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金融教育
- 類型:經濟術語
必要性分析,存在的問題,對策,
必要性分析
1.加強金融教育有利於提高公眾的金融素養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每個人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金融需求,而且對金融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豐富,公眾參與金融活動越來越多,金融活動已經滲透到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對公眾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金融政策的調整、金融產品的開發以及金融市場的波動,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人們的經濟利益。公眾能否充分享受金融服務,能否有效促進金融的健康運行,都與公眾金融素養的高低密切相關。所以危機過後,加強公共金融教育,培育全民的金融素養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強公共金融教育有利於金融業的快速發展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對金融消費者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並且金融消費者的素養越高,越有利於金融業的發展。我國不僅有龐大的金融消費者群體,而且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對金融產品的需求必然也會快速增長,這對金融業的快速發展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我國消費者的金融素養遠遠跟不上金融業快速發展的要求,這反過來必然會對金融業的發展形成一定製約。所以,加強公共金融教育,對普及民眾的金融知識,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最佳化金融資源配置,促進金融業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強公共金融教育,能夠促進金融產品開發與社會需求的良性互動,拓展金融創新和金融市場發展的空間,也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防範金融風險,不斷增加財產性收入,同時又可以很好地促進金融業的快速發展。
3.加強公共金融教育有利於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與安全金融業是高風險行業,通過加強金融教育,普及民眾的金融知識,可以提高社會公眾對金融風險的認識和警惕,對防範金融危機、維護金融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公眾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是一把雙刃,消費者一方面可以享受著金融產品和服務帶來的便利和收益,另一方面也面臨著潛在的金融風險。長期以來,在金融風險的防範上,我們關注的重點在於風險管理的技術手段,而對普及金融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公眾對金融知識的了解,對金融體系的信心,是金融安全運行和健康發展的關鍵。加強金融教育可以增強社會公眾的風險意識和防範道德風險,可以增強社會公眾金融法治意識,可以培育全社會誠信觀念,為拓展金融市場、促進金融創新和金融業改革發展創造有利環境。金融危機的發生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對此我們必須具有足夠的認識。
存在的問題
1.公共金融教育體系不健全,公眾獲得金融教育渠道較少
公共金融教育需要一個覆蓋整個社會的完整體系,但目前我國公眾金融教育體系很不完備,在現有的情況下,不僅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履行公共金融教育的職責,而且更沒有建立公共金融教育的制度規範,缺少科學合理的公共金融教育機制。即便時而有些職能部門和金融機構業開展金融教育,但其教育渠道過於單一,教育媒介較少,輻射面較小。在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中,缺少明確的金融教育組織領導機構,也沒有制定關於金融教育的長遠計畫。對社會公眾的金融知識宣傳往往只注重一些表面的數據資料,如散發了多少宣傳單,接受了多少次諮詢,組織了多少場講座或報告會,辦了多少場展覽,等等,至於公眾對金融知識宣傳教育的內容能否理解,宣傳活動對公眾的金融意識和金融行為,是否有幫助和作用,組織者缺乏跟蹤調查,也無從知曉。
2.金融教育宣傳活動少,過於形式化,教育效果較差
一方面,我國的各類金融機構在進行宣傳過程中,很多時候只注重在所謂的“宣傳月”“宣傳周”等集中宣傳活動時間進行突擊性的金融宣傳,常年性的公共金融教育宣傳活動幾乎不存在。另一方面,即便是在所謂的宣傳活動中,為了完成宣傳任務,宣傳者往往更注重宣傳形式和宣傳聲勢以及對宣傳部門所產生的“良好的”社會影響,至於在宣傳過程中,有什麼效果,是否達到了宣傳目的,宣傳者並沒有真正放在心上,這好像與他們沒什麼關係似的。在城市裡的宣傳方式僅僅是在一些主要街道張貼零落星散的橫幅標語,偶爾發一些金融知識宣傳單,有時在金融機構辦公樓前擺上幾張桌子,幾個工作人員成立個臨時的諮詢點,熱鬧一陣子就草草收場,最後向上級部門發個報告。這樣的宣傳只是流於形式,起不到宣傳應起的作用。在農村地區,很少能看到有什麼金融宣傳活動。
3.忽視農村宣傳,農民對金融知識的渴望得不到有效滿足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因素,各地的金融機構在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過程中,經常出現“城鎮熱、農村冷”的現象。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理財意識的提高,農民渴望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識。但是,由於大多數金融機構在城市設的網點比較多,所以對社會公眾的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工作也偏重城市,農村地區宣傳幅度遠遠不夠,這其中雖然有地理、環境、經濟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農村經濟發展滯後,農民收入相對不高,能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收益不高,沒有把農民當做主要的目標顧客群,因而在農村的金融宣傳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這樣一來,農民對金融知識的渴望與需求不可能得到有效滿足。可現實的情況是農民金融知識匱乏,在金融市場活動中往往顯得被動和困惑,不知道怎樣投資理財,甚至上當受騙,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所以,在農村普及金融知識顯得尤為重要。
對策
1.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金融教育體系,做到金融教育的全面普及。為了全面提高國民金融教育素養,增加公眾對金融的認識,根據我國公共金融教育落後的局面,應該儘快建立與現實情況相適應的全覆蓋的國民金融教育體系。政府應該擔負起對國民進行金融教育普及的重任,並聯合金融機構、教育組織和民間力量,形成由組織者、參與者和實施者構成的金融教育體系框架。作為組織者,政府應該強力推動金融教育戰略的實施,讓更多的公眾都能接受到必要的金融教育;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加金融教育活動;地方政府、教育機構和金融機構必須全力配合。以建立起由政府組織,教育和金融機構配合,絕大多數民眾參加的公共金融教育體系。這樣就使得我國的公共金融教育有了一個可靠的依託和保證。同時,要建立公共金融教育制度和規範,形成具有長效作用的公共金融教育機制,推動我國公共金融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
2.增設公共金融教育渠道,改進公共金融教育方式要取得較好的公共金融教育成效,必須要採取較為科學的宣傳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加公眾獲取金融知識的途徑。因此,必須增設讓公眾獲取金融知識的通道和途徑。為此,可以編印大量公益性質的並且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識資料和讀本,向公眾免費發放;通過電視採取生動形象的方式,介紹金融常識,甚至可考慮設立金融教育電視頻道,宣傳金融政策,進行金融風險教育;在網路上建立金融知識學習平台,傳播金融教育理念,為公眾提供系統了解金融知識、獲取金融信息和學習使用金融工具的平台;通過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開展公益金融知識講座等等。可以說,增加金融知識傳播途徑,是目前我國對公眾普及金融教育的必然選擇。
3.區分需求差異,應該把農民作為金融教育的重點不可否認的是,雖然農民的收入在不斷提高,金融需求也不斷增加,但農民對金融的了解卻少之又少,這非常不利於農村金融的發展和穩定。而提高農民金融素質,可以大大推動農民對現有金融服務的利用,推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這有利於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目前我國農村還缺少系統而深入的金融教育活動,政府應該把農村金融教育納入到農民素質教育的長期規劃當中,金融機構也應將開展農村金融教育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農村金融教育應該特彆強調教育和服務相結合,根據農民的需求,設計合適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支持多種形式的小額信貸和微型金融服務創薪,為農民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融資便利,進而更好地滿足農民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