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129師兵工廠舊址

八路軍129師兵工廠舊址

八路軍129師兵工廠舊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陶泉鄉花駝村,建成於1939年—1941年,建築占地面積300平方米,保護範圍面積300平方米。現歸陶泉鄉花駝村使用。

1938年,華北第一個抗日民主縣政府—磁縣縣政府,在這裡建立了兵工廠,幫助一二九師八路軍司令部製造武器彈藥和日常生活用品,當地農民騰出145間民房支持兵工廠建設。這裡建起冀南第一個兵工廠,6年時間,為八路軍一二九師生產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生活用品,為全民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兵工廠遺址包括鑄造廠舊址、通訊電台舊址、碉堡舊址、軍糧儲備處舊址、古石槽碾舊址等十二處。遺址長期未得到有效保護,年久失修,加之居民生產生活活動、自然因素,有損毀情況。幾處重要舊址保存完好,但受到居民生活及自然因素的影響。兵工廠遺址所在地花駝村氣候乾燥,位於深山區,植被良好。民風淳樸,無非農業生產,交通不便利,受外界影響較少。

磁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兵工廠博物館也對花駝村現有的紅色遺址進行整合,收集保護相關的革命文物,打造磁縣的“紅色精神地標”。2023年,被評選邯鄲市第一批市級工業遺產。

基本介紹

發展歷史,分布格局,遺址保護,主要景點,舉辦活動,

發展歷史

抗戰初期,八路軍武器彈藥極度匱乏,即使是一線部隊也無法滿足人手一支槍,大部分裝備都是靠繳獲而來。為了改變這一現狀,1938年春節前夕,中國第一個抗日民主縣政府——中共磁縣縣委、縣政府時任縣長田裕民,經過考察,選擇了四面環山、山高林密的花駝村建設兵工廠。
八路軍129師兵工廠舊址
一二九師兵工廠博物館
在軍民共建中,肥皂廠、被服廠、槍械廠、地雷廠、毛織廠、軍工食堂等分布在村內各處院落和古廟宇中。1940年6月,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遷駐涉縣,花駝村逐漸發展成為軍工物資生產與中轉基地。兵工廠駐花駝村6年多的時間,槍枝彈藥、被服鞋襪被源源不斷地從村里運送到前線,一時間這裡成了根據地有名的“軍工專業村”。
花駝村一二九師兵工廠建立初期,機構分布包括技工車間、鉗工一車間、鉗工二車間、木工車間和鍛工車間總計五個車間。隨著戰爭形勢發展,人數擴大至266餘人,除保留原先修理一二九師及一一五師武器設備以來,主要加工生產75炮彈、82迫擊炮彈、地雷、50小鋼炮、60小鋼炮和手榴彈,其中生產最多的是單響手槍、81式馬步槍。現今,花駝村仍保留修械舊址16處,舊器具300餘件,且保存率完好,對當時的革命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在劉少奇、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帶領下,兵工廠主要生產機槍、手槍等武器和軍衣、軍鞋、毛巾和肥皂等後勤物資,兵工廠機器設備由劉少奇同志從六合溝煤礦運至花駝村,一時間這裡成了根據地內有名的“軍工專業村”。人們還喜歡稱呼它為“山尖上的紅色兵工廠”。
抗日戰爭時期,磁縣西部深山區作為抗戰根據地,花駝村尤為典型。1938年,抗日政府在本村發展黨員民兵建設,短時間內,發展黨員民兵五六十人,為革命事業補充了後備力量。1939年,八路軍129師結合磁縣抗日政府,在花駝村建起兵工廠和後勤物資基地。兵工廠始建於1939-1941年間,1947年初搬至涉縣甘泉村,負責人郭志安,河南林縣人。主要生產機槍、手槍、步槍、子彈、手榴彈、地雷等武器軍火和軍衣、軍鞋、毛巾、毛衣、布匹和肥皂等後勤物資。另外還存有幾十萬斤軍糧。作為129師及磁縣地方抗日武裝一個重要的軍火物資供應點,可以說是一個系統完整的後勤基地。當時共有工人150多名,工廠車間占有民房200餘間,占到當時民眾房屋總數的十分之九,百姓們都搬到野外的石庵子和山洞裡居住,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
八路軍129師兵工廠舊址
毛巾廠舊址

