,合乎情理的排比,去偽存真,由表人里,作出新的解釋,令人有煥然一新、豁然冰釋的感覺。如《張之洞與嗜眠症》一篇,旁徵博引,羅列諸家記載,一一辨析,通過對張之洞“嗜眠症”的合理解釋,撥開晚清政局一大公案的迷霧,不僅僅是掌故談資而已。《跋可居室所藏項城袁氏父子書跡》一篇,從袁克定墜馬受重傷說起,到袁克定之影響洪憲復辟,洪憲復辟之影響近代世局,分析一時之事與一時之人,引出對歷史大關節的分析,也是鞭辟入裡,小包裹內含大判斷。又如《不以勝敗論陳炯明》一篇更是“解蔽”之作。文輝從史料中發掘歷史的真相,去除了意識形態的障蔽,對陳炯明表一種理解之同情,“孫不能屈,袁不能降,最能見其人的意氣和光彩”,認為他是一位“失敗的英雄”。
《人物百一錄》中的其他文章,如關於陳寅恪致牟潤孫函中的隱語,關於雷震案中的胡適,關於錢锺書詩《沉吟》索隱,關於梅蘭芳在抗戰期間的“趟渾水”,關於陳寅恪學生劉節教授的危言直行和“硬頸”,關於啟功的與世浮沉,關於回憶文本《燃燈者》所涉及的歷史真實,等等,亦每有發覆與解蔽,在此特意提示讀者留意其中的微言大義。
文輝一直究心於中國現當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為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個案。文輝對寒柳堂詩所作的箋釋,固然是“發皇義寧心曲”,可看作是一部“陳寅恪別傳”;而其中牽涉的眾多棄舊迎新的知識分子在新朝的各種形象和遭際,亦可視之為一部當代知識分子的改造史。《陳寅恪詩箋釋》之所以具有典範意義,就如文輝在該書後記中揭櫫的:“它既是陳氏本人的‘心史’,也可視為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群體的‘心史’。”而同樣引起廣泛關注的《現代學林點將錄》,則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呈現出當代知識分子“或趨時黨附,或曲學阿世,或守節不失”的眾生相,如羅韜所言,“這是學術消長史,是學人出處考,更是一代知識分子的思痛錄”。文輝不拘於學院式的所謂“規範”,他對學人的研究固然當行出色,一部《現代學林點將錄》就是一部中國現代學術史,但他更著意於易代之際知識分子的命運和出處,他“對近百年來中國思想史與知識分子史有相當的投入感,對知識分子群體,尤其是學人群體,也有特殊的關注”(《現代學林點將錄》後記)。這種學術自覺在文輝的各種著述中是一以貫之的。
文輝的學術隨筆和研究著作,從2000年出版的《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到近年的《陳寅恪詩箋釋》和《現代學林點將錄》二書,以及上述的幾種學術文化隨筆,都可見其廣博的視野、敏銳的識力與深厚的功力。在此略談一下他對史料的重視和運用。
文輝是“史料派”,其讀書寫作,有著敏感的問題意識,平時更是特別留意與研究相關的資料。一方面,他對有用資料的蒐集和積累,細大不捐,傅斯年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者是也;他的專題著作,如《陳寅恪詩箋釋》和《現代學林點將錄》,所引證的史料之豐富,雖不可能竭澤而漁,亦可謂深挖廣積。但另一方面,他對史料的採用,又並非照單全收,乃視乎其“有用”與否;這“有用”不是實用主義,而是謹守“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有十分材料說十分話”的學術態度,以及基於史料掌握之上的學術自信。
