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緣起與治理

公共事件:緣起與治理

《公共事件:緣起與治理》為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副系主任王向民老師主持的研究課題成果,由王向民老師設計主要框架及研究方向,江遠山、郝宇青、於晶等7位老師各自撰寫一章,構成全書主體內容,主要討論了公共事件的政治社會研究架構、公共事件的形成機理(社會運動視角、社會心理學視角、傳播學視角)以及公共事件的治理解決(合作治理、政策變遷與制度建設)。本書將為學術界提供研究基礎。

基本介紹

  • 書名:公共事件:緣起與治理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270頁
  • 開本:16
  • 作者:王向民 等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世紀文景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2003年,大學生孫志剛在廣州收容人員救治站意外死亡,同年,隱形病毒SARS肆虐了大半箇中國……非新世紀獨有的事件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進而醞釀成關於公共政策及公民權利維護的社會大討論,開啟了中國政治社會發展的“小三峽”,政治學意義上的公共事件皆由此而生。它映射的是中國的國家建設與治理,雖然沒有政權轉型的宏大與壯烈,但卻像涓涓細流,深遠而綿長。
《公共事件》一書重點分析其與群體動員、政治信任、信息傳播的發生學關聯;進而論及公共事件的治理變遷、制度建設及國際話語權爭奪。

作者簡介

王向民,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副系主任,公共事務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持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等,出版著作《民國政治與民國政治學》、《城市基層選舉研究》、《危機事件中的社會組織》等。2008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11年開始擔任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副系主任。

圖書目錄

導論 公共事件與中國政治研究
一、公共事件研究:從社會學到政治學
二、碎片化政府與公共事件
三、政商聯盟與公共事件
四、體制開合與公共事件

第一章 公共事件與社會運動
一、問題與文獻
二、群體變動與社會斷裂
三、公民社會的困境和政治機會結構的閉與合
四、異議表達的渠道選擇

第二章 群體行動與政治信任: 公共事件形成原因的一個側面
一、政治信任作用的理論探討
二、群體行動、公共事件與政治信任危機
三、化解公共事件危機之道:重建政治信任
四、結語

第三章 聚合、宣洩、協商與公共事件的信息傳播
——基於社會化媒體的研究視角
一、 公共事件信息傳播中的政府發布行為與社會動員呈現
——社會化媒體背景下多元主體的信息聚合
二、 社會化媒體平台危機傳播的效果分析
——互動中的宣洩與協商
三、 紅十字會的公信力危機及其形成要因分析
——以“趙白鴿整改紅會承諾”的微博反饋為例

第四章 公眾參與、議程設定與政府回應
——2003—2013年公共事件治理變遷分析
一、 文獻綜述與公共事件實踐治理分析框架的提出
二、 我國2003—2013年公共事件治理變遷的代表性樣本及分析
三、 歷史進程中公共事件的治理變遷邏輯
四、 進一步突破公共事件治理變遷的現實瓶頸
五、 總結和餘論

第五章 制度建構與完善: 公共事件治理的剛性保障
一、 公共事件預防制度體系的建構與完善
二、 公共事件事發處置制度體系的建構與完善
三、 制度創新與公共事件治理:基於新制度主義的分析

第六章 公共事件與國際話語權
一、 導言
二、 時效性的搶占
三、 話語主體的多樣化
四、 議程設定與反議程設定
五、 傳播技巧的改善
六、 提升公共事件國際話語權的策略

