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態模型

八重態模型解釋了當時發現的大量介子和重子的分類,而這個模型的判定性檢驗則是Ω-粒子的發現。當時實驗上已發現自旋的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重態模型
  • 作用:解釋了大量介子和重子的分類
  • 判定性檢驗:Ω-粒子的發現
  • 提出時間:1961年
八重態模型
1961年,美國物理學家蓋耳曼和以色列物理學家奈曼對坂田模型作了修正,提出八重態模型,以八種基礎粒子來說明全部粒子包括許多短壽命的共振態的性質。該模型認為,無論是介子還是重子,都分成若干族,每一族內各粒子自旋和宇稱相同,質量不同但有確定的聯繫,同位旋和奇異數不同但其值完全由族的性質所決定。至於基本的族則由八種基礎粒子組成,其他允許的族都是在此基礎上複合出來的。
這9個粒子完全符合這個模型預言的要求,並且可以根據這9個粒子的性質準確地預言那個尚未發現粒子的性質——只能作弱衰變,從而將表現為一個穩定粒子,被稱為Ω-粒子。它後來在1964年實驗中果然被發現了,這樣八重態模型得到了判定性的檢驗。
但是八重態模型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如強子的族中可以有1個、8個、10個或27個粒子組成的族存在,而對重子來說,雖然有10個粒子組成的族存在,可是無跡象表明有27個粒子組成的族存在。再如該模型對強子的對稱性和分類的聯繫給出了一定的描述,可是對於這些聯繫的物理來源並沒有給出說明,這些都有待於人們通過對強子內部結識認識的深化來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