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於2019年4月22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
方案發布,方案全文,方案解讀,
方案發布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以“把握導向,嚴格把關”“統籌規劃,融合發展”“創新驅動,突出效能”“開放共享,社會參與”為指導原則,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保障,紮實穩妥推進。
方案全文
為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等現代科技發展趨勢,破解公共數字文化工程(以下簡稱“工程”)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推動工程轉型升級、深度融合,創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業態,提升服務效能,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加強現代科技套用,充分挖掘數字文化服務發展潛力,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全面融合發展,提升工程的覆蓋面和實效性,更好地發揮工程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支撐作用。
(二)基本原則
1.把握導向,嚴格把關。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工程資源內容審核,強化工程平台和服務終端管控。
2.統籌規劃,融合發展。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促進工程在平台、資源、服務方面的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堅持集約節約,避免重複建設。
3.創新驅動,突出效能。加強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套用,創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業態,促進工程轉型升級和服務效能提升。
4.開放共享,社會參與。創新工程建設模式,拓寬社會力量參與渠道,打破信息壁壘,探索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開放共享。
(三)目標任務
到2019年底,實現工程的統籌管理,建立統一的標準規範框架,推出統一的基層服務界面,初步形成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統籌開展基層數字文化資源配送,做好工程平台、資源、服務的融合創新發展試點工作。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統一的工程標準規範體系,實現工程平台有效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管理統籌規範、服務便捷高效,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更加健全,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加強現代科技套用,充分挖掘數字文化服務發展潛力,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全面融合發展,提升工程的覆蓋面和實效性,更好地發揮工程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支撐作用。
(二)基本原則
1.把握導向,嚴格把關。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工程資源內容審核,強化工程平台和服務終端管控。
2.統籌規劃,融合發展。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促進工程在平台、資源、服務方面的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堅持集約節約,避免重複建設。
3.創新驅動,突出效能。加強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套用,創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業態,促進工程轉型升級和服務效能提升。
4.開放共享,社會參與。創新工程建設模式,拓寬社會力量參與渠道,打破信息壁壘,探索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開放共享。
(三)目標任務
到2019年底,實現工程的統籌管理,建立統一的標準規範框架,推出統一的基層服務界面,初步形成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統籌開展基層數字文化資源配送,做好工程平台、資源、服務的融合創新發展試點工作。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統一的工程標準規範體系,實現工程平台有效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管理統籌規範、服務便捷高效,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更加健全,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統籌工程建設管理
加強工程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統籌工程的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制定統一的標準規範體系。
1.統一稱謂。在保持現有機構穩定的基礎上,將原來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畫,統稱為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規劃設計統一的工程宣傳標識,提高工程的辨識度。
2.統一標準規範體系。統籌制定工程發展規劃,調整、整合、完善現有的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標準規範,編制統一的資源建設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規範和績效指標,形成完備統一的標準規範體系。同時,堅持開放兼容的原則,有條件的與社會行業事實標準兼容互通。
3.統籌開展業務培訓。統籌制定工程業務培訓計畫,整合現有的培訓資源和培訓業務內容,建立涵蓋專題培訓、館員研修等多種類型的分級培訓體系,提高公共數字文化人才隊伍業務水平。
