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博俑是1972年河南省靈寶縣出土的文物,通高24厘米 長28厘米 寬19厘米,紅陶胎,底座與俑分模製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博俑
- 出土地點:河南省靈寶縣
- 所屬年代:東漢
簡介,歷史,歷史上的六博俑,
簡介
東漢(公元25──220年)。1972年河南省靈寶縣出土,通高24厘米 長28厘米 寬19厘米,紅陶胎,底座與俑分模製作。座之兩側跽坐兩俑對博,中間置一長方形盤局,其一邊置六根長箸,另一邊置方形博局,博局兩邊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間有兩枚圓“魚”。博局與俑皆施綠釉。陝縣劉家渠漢墓的水上樓閣中也有發現。
歷史
六博俑
六博又作陸博,是古代一種擲採行棋角勝的博戲。《說文》上說:“博,局戲,六箸十二棋也”。《楚辭》王逸說:“投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據文獻記載,六博最遲在商朝末年已經出現,春秋戰國開始流行,到秦漢時期,六博不僅成為宗室貴族、達官顯貴們的一種嗜好,而且很快在民間盛行起來。有關六博的博法,據宋代洪興祖在《楚辭·招魂》補註中引《古博經》記載:兩人相對,每人6子,局分12道,兩頭當中名為“水”,置“魚”兩枚。博時先擲采,再移棋,攻守進退,互相脅迫,棋行到處,則入水吃魚,每吃一魚得二籌,以得籌多者為勝。漢代六博的形象,在漢代的銅鏡、畫像石以及陪葬俑中雖屢有發現,但大都為兩人對弈,而反映三個人六博的場景則十分少見。有一件一組二人
六博俑
博弈、一人站立觀戰的東漢釉陶陶俑。該陶俑作者以高超的藝術手法,將二人對博的形態,以及觀戰喝彩者的神態刻塑得栩栩如生。在長20厘米、寬16.5厘米的陶台正中,擺放有一個方形棋盤,二位棋手各據棋盤相對而坐。左邊一位高11厘米,跽坐,頭戴尖頂小帽,身著交領寬袖長裙,上身前傾,左臂自然垂於膝前,左手持有贏得的一條“魚”,右手彎曲置於下齶處,雙目凝視對方,似在催促對方快點走棋。右邊的那位高9.8厘米,頭戴巾幘,上穿交領襦衣,下穿寬褲,左腿跪立,右腿半蹲,上身微向前傾斜,雙臂因緊張而向內彎曲,眼睛看著棋局,似在思考下一步的棋路。二人之間的觀戰者高8.6厘米,頭戴平頂軟帽,上身也穿交領襦衣,下穿寬褲,左腿弓步,右腿向後直伸,上身向前傾斜,雙手似呈為雙方妙招喝彩之狀。
歷史上的六博俑
六博俑
我國歷代墓葬考古中出土過大量各種材質的隨葬俑。這些由眾多古代匠師創造的、以人物為主題內容的古代雕塑品,藝術地表現了各種人物形象,生動地再現了古代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其中許多優秀作品成為藝術典範。據考古發現表明,迄今所知最早的俑像見於春秋戰國之交,而在俑像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峰是秦始皇陵兵馬俑。它的特點是氣勢宏大、塑造精深,是一個排列有序、富於變化而又整齊劃一的龐大雕塑群體,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藝術奇蹟。漢代秦而立,國做400餘年,統一的國家,繁榮的經濟,使文化藝術發展到一個新高峰。漢俑沒有秦俑體量大,卻以數量多、內容豐富、材質多樣為特色,材質有陶、木、銅等。漢代青銅雕塑以善於刻花定人物的表情動態見稱。1974年,甘肅靈台出土了一組六博銅俑,時代為西漢。銅俑為4件,高約7.9至9.2厘米。出土時4俑相向跪坐,有長方柱形象牙棋子3枚置於其間。銅俑均寬鼻闊嘴,皆著寬袍大秀便裝,坦肩漏臂,束方棱髮髻。經濟專家研究鑑定,這是一組六博俑。六博棋是中國古代棋戲的一種,這種棋由兩人玩,雙方各有6枚棋子。其中各有一枚相當於王的棋子叫“梟”,另有5枚相當於卒的棋子叫“散”。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盤局上進行,用投箸的方法決定行棋的步數。秦漢時期,六博棋十分流行,漢代的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很喜愛下六博棋。西漢時朝廷里設有博侍詔官,善博的人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地位並受到人們的尊敬。漢代還出現了專門研究博術的人和著作。這組銅俑刻花了4個玩六博棋的人因勝負而引起的得意或沮喪的神態,非常生動。4人表情特異,姿態君然,或前屈,或後仰;或伸臂揚手,或拄地塌肩;有的開懷大笑,樂不可支;有的蹙眉鎖目,低首不語。這組銅俑形體輪廓簡約洗鍊,面部表情生動豐富,微妙微翹,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和極強的感染力,是漢代青銅雕塑的珍品。現收藏在甘肅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