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第四軍醫大學1951年參軍老同學的戰鬥歷程》將已鉛印成冊的兩集《半世風雨寫忠誠》中較好的稿件及未收錄的稿件匯集成約40萬字的《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第四軍醫大學1951年參軍老同學的戰鬥歷程》,將第四軍醫大學同學們半個世紀以來的經歷、人生體會、感悟用回憶錄的形式撰寫出來。《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第四軍醫大學1951年參軍老同學的戰鬥歷程》內容涵蓋:保家衛國、青春無悔、將星風采、忍辱負重、烈士英靈、戰友聚會等六個部分。反映了一代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心一意跟黨走的決心和業績。
基本介紹
- 書名: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第四軍醫大學1951年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458頁
- 開本:16
- 作者:伍法同 陳蘇民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20950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第四軍醫大學1951年參軍老同學的戰鬥歷程》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保家衛國
工作在志願軍總醫院的回憶
我參加了抗美援越醫療救護
難忘的一九六六
參加中印邊境戰鬥回憶錄
在西藏、青海、甘肅戰鬥中的回憶
難忘的戰鬥生涯
下秋卡
難忘的往事
為百萬農奴徹底解放而戰鬥的歲月
戰地生活的回首
回憶戰鬥中的歲月
三赴中錫邊界
消逝的歲月 永恆的記憶
駝鈴叮咚過崑崙
鳳翔18天組建野戰醫院紀實
入藏前後點滴回憶
青春無悔
和華益慰同學在一起的日子
疾風知勁草
一次光榮的任務
我給飛彈之父——錢學森看病的故事
在青海高原的日子裡
視名利淡如水對事業重如山
勤奮·自信·付出
我人生的三大樂事
古稀之年憶人生
難忘的歲月
對科學的忠誠
春蠶到死絲方盡
一顆閃閃發光的螺絲釘
何軍醫在西藏仁布
軍旅情懷藏漢隋親
把青春灑在祖國的邊疆
高原騎兵記
從青藏鐵路通車所想到的
崑嵛山上青松翠
在海島工作生活的回憶
難忘的軍旅生活
逝去年華的回憶(節選)
在下連當兵的日子裡
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
無悔的青春
為中非人民服務
把生命和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閃光的人生之路
“脈圖”的研究、推廣和遺憾
艱難的跋涉和苦苦追尋
奮進中改名
一位出類拔萃的女同學——高厚生
拼搏成就歸功於母校的培養
在基層工作的日子
我永遠眷戀的地方
為老區人民獻餘暉
老戰友王國浩
軍醫生涯
進疆20年紀事
大漠深處紅十字閃光輝
不平凡的軍醫生活與紅十字榮譽
當年好學員外科掌門人
護理班的春天
將星風采
將星風采
走在神經科研艱辛崎嶇的道路上
忍辱負重
戰鬥回憶錄
坎坷風雨繪忠誠
和厄運抗爭
在北大荒的日子
我是建設北大荒隊伍中的一員
赤膽衛國忠心為民
我任鄉村醫生的前前後後
平凡坎坷的人生
我的坎坷人生
八十年風雨歲月
我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華僑
烈士英靈
懷念阮孔征烈士
看望阮孔征烈士的媽媽
我總記得有條拉薩河
懷念莫熙春同學
悼念登山英雄陳鴻基烈士
戰友們懷念陳鴻基烈士
戰友聚會
今天我們已不再年輕
廣州同學龍年聚會簽名
在抗美援朝參軍六十周年同學返校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重返母校
四醫大校園生活日記
六十年風雨寫忠誠
崢嶸歲月風雨人生
讀《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的感悟
難忘的歲月
工作在志願軍總醫院的回憶
我參加了抗美援越醫療救護
難忘的一九六六
參加中印邊境戰鬥回憶錄
在西藏、青海、甘肅戰鬥中的回憶
難忘的戰鬥生涯
下秋卡
難忘的往事
為百萬農奴徹底解放而戰鬥的歲月
戰地生活的回首
回憶戰鬥中的歲月
三赴中錫邊界
消逝的歲月 永恆的記憶
駝鈴叮咚過崑崙
鳳翔18天組建野戰醫院紀實
入藏前後點滴回憶
青春無悔
和華益慰同學在一起的日子
疾風知勁草
一次光榮的任務
我給飛彈之父——錢學森看病的故事
在青海高原的日子裡
視名利淡如水對事業重如山
勤奮·自信·付出
我人生的三大樂事
古稀之年憶人生
難忘的歲月
對科學的忠誠
春蠶到死絲方盡
一顆閃閃發光的螺絲釘
何軍醫在西藏仁布
軍旅情懷藏漢隋親
把青春灑在祖國的邊疆
高原騎兵記
從青藏鐵路通車所想到的
崑嵛山上青松翠
在海島工作生活的回憶
難忘的軍旅生活
逝去年華的回憶(節選)
在下連當兵的日子裡
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
