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坪山,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紅坊鎮蒙公山半山腰,海拔千餘米,滿山翠竹,怪石嶙峋,千溝萬壑集水於黃崗水庫。
公坪山是高山上的一塊小盆地,風景優美。公坪山的出名並非是優美的風景,而是有它獨特的古寺廟和革命鬥爭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坪山
據傳,1903年(癸卯年)初春,廖太河受祖師恩典普度眾生,從邵武將空中教傳入龍巖。在道場選址時,受祖師神示,以一隻公雞在子時為選址引路,人隨其後。此雞翻山越嶺尋至公坪山時,天剛破曉,公雞引脖啼鳴不肯再行。廖會意,將道場地址定於公坪山上開基建堂。
革命戰爭年代,道堂成了游擊隊的家。由於道場長期接濟紅軍、游擊隊,國民黨軍恨之入骨,多次到公坪山抓捕共產黨人未果。1929年初,國民黨一把火將公坪山道場燒為灰燼。1929年底當地民眾將道場重建至今。
道場以上下廳的民居建築為藍本,加兩層橫屋。建築起於平地,砌基丈余,石圍牆,置東門。石砌半月形放生池,有寺田數畝,為旱地。道場為土木結構,少許雕花。圖案、楹聯多以“空”為主調。地板為三合土夯成,正廳和橫屋天井均以塊石平砌,做工精良。廖李香、饒榮華、郭金喜傳承廖太河衣缽,歷屆主持至今。
閩西道場一般以道教和佛教為多,有縣誌記載的空中教場所僅此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