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莫市

八莫市

八莫,傣族語稱“曼莫”,意思是打造鍋的村鎮。是緬甸克欽邦一個城鎮,位於緬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與太平江匯合口附近的東岸,居住著克欽族(中國稱景頗族)、撣族(中國稱傣族)、緬族華僑和印僑,是緬甸克欽邦的第二大城鎮,華人稱之為“新街”。八莫市興起於20世紀40年代,總面積10825平方公里,東西走向長約33公里,南北走向長約55公里,總人口34.65萬多,其中八莫市區人口有4萬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莫市
  • 外文名:Bhamo
  • 別名:新街
  • 行政區類別:市
  • 所屬地區:緬甸聯邦共和國克欽邦
  • 地理位置:緬甸北部
  • 面積:10,825.0平方公里
  • 下轄地區:4鎮
  • 政府駐地:八莫鎮
  • 人口數量:346,520人(2014年))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旅遊景觀,抗日戰爭,地理環境,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八莫市地區包括八莫、瑞古、莫馬克和曼西等四個城鎮,是中緬交界處的一顆明珠。八莫市,是中國和緬甸兩國的陸路交通樞紐,也是緬甸的陸、水交通樞紐,更是緬甸北部的交通樞紐。有機場、港口碼頭、鐵路、公路,有直通中國章風、瑞麗、盈江和印度國的公路。八莫市距中國的隴川縣章風口岸及章風口岸經濟區80公里、距瑞麗市150公里、距盈江縣131公里,有公路直達。
八莫

歷史沿革

八莫,傣族語稱“曼莫”,意思是打造鍋的村鎮。歷史上八莫是一個比較大的村鎮,家家戶戶都用銅、鐵、銻等打造生產各式各樣的鍋,所以,傣族稱之為“曼莫”,一直沿用至今。緬族語稱之為“布莫”,音調與傣族語的音調極為相近,也沿用至今。我國從緬語翻譯過來時把它翻譯成 “八莫”,一直沿用至今。
八莫市
八莫市
八莫市興起於20世紀40年代,位於緬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上游與太平江匯合口附近的東岸,居住著克欽族(中國稱景頗族)、撣族(中國稱傣族)、緬族、華僑和印僑,是緬甸克欽邦的第二大城鎮,華人稱之為“新街”。蒙古軍人在13世紀、清軍在18世紀先後進駐過八莫,在19世紀後期八莫被英軍侵占,仍保留著濃郁的西洋文化,西方風情。
清朝乾隆年間,清緬戰爭爆發。乾隆三十四年十月丁丑,傅恆的奏報,十月初八進攻老官屯,在江口與緬軍作戰。老官屯”之戰,緬甸軍在老官屯紮了兩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雙方用火炮互相炮轟,清軍一日內連續多次攻勢都被緬甸軍擊退,緬甸軍使用的燧發槍比清軍的火槍威力更大,清軍陷入戰爭僵持,始終無法攻陷老官屯,於是緬清雙方議和,清兵全部撤出緬甸境內,清緬第四次戰爭正式結束。
八莫市
八莫市