無悔的青春
為中非人民服務
把生命和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閃光的人生之路
“脈圖”的研究、推廣和遺憾
艱難的跋涉和苦苦追尋
奮進中改名
一位出類拔萃的女同學——高厚生
拼搏成就歸功於母校的培養
在基層工作的日子
我永遠眷戀的地方
為老區人民獻餘暉
老戰友王國浩
軍醫生涯
進疆20年紀事
大漠深處紅十字閃光輝
不平凡的軍醫生活與紅十字榮譽
當年好學員外科掌門人
護理班的春天
將星風采
將星風采
走在神經科研艱辛崎嶇的道路上
忍辱負重
戰鬥回憶錄
坎坷風雨繪忠誠
和厄運抗爭
在北大荒的日子
我是建設北大荒隊伍中的一員
赤膽衛國忠心為民
我任鄉村醫生的前前後後
平凡坎坷的人生
我的坎坷人生
八十年風雨歲月
我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華僑
烈士英靈
懷念阮孔征烈士
看望阮孔征烈士的媽媽
我總記得有條拉薩河
懷念莫熙春同學
悼念登山英雄陳鴻基烈士
戰友們懷念陳鴻基烈士
戰友聚會
今天我們已不再年輕
廣州同學龍年聚會簽名
在抗美援朝參軍六十周年同學返校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重返母校
四醫大校園生活日記
六十年風雨寫忠誠
崢嶸歲月風雨人生
讀《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的感悟
難忘的歲月
序言
毛澤東同志在他的《沁園春·長沙》中寫道:“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在另一首《採桑子·重陽》中又寫道:“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這所寫的,正是我們參軍六十年來再回首時的情景再現。
20世紀50年代初,我們一千多名莘莘學子,激情回響國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從全國各地投筆從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匯集到西安、南京的軍醫大學學習。 “一顆紅心交給黨,半世風雨寫忠誠。”在往後的數十年歲月中,用自己大半生精力,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軍隊、為人民的衛生事業作出無私奉獻的英雄戰歌。他們有的在風華正茂的年輕時代就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在軍事醫學前沿取得豐碩成果;有的長年戰鬥在邊疆、海防和特殊環境、特殊地帶,為保障部隊官兵的健康,戰勝各種艱難勇往直前;有的曾遭受不公正待遇,長期受到身心磨難卻堅持信仰,忠誠於祖國和人民,在日月輪迴中凸顯生命力……
回顧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坐落在古城西安的西北人民醫學院(前身是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為適應部隊建設的需要而不斷發展壯大,於1952年更名為第四軍醫大學;同期,南京大學醫學院(前身為中央大學醫學院)也改為第五軍醫大學,兩校於1954年合併為第四軍醫大學。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1951年改為醫學科學院,1952年,燕京大學協和醫院預科班華益慰等部分黨員轉入第五軍醫大學醫療系本科學習,醫學科學院於1954年遷到西安。這樣,在抗美援朝戰鬥最激烈時期,有數以千計的愛國青年在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學習。
當時,第四軍醫大學正處於初建階段,條件艱苦,住土坯房,睡地通鋪;吃小米窩頭,喝土井水;穿土布衣服、鞋襪;露天是課堂,膝蓋是課桌,煤油燈照明……和簡陋的物質條件相對應的卻是嚴謹的校風,頑強的拼搏精神。從戰火中走過來的老首長、各位老師、老同志、老同學,帶領同學們繼承八路軍的優良傳統,邊學習,邊勞動,校園面貌日新月異。
在軍醫大學的革命熔爐里,同學們接受了良好的政治、軍事和醫學專業的教育,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掌握了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後來的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完成了從一個年輕、單純甚至還帶有稚氣的學生到一名成熟軍人的轉變。當時軍醫大學的專業設定,有三年制醫療專科、五年制醫療本科、高級護理等15個醫療、護理班次。還有些同時參軍的同學沒有去學醫,而是被直接分配去做行政、財務等工作。
通過在校幾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乾群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純真的友誼。對這段值得謳歌的經歷,我們永遠懷念、驕傲、自豪!
