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堡

山西省洪洞縣行政村之一。

位於洪洞城西10公里處,東臨汾河,有大運高速公路穿過。

最早起源,黃帝的姓氏,在《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中有著記載,黃帝,姓公孫,名軒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孫堡
  • 介紹:山西省洪洞縣行政村之一
  • 地理位置:位於洪洞城西10公里處
  • 起源:黃帝的姓氏
地點,起源,地圖信息,

地點

?>山西省洪洞縣行政村之一。
位於洪洞城西10公里處,東臨汾河,有大運高速公路穿過。

起源

最早起源,黃帝的姓氏,在《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中有著記載,黃帝,姓公孫,名軒轅。
公孫複姓起源很多。春秋時,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 ,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最初出現的公孫氏是在上古時期。《路史》載:"神農用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後改姬。"《廣韻》載 :"古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通志》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眼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
以佛、儒、道為尊的三教廟位於辛村鄉公孫堡村北,占地畝余,始建於元代。現存大殿、東西垛殿各一間。
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長9.6米,進深三椽4.6米。檐下斗拱七朵,出檐2.7米。楹柱高3.7米。木門厚實、穩固,四邊半圓形貼邊,高2.2米,寬1.7米。殿前台基高1.1米。東西垛殿面1三間,長6.3米,進深三間,額枋施四鋪作斗拱。
正殿前後楹柱內傾,極富特色,殿內塑像形態逼真,東西牆壁白描有《西遊記》中悟空八戒與牛魔王大戰壁畫,栩栩如生,讓廟廳更富神秘色彩。
據村中老人介紹,殿前檐下約10米的粗大額枋為枸杞木質地,極其罕見。

地圖信息

地址:臨汾市洪洞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