4.完善工程管理機制。建立工程建設協商機制,提高工程建設科學化水平。由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組織實施單位統籌制定、發布公共數字文化工程項目建設指南,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要求。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整合工程平台與服務界面
構建標準統一、互聯互通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逐步實現工程平台的開放兼容、快捷傳輸和高效運行,實現工程資源在基層的統一揭示和便捷獲取。
1.構建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基礎平台。以國家公共文化雲統籌全國數字文化館建設,與國家數字圖書館互開連線埠、互設界面,逐步實現用戶統一認證、資源共享、跨庫檢索和數據匯聚。加強與其他文化惠民工程互聯互通,搭建標準一致、有統有分、互為支撐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信息架構。
2.推出統一的基層服務界面。構建基於寬頻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數位電視網的公共數字文化套用,在客戶服務端統一服務平台、服務入口、服務界面,為基層民眾提供一站式、集成式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在鄉鎮、村基層服務點積極開展智慧型化服務套用。建立健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服務體驗機制,開展訂單式、選單式服務。
3.建設公共文化大數據平台。統一數據採集標準,規範數據採集流程,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形成覆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的大數據分析平台,與文化和旅遊部綜合監測與應急指揮平台實現有效對接,逐步實現對線上公共文化資源與線下公共文化活動服務的點擊量、訪問量、參與度、滿意度等進行大數據採集與分析,持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三)統籌工程資源建設和服務推廣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打造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品牌。建立統一的資源服務目錄,拓展資源傳輸渠道,全面提升資源供給質量。
1.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整合現有的宣傳渠道,推出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廣泛開展基於多終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宣傳推廣活動,提高工程知曉度和民眾參與度。發布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和活動年度目錄。整合聚攏現有資源和服務渠道,與學習強國等平台有機銜接,與社會組織、市場平台廣泛開展嵌入式宣傳,共同策劃、協同開展公共數字文化品牌活動與服務,打造精品項目,擴大品牌影響力。
2.建立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梳理、盤活工程存量資源,制定工程資源分類標準,套用唯一標識符等技術,開展全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元數據倉儲建設,推出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實現資源統一揭示與調用。
3.合理規劃資源建設內容。按照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功能定位和統一的技術標準,合理規劃增量資源建設內容,圍繞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中華優秀文化數位化、文化精準扶貧、旅遊等主題,開展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建設,豐富適用於移動網際網路傳播的資源類型,最佳化資源結構,提升資源質量。
4.完善資源存儲和供給體系。建立適應移動網際網路套用特點的服務模式,從用戶需求出發,推動跨平台、跨系統、跨層級的資源相互調用和信息共享互認,提高資源獲取的便利性。按照資源的適用範圍要求,合理規劃資源的授權,實現著作權效益最大化。改變傳統的資源配送模式,建立基於寬頻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虛擬網傳輸的公共數字文化資源配送體系。建立民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針對不同服務場景、特定服務人群精準推送公共數字文化產品。
(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工程建設
1.深入推進資源建設社會化。改革資源建設方式,擴大資源建設主體範圍,系統內公共文化機構和系統外市場主體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參與資源建設。通過採購成品資源、委託市場定製、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大資源建設的社會化合作力度。完善第三方質檢機制,提高資源建設質量。
2.拓寬資源傳輸渠道。逐步開放工程自有著作權資源的使用許可權,推進工程組織實施單位與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的合作,允許市場化平台、社會公共服務平台利用工程資源開展非營利性公共文化活動,拓展資源展示平台和傳輸渠道,提高人民民眾獲取資源的便利性。
3.創新工程設施管理運營模式。鼓勵各地開展工程設施的社會化運營。按照政府採購程式,通過招投標、委託等方式,引入市場力量或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數字文化設施的管理和運營,參與工程軟體平台的開發與維護,提高工程建設管理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加強工程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統籌工程的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制定統一的標準規範體系。
1.統一稱謂。在保持現有機構穩定的基礎上,將原來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畫,統稱為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規劃設計統一的工程宣傳標識,提高工程的辨識度。