畢業時,同學們以“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無條件接受分配:北赴黑龍江,南到海南島,東至鴨綠江,西去西藏、新疆,一聲令下,同學們打起背包就出發,奔向不同的戰鬥崗位,大部分都在野戰部隊基層工作,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安家,再一次展現了革命軍人的風采。
參加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邊境戰鬥以及西藏等西部省、自治區平叛鬥爭的同學,不怕犧牲、英勇戰鬥,出色完成了戰地醫療救護工作,為保障部隊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戰鬥中獻出了寶貴生命的阮孔征、張桂蘭、莫熙春,以及在雪崩中獻身的陳鴻基等烈士將永遠活在大家的心中。
許多同學長期在部隊或地方的基層單位,身處艱苦的環境,擔負繁重的丁作,而專業的發展受到限制,職稱、級別、工資待遇受到影響,家庭得不到照顧,甚至健康受到損害。但他們以白求恩為榜樣,始終堅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而無怨無悔。多年來,中央或地方的電台、電視台、報刊等多種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們的先進事跡。
2006年7月12日、13日晚7時,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時代先鋒》欄目中播放了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外一科主任華益慰的先進事跡和他當時的情況,接著各大媒體也連續做了相應報導;7月21日,胡錦濤主席親臨北京軍區總醫院,親切看望病危的華益慰同志……這些訊息很快在全國、全軍引起了強烈反響,特別是我們這些20世紀50年代初期進入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學習的老戰士,華益慰的老同學、老校友們更是萬分激動,大家以多種方式表達對他的慰問和祝福。
胡錦濤主席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曾提出要大力培育“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六十多年來,我們以實際行動表明我們秉承了人民軍隊從創建之初就確立的,體現我軍性質和宗旨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人民軍隊為人民,不管我們是否已經退伍,這深深刻在我們內心的價值觀沒有改變,我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
六十年的光陰只是彈指一揮問,當年生龍活虎的熱血青年,如今都已雪染雙鬢。六十多年的風雨歷程歷歷在目,在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我們無私奉獻了青春年華;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我們與時俱進,再創佳績。用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來檢驗:“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他在臨終時就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的人生軌跡。”
為了見證四醫大1951年參軍老同學走過的光輝歷程,2008年初,在數次同學聚會與交流後,由留校同學魯開化、萬志恆、黃力子、萬承奎、李薈元、楊振東、原學生二隊政治助理員伍法同等,共同倡議將同學們半個世紀以來的經歷、人生體會、感悟用回憶錄的形式撰寫出來,並爭取出版。為此,留校同學組織編寫籌備組、編委會,開展了徵文活動,經過一年多時間,先後收到數十篇稿件,萬志恆同學帶病組織籌劃,進行稿件修改、整理,直到臨終,他的無私無畏精神,深深感動著我們!陳蘇民和魯開化又接替了萬志恆的工作,繼續收集和編輯續集。黃力子、饒志仁、楊振東、李煥章、歐陽學、楊少文、吳宛望、張中橋、土麗艷等許多同志先後積極參與稿件的整理與修改。至2009年3月,先後編輯了兩集共約38萬字《半世風雨寫忠誠》。在西安的許多同學為印刷成集捐資,並向散布在全國各地的老同學郵寄贈送,值得稱頌。
兩集《半世風雨寫忠誠》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後,受到了來自各方的讚譽和好評:“同學們寫了自己的壯麗人生,值得讚嘆”,“反映了我們這一代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心一意跟黨走的決心和業績,深受感動”,“爺爺奶奶是真正的英雄”,“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令人振奮,激勵人生”……2010年9月,近500位老同學在母校再聚會,許多同學提出應該繼續編寫《半世風雨寫忠誠》並交出版社出版發行。自那時以來,編委會又先後收到近20位同學所寫的近20萬字稿件。為此,編委會經過研究,決定將已鉛印成冊的兩集《半世風雨寫忠誠》中較好的稿件及未收錄的稿件匯集成約40萬字的《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第四軍醫大學1951年參軍老同學的戰鬥歷程》交由出版社審定後正式出版。書的出版經費得到吳允以及在西安的老同學們的熱情捐助,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此項工作委託伍法同、陳蘇民、魯開化共同協調,選定、修改稿件,至最後付梓出版。
永遠忘不了培育我們成長的母校——第四軍醫大學,忘不了老領導的諄諄教誨,忘不了恩師的言傳身教,忘不了我們情同手足的同學、戰友,忘不了我們花樣年華的校園生活,忘不了崢嶸歲月留給我們美好的青春回憶!讓我們永遠懷念並記住這一切!
