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戰鬥在古長城,攝影作品。沙飛攝(1938年)。作品以萬里長城背景下,待命對敵射擊的戰士和手持駁殼槍注視敵情的指揮員的畫面,反映民族危亡之際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必勝信念。後以《轉戰在喜峰口外的晉察冀八路軍》為名發表,署名孔望,在抗日宣傳活動中發揮作用。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經典攝影作品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路軍戰鬥在古長城
- 作者:沙飛
八路軍戰鬥在古長城,攝影作品。沙飛攝(1938年)。作品以萬里長城背景下,待命對敵射擊的戰士和手持駁殼槍注視敵情的指揮員的畫面,反映民族危亡之際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必勝信念。後以《轉戰在喜峰口外的晉察冀八路軍》為名發表,署名孔望,在抗日宣傳活動中發揮作用。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經典攝影作品之一。
八路軍戰鬥在古長城,攝影作品。沙飛攝(1938年)。作品以萬里長城背景下,待命對敵射擊的戰士和手持駁殼槍注視敵情的指揮員的畫面,反映民族危亡之際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必勝信念。後以《轉戰在喜峰口外的晉察冀八路軍》為名發表,署...
娘子關,一稱葦澤關。它位於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是萬里長城的一個險要關口。關上有對聯云:“雄關百二誰為最?要塞三千此關名。”它有“三晉門戶”和“天下第九關”的稱號。歷史沿革 娘子關為戰國時期中山國所建長城的關口之一,唐朝設立承天軍戍守處,唐大曆年間(767—779)修建“承天軍城”。宋代建“承天...
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鬥、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該戰是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領所部,根據中共...
《長城紅》是由唐山大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抗戰劇,由齊峰執導,齊奎、劉思言領銜主演。該劇以唐山市豐潤縣潘家峪慘案為原型,講述了慘案發生後潘家峪復仇團和八路軍冀東12團英勇殺敵的故事。該劇於2015年12月5日在廣東經視首播。劇情簡介 冀東長城腳下的潘家峪,居住著抗倭名將戚繼光戚家軍的後代。八路軍在冀...
王再天回憶說,1931年,張志毅參加了抗擊日寇的長城戰役。東北淪陷後,他隨部隊轉入關內,但抗擊日寇的滿腔報國決心一刻也沒有改變。1936年,張志毅進入南京炮校尉官訓練班,畢業後任副連長。第二年,張志毅又先後參加了淮河戰役和台兒莊戰役。1938年7月,在進步人士的幫助下,一心抗日的張志毅投奔了八路軍,同年10月,...
1937年底,沙飛在河北正式參加八路軍。他用照相機拍攝了八路軍戰鬥在古長城、打擊侵略者的照片;他拍攝了日寇暴行的照片;他拍攝了百團大戰、聶榮臻與日本小姑娘的照片;他拍攝了國際反法西斯戰士白求恩的照片;他拍攝了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將士、人民生產生活、青年踴躍參軍的照片;他拍攝了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活動、國際友人...
1942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五周年之際,沙飛與他的戰友們創辦的《晉察冀畫報》,在河北石家莊平山縣碾盤溝村正式出版。《晉察冀畫報》創刊號以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名義出版、《晉察冀畫報》社編輯印刷,印數為1000本,刊登150多幀照片。封面是彩色套版的八路軍挺進長城,封底是鐵騎兵,都是沙飛作品。創刊號主要是...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建於1969年,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西南30公里處的白崖台鄉,是為紀念八路軍平型關首戰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在戰役遺址上建設的一所紀念館。平型關大捷紀念館由序廳、三個主展廳、一個實物陳列廳、半景畫館、將星閃爍廳組成,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平型關大捷紀念館是第一批全國...
馮玉祥,題詞“打虎將軍”贈於他。但歷史銘記他的英名,還是“大刀將軍趙登禹”———1933年長城抗日,親率“大刀敢死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國難當頭,義無反顧,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此,平型關大捷打掃戰場時,人們看見八路軍115師連長曾賢生,一手緊握刺刀,一手捂著小腹,雖已氣絕身亡,卻仍屹立不倒...
《盧溝橋中國軍隊奮起抗日》(2-1),圖案以“盧溝曉月"碑亭和盧溝橋上的石獅子為背景,刻畫出了國民黨二十九軍將士奮起抗日、衝鋒陷陣的英雄形象。《八路軍戰士和民兵戰鬥在長城內外》(2-2),圖案以巍巍長城為背景,描繪了八路軍深入敵後,配合民兵打擊侵略者,抗日烽火燃遍祖國大地的雄壯景象。郵票賞析 該套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