文輝長期治學,養成一種學術習慣,在文章發表或著作出版之後,若又發現了新的材料,覺得有必要在此前論述的基礎上再作申論,則做筆記以俟補充。最典型的就是《陳寅恪詩箋釋》增訂本,此一版本對初版進行了大量增補,一千多頁的校樣上,寫滿了新增的內容,少則數十字多則數百千字,全書合計增加了六七萬字;所增益者,都是初版後又發現的相關材料和對陳詩箋釋的必要補正;並博採諸家之說,“敬著主名,不忘有自”。而《擬管錐編》、《洛城論學集》、《書邊恩仇錄》和《人物百一錄》,因為都是單篇文章的結集,則採取了與《陳寅恪詩箋釋》迥然不同的“增補”方法。他基本上不對收進集子的文章作修改,以存發表時的原貌;而是在結集成書時,以“補記”的形式,作進一步的論述,或用新材料充實原文。我留意到,這四種學術文化隨筆集,其中相當部分文章都有“補記”,可見他讀書之廣博和做學問的細密與留心,每有會意,輒書諸筆端。很少見今人的學術文化隨筆有如此多的“補記”,而文輝的這種著述特色,又可謂其來有自,是與前輩學人嚴謹為學之態度一脈相承的。陳寅恪先生的《元白詩箋證稿》,錢锺書的《管錐編》和《談藝錄》,都是屢作補訂,所謂“補苴附麗,雖只比鴻毛之益,或尚非蛇足之添”,“欲愜心以求當,遂費詞而無惜”(錢锺書《管錐編增訂序》)。於此可見其人為學之品格。
寫學術隨筆,要具備豐富的學術識見和深厚的文字功力。文輝是推崇晚清至民國以及港台的文史學術筆記的,像黃秋岳的《花隨人聖庵摭憶》、高伯雨的《聽雨樓隨筆》一類。學術隨筆作為一種傳統文體,非讀書廣博者不能為也。我以為,文輝是傳承著近代學術隨筆的緒餘的。余光中曾說,他是用兩隻手同時寫作,左手寫詩和散文,右手寫評論。文輝也是一個文體多面手,他右手寫《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陳寅恪詩箋釋》、《現代學林點將錄》等著作,左手寫《廣風月談》、《擬管錐篇》、《書邊恩仇錄》等隨筆;而且新舊體詩皆能,新詩固然不俗,舊體詩更在儕輩中公認甚佳。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猶記得十多年前,文輝的學術論文集《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出版,他送書給我們幾個朋友並請吃飯。席間接捧大著,羅韜笑著說:我大概只能看懂三分之一吧。羅公乃是文輝眼中之通人,以其舊學根底之醇厚,尚有未諳胡學之淵深者,則我輩當“收聲”矣。
從個人的閱讀興趣上,我更喜歡《洛城論學集》、《人物百一錄》等書中所涉及的學術事件、人物議題和那些饒有意思的學術小品;如同我一直在讀《陳寅恪詩箋釋》和《現代學林點將錄》一樣,文輝的學術著作給予我很大的收益,拓寬了我的閱讀視野,我甚至循著他所論述的學人和議題,去買一些相關的書籍,試圖彌補自己識見之淺陋。
蒙文輝不棄,命我為他的《人物百一錄》寫序。他說百一者,大抵指近代以來的人物實在太多,不過百中談一,一臠知味而已。書中所評騭的,都是近百年來中國的著名人物,或是與中國有著重要關聯的外國人。《洛城論學集》說事,《人物百一錄》論人,文輝這幾年所寫的重要的學術考論性文章,基本上都收進這兩本文集了。要談論文輝之學,非不才所能,友情客串,東拉西扯,說說自己讀其書的一些感受罷了。
2013年是文輝的收穫之年,最可喜的是雙胞胎兒子出世,又有新著接連出版,踵事增華,好事成雙,藉此小序以為祝賀雲。


後記

還是先解釋一下書名。