2.統一標準規範體系。統籌制定工程發展規劃,調整、整合、完善現有的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標準規範,編制統一的資源建設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規範和績效指標,形成完備統一的標準規範體系。同時,堅持開放兼容的原則,有條件的與社會行業事實標準兼容互通。
3.統籌開展業務培訓。統籌制定工程業務培訓計畫,整合現有的培訓資源和培訓業務內容,建立涵蓋專題培訓、館員研修等多種類型的分級培訓體系,提高公共數字文化人才隊伍業務水平。
4.完善工程管理機制。建立工程建設協商機制,提高工程建設科學化水平。由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組織實施單位統籌制定、發布公共數字文化工程項目建設指南,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要求。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整合工程平台與服務界面
構建標準統一、互聯互通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逐步實現工程平台的開放兼容、快捷傳輸和高效運行,實現工程資源在基層的統一揭示和便捷獲取。
1.構建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基礎平台。以國家公共文化雲統籌全國數字文化館建設,與國家數字圖書館互開連線埠、互設界面,逐步實現用戶統一認證、資源共享、跨庫檢索和數據匯聚。加強與其他文化惠民工程互聯互通,搭建標準一致、有統有分、互為支撐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信息架構。
2.推出統一的基層服務界面。構建基於寬頻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數位電視網的公共數字文化套用,在客戶服務端統一服務平台、服務入口、服務界面,為基層民眾提供一站式、集成式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在鄉鎮、村基層服務點積極開展智慧型化服務套用。建立健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服務體驗機制,開展訂單式、選單式服務。
3.建設公共文化大數據平台。統一數據採集標準,規範數據採集流程,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形成覆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的大數據分析平台,與文化和旅遊部綜合監測與應急指揮平台實現有效對接,逐步實現對線上公共文化資源與線下公共文化活動服務的點擊量、訪問量、參與度、滿意度等進行大數據採集與分析,持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三)統籌工程資源建設和服務推廣
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打造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品牌。建立統一的資源服務目錄,拓展資源傳輸渠道,全面提升資源供給質量。
1.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整合現有的宣傳渠道,推出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廣泛開展基於多終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宣傳推廣活動,提高工程知曉度和民眾參與度。發布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和活動年度目錄。整合聚攏現有資源和服務渠道,與學習強國等平台有機銜接,與社會組織、市場平台廣泛開展嵌入式宣傳,共同策劃、協同開展公共數字文化品牌活動與服務,打造精品項目,擴大品牌影響力。
2.建立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梳理、盤活工程存量資源,制定工程資源分類標準,套用唯一標識符等技術,開展全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機構元數據倉儲建設,推出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實現資源統一揭示與調用。
3.合理規劃資源建設內容。按照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功能定位和統一的技術標準,合理規劃增量資源建設內容,圍繞全民閱讀、全民藝術普及、中華優秀文化數位化、文化精準扶貧、旅遊等主題,開展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建設,豐富適用於移動網際網路傳播的資源類型,最佳化資源結構,提升資源質量。
4.完善資源存儲和供給體系。建立適應移動網際網路套用特點的服務模式,從用戶需求出發,推動跨平台、跨系統、跨層級的資源相互調用和信息共享互認,提高資源獲取的便利性。按照資源的適用範圍要求,合理規劃資源的授權,實現著作權效益最大化。改變傳統的資源配送模式,建立基於寬頻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虛擬網傳輸的公共數字文化資源配送體系。建立民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針對不同服務場景、特定服務人群精準推送公共數字文化產品。
(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工程建設
1.深入推進資源建設社會化。改革資源建設方式,擴大資源建設主體範圍,系統內公共文化機構和系統外市場主體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參與資源建設。通過採購成品資源、委託市場定製、合作共建等方式,加大資源建設的社會化合作力度。完善第三方質檢機制,提高資源建設質量。
2.拓寬資源傳輸渠道。逐步開放工程自有著作權資源的使用許可權,推進工程組織實施單位與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的合作,允許市場化平台、社會公共服務平台利用工程資源開展非營利性公共文化活動,拓展資源展示平台和傳輸渠道,提高人民民眾獲取資源的便利性。
3.創新工程設施管理運營模式。鼓勵各地開展工程設施的社會化運營。按照政府採購程式,通過招投標、委託等方式,引入市場力量或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數字文化設施的管理和運營,參與工程軟體平台的開發與維護,提高工程建設管理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
