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八角子
- 拉丁學名:Parasa consocia Walker
- 別稱:青刺蛾、褐邊綠刺蛾、綠刺蛾、褐緣綠刺蛾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科:刺蛾科
- 屬:綠刺蛾屬
- 種:八角子
- 分布區域:除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目前尚無記錄外,幾乎遍布全球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防治措施,
簡介
綠色的小蟲子,中國綠刺蛾,老百姓俗稱的“八角子”.它不僅為害楊,柳、榆、刺槐,而且為害多種果樹類,屬於害蟲。
一般這類昆蟲蟄傷都是酸性物質 塗抹肥皂水,小蘇打等鹼性物質可以緩解腫痛。
民間土方:取蟄傷人的那隻八角體內汁液塗於紅腫處,可緩解疼痛,但仍然會有腫脹現象。
一般治癒方法:用風油精塗抹患處,2——3次可以治癒。
形態特徵
八角子成蟲:體長12.5-17毫米,翅展28-40毫米,頭部粉綠色,複眼黑褐色,觸角褐色,♂觸角近基部10多節為單櫛齒狀,♀觸角絲狀;胸部背麵粉綠色;足褐色;前翅粉綠色,基角處有放射狀褐色斑,外緣有淺褐色線,緣毛深褐色;後翅及腹部淺褐色,緣毛褐色。
卵: 扁橢圓形,長1.2~1.5毫米,初產白色,漸變為黃綠色至淡黃色。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4-27毫米,寬7-8.5毫米;頭紅褐色,前胸背板黑色,體翠綠色,背線黃綠色至淺藍色,亞背線帶紅棕色,中胸及腹部第八節各有一對藍黑色斑,後胸至第七節每節有二對藍黑色斑,中胸至第九節每節著生棕色枝刺一對,刺毛黃褐色,雜有幾根黑色毛;體側翠綠色,間有深綠色波狀條紋;側腹面至第九節均具一對刺突,上生黃棕色刺毛;腹部第8、9節有黑色絨球狀毛叢一對。
蛹: 卵圓形,長15~17毫米,棕褐色,藏於繭內。
繭:橢圓形,暗裼色。多在寄主樹幹周圍3~7厘米深的土層中。
生活習性
八角子一年一代,以幼蟲越冬,翌年6月化蛹,7-8月見成蟲,並開始產卵於葉背,數十粒成塊,呈魚鱗狀排列,一周后孵化,初孵幼蟲不取食,後取食自身脫皮後開始取食葉肉,3齡前有群集習性,3、4齡後漸漸吃穿葉表皮,6齡後自葉緣向內蠶食,幼蟲期約30天,老熟幼蟲在樹冠下淺鬆土層、草叢中結繭化蛹,蛹期30天左右,成蟲壽命3-8天,具趨光性。
防治措施
1.結合施肥、修剪,挖除或剪去樹幹上的八角子繭殼及土中蟲繭。
2.人工摘除群集的大量八角子幼蟲。
3.燈光誘殺。在刺蛾成蟲的發生期,利用其趨光性,誘殺八角子成蟲。
4.藥劑防治。利用生物農藥殺螟桿菌、白僵菌1000至1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