旅遊景觀

八莫,是旅遊資源豐富、獨具特色而神奇的地方。在全民信佛的緬甸,佛寺無處不有,佛塔無處不在。以生態、古蹟、民俗為主,氣候宜人,蔥鬱茂密的熱帶雨林和充滿神秘色彩的佛寺佛塔,無不讓人大開眼界,留戀忘返。
八莫市境內佛寺眾多,有著上萬座的佛塔,僧人到處可見。據傳,歷史上有個王子在八莫建了四個寺廟:瑞基那寺廟、登鐘佛寺、瑞西供寺廟、馬西啼寺廟。
這四個寺廟在當地都很有名氣。八莫市區,猶如一個龐大的園林公園,整個市區被綠色植被環抱著。古老的金和歡樹象一個個巨大的綠色蘑菇點綴在城中的各個角落;緬甸國寶柚木,枝繁葉茂,覆蓋著城郊周圍,碩果纍纍的椰子樹高大挺拔,展示出無窮無盡的熱帶自然景觀。別墅式的洋樓和碼頭旁的唐人街風光最為迷人。八莫市內雕塑有八莫市標,建有雲南會館、瑞基那寺廟、登鐘佛寺、江頭城佛寺、森哥蘭本大教堂(八莫第一雄偉建築物)、紀念碑(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勇殺敵、血灑八莫的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而立的)等景點,供人們觀光遊覽。在市中最醒目的雕塑,就是八莫市標。雕塑的是三個人拿著一捆木棒。意思為:一根木棒容易折斷,十根木棒不容易斷。以教導人們,同胞之間要團結友愛,齊心協力,不要手足相殘。由此可見,八莫市是一個崇尚團結、友愛、祥和的城市。在八莫市中國華僑較多,一部份是祖上做生意來到這裡的。中國“文革”期間,許多雲南人越過邊境來到這裡投奔華僑。也有一大部分是因為逃難過來。由於華僑在緬甸不能參與政治,因此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做生意當中,所以,在緬甸的絕大部分華僑都非常富有。但他們一直惦念著祖國,想為祖國的人民做一點事。他們集資建蓋了雲南會館,為在緬甸的華僑排憂解難,也為來投奔的雲南人安排食宿、工作。會館內建有辦公大樓、大雄寶殿、關帝廟、財神廟,供奉中國的觀音菩薩、如來佛、關公、財神爺等。在異國他鄉,經過了那么多年,仍舊保留著濃郁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保留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民族風俗,並且比國內更古樸濃郁。
八莫市
八莫市
瑞基那寺廟,座落在達冰江岸邊,寺內建有 “瑞基那大金塔”。這座金塔不但擁有2400多年的歷史,還是八莫的守護塔。緬甸佛教傳說,在遠古時代的一天,八莫市洪水泛濫,整個城市將要被淹沒,黎民百姓流離失所。在這緊急關頭,瑞基那寺廟內的高僧開門迎接難民,把難民聚集到寺廟內,外邊的洪水越來越大,說來也奇怪,當洪水漫到寺廟周圍時,竟然慢慢地退去了,這樣大部分百姓的性命得以保全。洪災過去以後,虔誠的八莫市人民認為這座寺廟有佛光保佑,是佛祖出面救了大家,於是瑞基那寺廟香火空前的旺盛起來,人們也因此稱它為八莫的守護塔。
尊多佛寺,也是八莫地區香火最旺的佛寺之一。尊多寺建在距八莫70公里的伊洛瓦底江上的一個3.5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四面環水。島上現住有近1000人百姓。尊多寺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建有7774個大小佛塔,成為萬佛塔林。2300多年前,這裡是一片荒島,後來,印度王來到此島修建了尊多佛寺。寺內現有高僧8位,最小的僧人有5歲。尊多佛寺每年3月都要舉行擺市(廟會),期限10天左右,每年來趕擺市(廟會)的有數萬人。寺院內有兩棵千年古樹,一棵是菩提樹,另一棵是大榕樹,兩棵古樹緊緊相連。在古榕樹上有數十窩掛蜂奇觀,但菩提樹上卻一窩也沒有,景觀極為獨特。

抗日戰爭

八莫市還是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的一個主戰場。1944年10月中旬,中國軍隊新編第38師、第30師、第50師向在緬甸八莫的日本守軍進攻。日軍守八莫的主力共約3000餘人,西面依託伊洛瓦底江,沿北、東、南三面在市郊構築縱深陣地固守。新編第38師經過拚死搏殺,才被我中國軍隊攻破。被攻克時,八莫的房屋全部被炮火所毀,唯有華僑建的一座“關帝廟”安然無恙獨存。
八莫市
八莫市地圖

地理環境

八莫市由於位於亞洲西南季風地區,日照充足、氣溫高、雨量豐富,水源較好,土地肥沃、寬廣,比較適宜種植橡膠、山蒼子、竹子、茶葉、魔芋、檸檬、水稻、甘蔗、蔬菜等熱帶水果及各種熱帶植物。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的前景極為廣闊。

自然資源

由於地質結構特殊,八莫地區盛產煤、金礦、銅礦、鉛鋅礦、鐵礦以及其他珍稀礦產品,開發利用前景極為廣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