三、重點工作和時間安排
(一)2019年底前
1.開展試點。選擇東、中、西若干個區域,在省級、市級、縣級不同層級開展工程融合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推進試點地區在工程平台、資源、服務等方面全面最佳化融合。
2.開展公共數字文化相關標準規範的融合修訂工作,在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分步啟用。
3.統一基層服務界面,推出面向移動網際網路的公共數字文化應用程式,推廣套用智慧型化服務終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大數據平台建設。
4.開展國家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用戶統一認證和數字資源唯一標識符的登記工作。
5.梳理工程存量資源,開展工程資源服務總目錄建設,建立面向基層的統一的資源配送體系。
(二)2020年底前
1.總結試點經驗,推廣試點成果,形成工程融合創新發展推廣模式。
2.完成工程資源服務總目錄體系建設,不斷豐富資源內容。
3.提高社會化服務比例,推動工程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1.開展試點。選擇東、中、西若干個區域,在省級、市級、縣級不同層級開展工程融合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推進試點地區在工程平台、資源、服務等方面全面最佳化融合。
2.開展公共數字文化相關標準規範的融合修訂工作,在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中分步啟用。
3.統一基層服務界面,推出面向移動網際網路的公共數字文化應用程式,推廣套用智慧型化服務終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大數據平台建設。
4.開展國家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用戶統一認證和數字資源唯一標識符的登記工作。
5.梳理工程存量資源,開展工程資源服務總目錄建設,建立面向基層的統一的資源配送體系。
(二)2020年底前
1.總結試點經驗,推廣試點成果,形成工程融合創新發展推廣模式。
2.完成工程資源服務總目錄體系建設,不斷豐富資源內容。
3.提高社會化服務比例,推動工程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督促落實工程融合發展相關任務。文化和旅遊部組織實施單位負責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工作的具體實施。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工作,結合本方案紮實推進本級的工程融合發展。各試點地區要結合本方案確定的原則、目標、任務,精心組織實施,提高試點工作實效。省級及省級以下組織實施單位要按照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依據能統則統、宜融盡融的原則,推進工程融合創新發展。
(二)強化政策保障。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工程融合創新發展,重點支持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整合、“兩微一端”服務、智慧型服務、大數據分析評價等。各地要結合實際需要,加大對工程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
(三)紮實穩妥推進。加強對融合創新發展的動態跟蹤,嚴把意識形態安全和網路安全關,及時研究解決融合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加強宣傳推廣,穩步推進工程融合發展。
(二)強化政策保障。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工程融合創新發展,重點支持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整合、“兩微一端”服務、智慧型服務、大數據分析評價等。各地要結合實際需要,加大對工程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
(三)紮實穩妥推進。加強對融合創新發展的動態跟蹤,嚴把意識形態安全和網路安全關,及時研究解決融合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加強宣傳推廣,穩步推進工程融合發展。
方案解讀
《實施方案》提出4項重點任務:統籌工程建設管理、整合工程平台與服務界面、統籌工程資源建設和服務推廣、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工程建設。統籌工程建設管理包括統一稱謂、統一標準規範體系、統籌開展業務培訓、完善工程管理機制;整合工程平台與服務界面包括構建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基礎平台、推出統一的基層服務界面、建設公共文化大數據平台;統籌工程資源建設和服務推廣包括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建立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合理規劃資源建設內容、完善資源存儲和供給體系;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工程建設包括深入推進資源建設社會化、拓寬資源傳輸渠道、創新工程設施管理運營模式。
《實施方案》指出,到2019年底,要實現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統籌管理,建立統一的標準規範框架,推出統一的基層服務界面,初步形成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總目錄,統籌開展基層數字文化資源配送,做好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平台、資源、服務的融合創新發展試點工作。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統一的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標準規範體系,實現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平台有效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管理統籌規範、服務便捷高效,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更加健全,服務效能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