參考文獻

文摘

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2003年是一個起點,這一年,孫志剛這位大學生在廣州意外死亡,同一年,一個隱形病毒肆虐了大半箇中國,非新世紀獨有的事件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進而醞釀成公眾輿論,引起就中國政府權力配置、公共政策執行以及公民權利維護等方面的社會抗議。十年來,經由媒體信息傳播,充滿政治想像力的公共事件像中國的GDP一樣,數量連創新高。與此同時,從政府官員到小老百姓,從富豪老闆到打工仔,從高級白領到農民工,無不透露出深深的社會焦慮,中國遭遇了預期危機。仍然是狄更斯的那句話老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2003年開啟了中國政治社會發展的“小三峽”。唐德剛認為,中國兩千多年來政治社會制度經歷了兩次“歷史三峽”,一次是秦始皇從封建制轉到郡縣制,一次是近代在西方炮艦之下從帝制轉到民治,“歷史三峽”轉型期驚濤駭浪,死人如麻。從帝制到民治轉型的“三峽”譜系是民族國家,以此而論,它還得經過主權肇造、權利革命與扁平化國家三個“小三峽”。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報告指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這當為第一個“小三峽”的蓋棺定論,從皇權國家轉到了主權國家。當前中國處於“小三峽”的第二段,其核心是將主權國家坐實到“人民當家做主”。公共事件皆由此而生,映射的是中國的國家建設與國家治理,它雖然沒有政權轉型的宏大與壯烈,但卻像涓涓細流,深遠而綿長。本書以公共事件為研究對象即由此而生。
說到底,公共事件是兩個因素的化學反應,信息傳播造成了群體參與和公共輿論,權力想像反映了公共事件的政治指向、預期與願景,而事件本身只是一個觸媒,一個導火索。事件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能夠成為公共事件有賴於便捷的信息傳播手段,口耳相傳、平面紙媒、蜂窩網路,不同信息傳播方式“製造”出的公共事件不可等量齊觀。在信息傳播中,客群的想像形成,公共事件的特殊性在於想像的對象是公共的——政府權力、公共政策、制度組織。公眾在信息傳播與發酵的過程中,將紙頭規定或宣傳中的“政治社會”想像成抽象的真實,由此延展成一個公共事件。像信息傳播中的謠言不可避免一樣,公共事件的權力想像邏輯,也有可能大擺烏龍,而真實或理解正體現在這個烏龍之中,“求變”。公共事件像一出大戲,一頭是哀嚎連天或竊竊私語的權利受損者,另一頭是公共政策或政府組織的制度設計,中間還有公益律師、學者調查團等社會中介群體輪番登台,劇情演繹百轉千折、峰迴路轉、跌宕起伏、高潮不斷。“戲曲小舞台,社會大世界”,公共事件像一個哈哈鏡,我們能夠從中透析出當前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有公共事件就有政府的回應與治理。先是剛性維穩,花錢買太平,結果“刁民”四起,敲詐政府;進而,危機管理大行其道,然而,顧頭不顧尾,公共事件就像“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此起彼伏。從分析的角度,政府的公共事件治理應當在三個層面展開: 第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調整現有不合理的公共政策;第二,放下權力的傲慢,國家要與社會合作,實現分治基礎上的共治;第三,規範政府權力,讓權力回到制度的籠子裡。讓我們歡欣的是,近些年,政府似乎逐漸正視轉型期的社會需求,並調整現有的公共政策。例如,孫志剛事件廢除了收容條例(2003年),“非典”事件促發了公共衛生的信息公開(2003年),郭美美事件導致了紅十字會的改革(2012年),奪命校車事件出台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2012年),上訪媽媽唐慧事件終結了勞教制度(2013年)。進而,我們也看到國家與社會在突發危機事件中的合作治理,例如玉樹地震救援中的政府與志願者合作(2010年)。在制度層面,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計畫,描繪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領域的改革路線圖。
上述分析就是本書的思路,我們期望以公共事件為研究對象,建構中國的國家建設理論,並希望在國家治理問題上有所創新。就內容而言,本書以公共事件為中心,分析公共事件與群體動員、政治信任、信息傳播的發生學關聯,進而論及公共事件的治理變遷、制度建設及國際話語權爭奪。
具體而言,圍繞著公共事件這一關鍵字,我們擬定了以下幾個研究專題。第一,公共事件與中國政治研究。公共事件研究,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都經歷了從社會學向政治學的轉向。公共事件能夠為中國政治學提供怎樣的分析範式,能夠為中國國家建設與國家治理理論提供怎樣的經驗與理論,這是我們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本書導論從碎片化政府、政商聯盟、體制開合三個角度展開了分析。第二,公共事件與社會運動。社會運動是轉型社會中必然存在的,中國公共事件的特殊性。第一章以異議表達為切入點,分析了中國的群體變動、社會斷裂與政治機會結構,並指出了抗議的策略。第三,公共事件與政治信任。政治信任是權力想像的基礎,社會心理的變化促發信息傳播的加劇與權力想像的乖離,從而誘發更多的公共事件。第二章以政治信任為切入點,分析了公共事件的發生邏輯。第四,公共事件與信息傳播。公共事件本身是一個信息傳播現象,信息技術與信息手段決定著公共事件的結晶速度與發展形態。第三章以社會化媒體為對象,並以雅安地震與紅十字會公信力危機為例,分析了信息傳播中的聚合、宣洩、協商機制。第五,公共事件與治理變遷。有公共事件便有政府治理,公共事件的譜系也是政府治理的變遷過程。第四章以“公眾參與—議程設定—政府回應”為分析框架,以2003—2013年的代表性公共事件為材料,展現了十年來的動態治理過程。第六,公共事件與制度建設。公共事件治理的根本在於制度建設,如何建構一個過程性的制度建設是研究的應有之義。第五章從預防、事發處置、制度創新三個角度做了探索。第七,公共事件與國際話語權。信息全球化的時代,公共事件將不再只是一國的內部事務,而是瞬時能夠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而且在國際競爭與外交博弈的背景下,公共事件被賦予了更多的政治曖昧。第六章從時效性搶占、話語主體多樣化、議程設定、傳播技巧、話語權提升策略等角度做了分析。作為嚴肅學術著作,本書儘可能兼顧經驗實證材料與理論邏輯分析,經驗材料只有在理論邏輯中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理論邏輯也只有在經驗實證支持下才顯得豐滿,當然,為了讓著作更為厚重,還得增加一些歷史分析。總之,本書是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的研究著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