分布格局

順著陳列館門前的村中小道一路前行,有古炮樓、槍零件廠、槍枝組裝廠、手榴彈廠、電台總部、毛巾毛衣廠、肥皂廠等數百年的歷史建築和兵工歷史原貌。
八路軍129師兵工廠舊址
電台總部舊址
村中共有二層炮樓5處,均為明清時期的建築,分別位於村西西石街西側一處,村北一處,村中心一處,村東半山腰兩處,均為石頭砌築,頂部設有槍口和瞭望哨,炮樓地勢較高,可以俯視全村,是一個重要的瞭望哨。炮樓下有地下通道與地道相通,方便觀察敵情,為保護兵工廠起到了重大作用。窯洞分別位於村西、村中心和村東共四處,均為石頭砌築,內有通道與地道相通,用來藏身、屯糧、防禦外來侵略。
花駝村129師兵工廠在生產兵工時期,村中一個叫劉春根的手榴彈廠負責人為了製作手榴彈安全,改進了裝藥方式,在房子的牆上留一個小口,把手伸出去在牆外面來安裝手榴彈、地雷的引爆裝置,一旦發生意外,就把它扔到地下而人藏身於牆內,可以有效地避免傷亡。
兵工廠當時有工人266人,工廠車間占有民房245間,兵工廠在花駝村七年間,始終沒有遭到敵人的破壞,為革命抗日工作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1943年下半年,由於戰爭需要,兵工廠才由花駝村遷往涉縣西達,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涉縣西達兵工廠。據記載,花駝村兵工廠是當時太行山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冀南第一兵工廠”。

遺址保護

該村整理了資料,維修了舊址,如鑄造廠舊址、通訊電台舊址、碉堡舊址、軍糧儲備處舊址、古石槽碾遺址等得到了維修和保護。然而由於花駝村交通閉塞,經濟基礎薄弱,缺少起步活動資金,致使革命遺蹟保護工作不能繼續進行而停止。
曾經,老一輩軍民共創的紅色革命熱土,在新時代工農聯合發展中,踏上了新征程。2017年8月,退出產能的磁縣申家莊煤礦轉型成立申美集團,依託花駝村的紅色資源和古村落資源以及當地觀天佛山景觀,工農聯手,綠化先行,先後植樹100餘萬棵,走生態旅遊發展之路。
四年時間,天保寨旅遊風景區初具規模,四面八方的遊客絡繹不絕,也帶動了花駝村的旅遊產業,村民紛紛辦起了農家樂、拉起了林業隊、加入農業合作組織,曾經閉塞的紅色老區正快步奔向小康、邁進富足,兵工廠博物館也成了當地的“精神地標”。

主要景點

磁縣在花駝村建設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兵工廠博物館,陳列抗戰時期遺留下來的文物與史料。
博物館項目作為磁縣旅發大會的景點之一,對花駝村現有的16個紅色遺址整合打造成天寶寨景區花駝村129師兵工廠博物館。主要包含花駝村村委會的改造、對紅色遺址進行修繕、區域內現狀道路、場地及其他設施進行修繕。收集保護與花駝村129師兵工廠相關的革命文物,安置一座紀念碑。
總館是村莊入口的主要標誌建築,為花駝村紅色文化、兵工文化的總體介紹、紅色文化講解互動中心、紅色影片播放中心、紅色文化研究中心。12個分館分別在其遺址的基礎上保持原狀,個別破損地方進行修繕,主要展示相關器物,介紹花駝村的紅色歷史、村莊的整體情況、歷史背景和抗戰的軍工部分。分館之間通過地道、連廊和指示牌相連通。項目全部修建完成後,將使磁縣天寶寨景區花駝村129師兵工遺址建築物形成一個整體,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及紅色旅遊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屆時,漫步花駝村中,在高低錯落的小巷踏著青石板,一幢幢石頭砌成的老屋,仿佛都在述說那段紅色的歷史。

舉辦活動

2015年7月23日,由人民網、河北日報、長城網、河北新聞網、河北電視台等國家、省、市媒體及部分省市的網信辦、黨史研究室有關人員組成的“重走抗戰路”採訪團來到這裡。
2022年7月1日,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國防大學李兵教授來到磁縣八路軍129師兵工廠博物館捐獻革命文物,並為博物館題詞、剪彩。國防大學李兵教授捐贈革命文物老風箱1個,同時,還有社會人士捐贈革命文物,其中王現芝捐贈鐵犁1個,李林捐贈老馬燈1個,李民捐贈日本地圖2張,郝建平捐贈日偽政府布告1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