感謝相關領導、編輯為本書的審閱出版作出的不懈努力。
20世紀50年代初,我們一千多名莘莘學子,激情回響國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從全國各地投筆從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匯集到西安、南京的軍醫大學學習。 “一顆紅心交給黨,半世風雨寫忠誠。”在往後的數十年歲月中,用自己大半生精力,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軍隊、為人民的衛生事業作出無私奉獻的英雄戰歌。他們有的在風華正茂的年輕時代就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在軍事醫學前沿取得豐碩成果;有的長年戰鬥在邊疆、海防和特殊環境、特殊地帶,為保障部隊官兵的健康,戰勝各種艱難勇往直前;有的曾遭受不公正待遇,長期受到身心磨難卻堅持信仰,忠誠於祖國和人民,在日月輪迴中凸顯生命力……
回顧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坐落在古城西安的西北人民醫學院(前身是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為適應部隊建設的需要而不斷發展壯大,於1952年更名為第四軍醫大學;同期,南京大學醫學院(前身為中央大學醫學院)也改為第五軍醫大學,兩校於1954年合併為第四軍醫大學。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1951年改為醫學科學院,1952年,燕京大學協和醫院預科班華益慰等部分黨員轉入第五軍醫大學醫療系本科學習,醫學科學院於1954年遷到西安。這樣,在抗美援朝戰鬥最激烈時期,有數以千計的愛國青年在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學習。
當時,第四軍醫大學正處於初建階段,條件艱苦,住土坯房,睡地通鋪;吃小米窩頭,喝土井水;穿土布衣服、鞋襪;露天是課堂,膝蓋是課桌,煤油燈照明……和簡陋的物質條件相對應的卻是嚴謹的校風,頑強的拼搏精神。從戰火中走過來的老首長、各位老師、老同志、老同學,帶領同學們繼承八路軍的優良傳統,邊學習,邊勞動,校園面貌日新月異。
在軍醫大學的革命熔爐里,同學們接受了良好的政治、軍事和醫學專業的教育,樹立了革命的人生觀,掌握了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後來的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完成了從一個年輕、單純甚至還帶有稚氣的學生到一名成熟軍人的轉變。當時軍醫大學的專業設定,有三年制醫療專科、五年制醫療本科、高級護理等15個醫療、護理班次。還有些同時參軍的同學沒有去學醫,而是被直接分配去做行政、財務等工作。
通過在校幾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乾群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純真的友誼。對這段值得謳歌的經歷,我們永遠懷念、驕傲、自豪!
