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35.90畝(其中:田3641.00畝,地6494.90畝),人均耕地1.11畝,主要種植等作物;擁有林地17982.5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6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7畝,主要種植辣椒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9074.3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113戶通自來水,有859戶飲用井水,有93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分別占農戶總數的54.37%、41.96%、45.62%)。
有2047戶通電,有137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92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7.17%和93.9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14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54戶(分別占總數的71.07%和46.64%)。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部分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132輛,機車147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41畝,有效灌溉率為35.9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3358.8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7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4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1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1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1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2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6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51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42.00萬元,畜牧業收入934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3068頭,肉牛5879頭,肉羊9399頭); 第二、三產業收入1468.00萬元, 工資性收入24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09.00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4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36人 ,在省內務工291人,到省外務工24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045戶,共鄉村人口9522人,其中男性4822人,女性4700人。其中農業人口7638人,勞動力4648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59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 人畜混居的農戶67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縣中學。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363人,中學生28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04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82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55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1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7.00萬元,有固定資產47.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黨員總數284人,黨員中男黨員245人,女黨員42人。 團員72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無大的龍頭企業做支撐,經濟發展緩慢;不通自來水,飲水困難。地下水大腸乾菌超標;甚而設施滯後,髒、亂、差現象嚴重。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普者黑酒公司、葡萄酒莊、上海文山科技示範為依託,大力發展釀酒,牧業、烤菸、葡萄、蔬菜產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改變落後面貌。
地圖信息
地址: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