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街是廣西省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一條古老的街,也是唯一的一條。位於公安鎮政府一帶對面的山坡上,公安街有著幾百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安街
- 位置:廣西省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
- 歷史:幾百年
- 村莊:廖屋,梁屋等
簡介,歷史,交通,蕪湖市新蕪區老街,
簡介
以前的公安鎮千戶人家就是居住在這么一個小山坡上的街道,隨著時間的衍變,街上的熱鬧了起來。歷代每隔5天(如1月5日--1月10日--1月15日),這裡附近的鄉村並聚眾到這條小街上,進行日常的購物,也並是公安鎮這裡傳統所謂的“創虛”。傳聞古代“世外桃源”陶淵明就到此一游過
歷史
公安街歷來還是舉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的地方,什麼龍舟賽會以及各種廟會、節會、花會往往都在此間進行,一進公安街,使人有一股古代的風味迎面而來。特色小吃,美味佳肴...古代風情,仿佛仙境一般,讓你流連忘返。
交通
經過公安街往裡走,有廖屋,梁屋等村莊,走進這裡的山水風景如同回歸原始的感覺。並且這裡還有許多山豬,山雞,猴子等野生動物。
蕪湖市新蕪區老街
公安街西起老橫街,向東轉北至新蕪路。20世紀初是警察總廳所在地,故名。全長340米,寬4米,水泥路面。而離此不遠的公安巷,則南起公安街,北至吉祥寺,系公安街派生地名,全長75米,寬3米,泥土路面。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十月,蕪湖商務局總辦道員呂承瀚、會辦道員許鼎霖呈報:“蕪湖為通商碼頭,華洋雜處,教堂林立,又為江鄂要衝,游勇、會匪絡繹往來,非設立巡警不足以弭奸慝而靖地方。”經安徽巡撫王之春向清廷奏請設立“蕪湖商埠巡警局”。當時商務局撥款2萬元,同步建立“馬路工程局”,修築大馬路(中山路)、二馬路(新蕪路)、二街馬路及無名馬路(北京路)。
巡警局招募巡警300人,大部分是原保衛營的兵勇。保衛營是光緒十九年(1893年)蕪湖關道袁昶創設的,“因市面不靖,商民籌款,稟請皖南道憲設立,招勇200名,由道憲委任統帶。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裁撤,其兵勇多數改編警察”。“蕪湖商務巡警局”,是安徽最早設定的警察機構。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巡警道卞緒昌為整頓籌補虧款,裁汰浮費,改蕪湖巡警局為警務公所”。此名稱一直延用到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覆滅。
從1902年到1911年,蕪湖巡警存世10年。官兵制服一律黑色,頭戴圓頂大蓋帽,腦後拖一根長辮子,右腰皮帶插一根警棒(警官插手槍),胸前掛一枚警笛。他們日夜在街道巡邏,執槍維持秩序,有情況吹笛告警,彈壓地方。
武昌起義成功的訊息傳至,全城轟動。一周后,蕪湖巡警總辦丁翰年(字幼蘭)棄印逃走,警察星散,警務公所一空。
1912年,蕪湖警務公所改為“蕪湖警察廳”,廳長楊煥藻。此名稱一直延續到1926年,共有15年之久,是為北洋皖系軍閥統治時期。1927年國共合作,北伐軍打敗皖系軍閥,開進蕪湖,“蕪湖警察廳”改為“蕪湖公安局”,1937年改為“蕪湖警察局”。此後,日偽時期、國民黨統治時期,均稱此名。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蕪湖,蕪湖市軍管會公安局於5月25日成立。
清末,蕪湖巡警局地址在大馬路北段東邊一座小山坡上,即新中國成立後的工人俱樂部,今為鳩茲廣場的一部分。民國初期,蕪湖軍政分府設此,不久為皖南鎮守使署駐地,蕪湖警察廳遷至吉祥寺側,並占用了該寺部分寮房。這裡有蜂窩似的店家、住宅和菜市場。1927年警察廳改名公安局後,這條街、巷便以“公安”冠名了。老蕪湖人總是把“公安街大菜市”作為地名連稱的。
舊警察機構是統治人民的工具,老百姓對警察如敬鬼神而遠之。但是一般小警察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工資少,往往被長官剋扣,為了家小生計,經常侵犯小民的利益。有一首《警察自白》順口溜:“在家沒得法,出門當警察。頭戴大蓋帽,拖條豬尾巴,一根棍子屁股後插。見到長官行個禮,見到老闆打哈哈。只有小菜販子最怕我,直個眼睛順手拿:哪管青菜蘿蔔和魚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