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行為的仿真研究

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行為的仿真研究

《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行為的仿真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由遲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行為的仿真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遲妍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我國處在群體性事件高發期。反恐形勢日益嚴峻,暴力恐怖攻擊手段向策劃、組織騷亂、暴亂、重大群體性事件等嚴重擾亂社會正常秩序、威脅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方式發展,給公共安全帶來嚴重威脅。重大群體性事件和騷亂、暴亂的一個共同、顯著特徵就是事件涉及大規模、帶有不同程度不友好、甚至敵對情緒的人群。快速有效地控制這些人群,是防止事態擴大、控制衝突升級、減少各方面損失和影響,保護公共安全的首要、核心任務。本項目以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為研究對象,研究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結構及其基本行為模式,將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演化博弈分析和基於agent 的建模/仿真相結合,通過快速仿真和實時推演實驗,研究非友好人群的行為演化機理,研究非友好人群控制策略作用機理。本項目的研究對公共突發事件中人群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對重大群體性事件和騷亂、暴亂的應急處置具有重要實踐價值。

結題摘要

我國處在群體性事件高發期。反恐形勢日益嚴峻,暴力恐怖攻擊手段向策劃、組織騷亂、暴亂、重大群體性事件等嚴重擾亂社會正常秩序、威脅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方式發展,給公共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其顯著特徵之一就是事件涉及大規模、帶有不同程度不友好、甚至敵對情緒的人群。快速有效地控制這些人群,是防止事態擴大、控制衝突升級、減少各方面損失和影響,保護公共安全的重要任務。項目研究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結構及其基本行為模式,通過構造非友好人群和恐怖組織模型,進行仿真實驗,研究非友好人群和恐怖組織演化機理,研究反恐政策作用機理,提出了提高人群管控能力的對策建議。本項目的研究對公共突發事件中人群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對重大群體性事件和騷亂、暴亂的應急處置具有重要實踐價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從近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典型公共突發事件入手,以事件發生背景和在社會、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等領域產生的影響為線索,繪製事件因果關係圖,識別非友好人群的基本構成。以利害關係和社會關係為線索,對相關人員和組織進行角色劃分,推導非友好人群的形成過程。通過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研究了非友好人群基本行為模式。 非友好人群模型與仿真研究。建立了基於多agent的公共突發事件中非友好人群模型。根據利害關係和社會關係,設計了人群生成算法並進行了仿真研究,結果表明人群形成初期是人群管控的關鍵時期。對公共突發事件中暴動人群演化進行了仿真推演,研究了信息傳播和事件處理在其中的作用過程。加強了對人群影響大、危險性高的恐怖組織網路的研究。探討了恐怖組織的生存機理,研究了恐怖組織的生存機理、時空演化和協同演化。以“東突”恐怖組織為案例,對“東突”恐怖組織網路的演化、抗毀性及反恐策略進行了研究。基於恐怖活動決策過程,將反恐政策分為主動型、被動型和根治型等三類。研究了各類政策的構成,分析了其演變特徵。研究了各類反恐政策產生效果的傳導機制。非友好人群管控能力建設對策研究。分析當前非友好人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面向新形勢下維護社會穩定的歷史使命和任務,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提升非友好人群管控能力的建議與構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