收進這個集子的文章,所涉及的都是近百年來的人物,但有政界的,有藝苑的,有學林的,有文壇的,而且中外皆備,甚為駁雜,仍跟《洛城論學集》的論題一樣不易概括。躊躇再三,偶檢清人盤點海鮮的《海錯百一錄》,始定此名。
以“百一”為名之作,不僅有《海錯百一錄》。清人編的《宋詩別裁集》、《元詩別裁集》,原來分別名為《宋詩百一鈔》、《元詩百一鈔》;近人錢南揚有《宋元南戲百一錄》,姜書閣有《文史說林百一集》。我襲此名,是考慮到近世人物可談者數不勝數,取弱水三千、但飲一瓢之意。
對人物的“考掘”,是史學不可少的一環,也是史學久遠的傳統。中外的古典史學多以人物為本位,《希臘羅馬名人傳》自不必說,《史記》最有光彩的地方也在列傳;降及近世,傳記文學長期是西洋知識界的焦點所在,而以人物軼事為主線的掌故之學在中國也蔚為大觀。可是,時移世易,人物研究畢竟不再是史學的重心和主流了,如今早就不是包斯威爾、卡萊爾、斯特拉奇的時代,也不是徐一士、凌霄兄弟的時代,甚至不是高伯雨、吳相湘、蘇同炳的時代了。
而我本來的學術目標,也重在“大歷史”方面,只是隨順於書緣學緣人緣世緣,不知不覺間,居然寫了這么多的人物——— 這么多的“小歷史”。如果算上《陳寅恪詩箋釋》、《現代學林點將錄》,簡直算得上人物研究的專門家了。
總的說來,這些文字型裁不一,有書評,也有考證,有偏於掌故性的,也有偏於史論性的。其具體的內容,或在材料方面,或在視角方面,或在見解方面,自信總有一些獨得之處。比之收入《論學集》里的諸文,學術意義不及,而閱讀趣味則有過之。
人物索隱,最有趣味,但也最易出錯。因為時過境遷,書闕有間,我們對當年人物信息的掌握,已不可能周全,最重要的證言,可能仍沉埋於文獻的地層間,甚至已湮滅於時代的劫灰中,而殘存下來片斷的文本證據,卻容易誤導我們。收入集中的論錢锺書詩、論《續結婚十年》諸篇,還有收入《論學集》的毛姆一篇,就有可商之處。不過,只要有材料,有論證,則探討本身即不失其價值,結論遠不是一切。故以上諸文,亦一仍其舊。
我平日作文,一般都出於己意,不習慣稿約,但這些文章中也有一二近乎命題作文的。如《中大人物所見的大學精神》是為紀念中山大學建校八十年而作,《哲人其萎,史學之絕》是為悼念唐德剛先生而作,兩篇皆應當時主持《南方都市報》副刊的王來雨之約——— 當年的《學林點將錄》,也是來雨提議的。在我的朋友中,羅韜最善於作序跋,來雨則可謂最善於約稿了。
文章都在報刊上發表過,以《南方都市報》最多,其次是《萬象》、《南方周末》、《東方早報》等,這要感謝劉煒茗、雷劍嶠、陸灝、王瑞智、劉小磊諸位。其中有些文章署名“顧思齊”,原因之一,是當時由我太太負責編輯。 因為寫了《作為回憶文本的》,跟趙越勝先生不打不相識,承他允許,將他的兩篇回應作為附錄,很感謝他的風度。 前一陣檢讀王稼句先生寄贈的《書生風味》,他在自序里說,從不願請別人寫序,因為別人“會善意地說些好話來表揚你……有時甚至讓你消受不起”,那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我還是不避求表揚之嫌,請展云為此書作序了。一者他於我知悉底細,自能搔著癢處,一者他於近代人物掌故也感興味。至於難免有“戲台里喝彩”的話,想來能讀此書者,自能辯之。 感謝“六合叢書”的諸位主事者,繼《洛城論學集》之後,再次接受了這本文集。在“六合”的第一輯,我的《論學集》曾跟張暉的《無聲無光集》比鄰,在此第二輯,這本《百一錄》又跟他的《朝歌集》聯袂,可算我們之間的因緣。只是琴在人亡,既覺可幸,又覺可哀。人世多飄忽,這樣的況味,說來也是免不了的吧。 2013年夏寫於奶瓶與屎布邊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