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孝、悌、睦、淵、任、恤、忠、和八種德行選士的科目。大觀元年(1107年)置,以鼓勵人們遵守儒家的道德規範。規定:凡士有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悌,善內親為睦,善外親為淵,信於朋友為任,仁於州里為恤,知君臣之義為忠,達義利之分為和。有此八行者,由鄉里上報縣,縣官延請入學,審核屬實,上報州府。八行皆備者,可免試入太學上舍,再經太學官員核實,上報朝廷,立即授官。不全備八行者,視所具備之品行,分別入州學的上、中、下三舍。因以八行選士只注重所謂德行,而無文化標準,故無法選出有真才實學者,至北宋末遂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