畢業時,同學們以“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無條件接受分配:北赴黑龍江,南到海南島,東至鴨綠江,西去西藏、新疆,一聲令下,同學們打起背包就出發,奔向不同的戰鬥崗位,大部分都在野戰部隊基層工作,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安家,再一次展現了革命軍人的風采。
參加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邊境戰鬥以及西藏等西部省、自治區平叛鬥爭的同學,不怕犧牲、英勇戰鬥,出色完成了戰地醫療救護工作,為保障部隊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戰鬥中獻出了寶貴生命的阮孔征、張桂蘭、莫熙春,以及在雪崩中獻身的陳鴻基等烈士將永遠活在大家的心中。
許多同學長期在部隊或地方的基層單位,身處艱苦的環境,擔負繁重的丁作,而專業的發展受到限制,職稱、級別、工資待遇受到影響,家庭得不到照顧,甚至健康受到損害。但他們以白求恩為榜樣,始終堅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而無怨無悔。多年來,中央或地方的電台、電視台、報刊等多種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們的先進事跡。
2006年7月12日、13日晚7時,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時代先鋒》欄目中播放了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外一科主任華益慰的先進事跡和他當時的情況,接著各大媒體也連續做了相應報導;7月21日,胡錦濤主席親臨北京軍區總醫院,親切看望病危的華益慰同志……這些訊息很快在全國、全軍引起了強烈反響,特別是我們這些20世紀50年代初期進入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學習的老戰士,華益慰的老同學、老校友們更是萬分激動,大家以多種方式表達對他的慰問和祝福。
胡錦濤主席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曾提出要大力培育“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六十多年來,我們以實際行動表明我們秉承了人民軍隊從創建之初就確立的,體現我軍性質和宗旨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人民軍隊為人民,不管我們是否已經退伍,這深深刻在我們內心的價值觀沒有改變,我們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培養。
六十年的光陰只是彈指一揮問,當年生龍活虎的熱血青年,如今都已雪染雙鬢。六十多年的風雨歷程歷歷在目,在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我們無私奉獻了青春年華;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我們與時俱進,再創佳績。用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來檢驗:“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他在臨終時就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我們可以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的人生軌跡。”
為了見證四醫大1951年參軍老同學走過的光輝歷程,2008年初,在數次同學聚會與交流後,由留校同學魯開化、萬志恆、黃力子、萬承奎、李薈元、楊振東、原學生二隊政治助理員伍法同等,共同倡議將同學們半個世紀以來的經歷、人生體會、感悟用回憶錄的形式撰寫出來,並爭取出版。為此,留校同學組織編寫籌備組、編委會,開展了徵文活動,經過一年多時間,先後收到數十篇稿件,萬志恆同學帶病組織籌劃,進行稿件修改、整理,直到臨終,他的無私無畏精神,深深感動著我們!陳蘇民和魯開化又接替了萬志恆的工作,繼續收集和編輯續集。黃力子、饒志仁、楊振東、李煥章、歐陽學、楊少文、吳宛望、張中橋、土麗艷等許多同志先後積極參與稿件的整理與修改。至2009年3月,先後編輯了兩集共約38萬字《半世風雨寫忠誠》。在西安的許多同學為印刷成集捐資,並向散布在全國各地的老同學郵寄贈送,值得稱頌。
兩集《半世風雨寫忠誠》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後,受到了來自各方的讚譽和好評:“同學們寫了自己的壯麗人生,值得讚嘆”,“反映了我們這一代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心一意跟黨走的決心和業績,深受感動”,“爺爺奶奶是真正的英雄”,“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令人振奮,激勵人生”……2010年9月,近500位老同學在母校再聚會,許多同學提出應該繼續編寫《半世風雨寫忠誠》並交出版社出版發行。自那時以來,編委會又先後收到近20位同學所寫的近20萬字稿件。為此,編委會經過研究,決定將已鉛印成冊的兩集《半世風雨寫忠誠》中較好的稿件及未收錄的稿件匯集成約40萬字的《六十年風雨寫忠誠——第四軍醫大學1951年參軍老同學的戰鬥歷程》交由出版社審定後正式出版。書的出版經費得到吳允以及在西安的老同學們的熱情捐助,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此項工作委託伍法同、陳蘇民、魯開化共同協調,選定、修改稿件,至最後付梓出版。
永遠忘不了培育我們成長的母校——第四軍醫大學,忘不了老領導的諄諄教誨,忘不了恩師的言傳身教,忘不了我們情同手足的同學、戰友,忘不了我們花樣年華的校園生活,忘不了崢嶸歲月留給我們美好的青春回憶!讓我們永遠懷念並記住這一切!
感謝相關領導、編輯為本書的審閱出版作出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