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農會

六人農會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九日,彭湃與張媽安、林沛、林煥、李老四、李思賢六人,組織了初期的農民協會,因為當時只有六個會員,簡稱“六人農會”。是海豐在日後成立有組織、有規模的農民聯合會的發端。它為海豐廣大農民樹起了一面革命旗幟,受逼迫剝削的貧苦農民踴躍入會。短短的兩個月,會員就已達五百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人農會
  • 成立時間:1922年7月29日
  • 成立地點:海豐
  • 成員:彭湃、張媽安等六人
歷史背景,歷史沿襲,

歷史背景

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彭湃組織師生紀念國際勞動節,學生高舉“赤化”兩字的大紅旗,唱著《五一勞動節歌》,高呼“勞工神聖”、“減時加薪”、“無產者聯合起來”等革命口號遊行。這是海豐有史以來破天荒的第一次。事後地主豪紳竟藉此大做文章,但他並沒有因地主豪紳的反對而且氣餒放棄理想,反而在進一步探索著怎樣“到民間去”的道路,他與李春濤、楊嗣震等組織了一個赤心小組,出版《赤心周刊》。一年的革命實踐,使他對社會運動的決心日益堅定。他在《赤心周刊》第四期發表一篇題為《誰應出來提倡社會主義?》的論文,最能道出他決心從事農民運動的意志。他認識到只由少數人筆戰,“背後絕無半個工農”,不足以促成社會革命,並堅信“農民一定可以團結起來”。於是,他面對地主豪紳的造謠中傷,家裡一些人的責罵,隻身深入農村,經過艱苦細緻的宣傳發動,終於在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九日,組織了一個初期只有六個會員的農會。
六人農會
赤心周刊

歷史沿襲

“六人農會”為當時的海豐廣大農民樹起一面革命旗幟,受逼迫剝削的貧苦農民踴躍入會。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會員已達五百多人。第一個約農會——赤山約農會成立。一九二三年元旦,海豐縣總農會正式宣告成立,大會通過了農會章程,選出領導機構,彭湃當選為會長,有會員一萬二千戶,人口十萬。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縣級農會誕生了。
一九二三年五月,海豐、陸豐、歸善(惠陽)三縣農會在海豐城聯合舉行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發表了《海陸歸三縣農會“五一”宣言》。為適應形勢發展,匯合更大力量,於同年五月間,海豐縣總農會改組為惠州農民聯合會;七月間,又把惠州農民聯合會改為廣東省農會。彭湃任廣東省農會執行委員長,會址設海豐縣城林祖祠。
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八月五日,海豐、陸豐兩縣連續兩次遭受颱風襲擊,狂風暴雨又兼海潮上漲,造成了人民的財產嚴重損失,農作物幾乎無收。彭湃立即主持召開在海豐、陸豐兩縣工作的農會執行委員會議,隨又召開農民代表會,到會者百餘人,其中陸豐二十餘人,會議通過“至多三成交租”的決議,並發表《為減租而告農民》的公開信。農會於八月十五日在海豐城舉行減租誓師大會,到會農民二萬多人,陸豐總農會也派二百多名代表參加。彭湃在會上作了報告,群情為之激奮,高呼農會萬歲,聲威震撼海豐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