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畝後村是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五鳳鄉轄村,位於浙閩兩省交界處蒼南縣城西南17公里的叢山中,距78省道和鄉政府所在地均為3公里,南距礬都——礬山20公里。東鄰鳳村,西接同中村,南和思居村為界,北與黃壇鄉黃壇底村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畝後村
- 地理位置:浙閩兩省交界處蒼南縣城西南17公里的叢山中
- 面積:2.6平方公里
- 林地面積 : 1404畝
區域概況,人文歷史,經濟概況,商品茶發展史,投資的大環境不良,粗加工產量低,試製成功具有蒼南特色的名茶,品種最佳化,品質提高,品牌宣傳,茶文化研究,農林牧協調發展,基礎設施,村莊整治,集體榮譽,
區域概況
該村轄八畝後、山頭、中站、嶺頭、上岙等6個自然村。總面積2.6平方公里,2010年,共有348戶,1496人,耕地面積553畝(其中水田523畝),林地面積1404畝。
人文歷史
村中有楊、李、張、吳等姓,楊姓遷入最早。其始祖於明隆慶、萬曆年間(1567~1619),由福建省安溪縣遷來。稍後,李、張、吳諸姓也從福建省陸續遷來。各自在山區開荒種地,逐漸形成村落。
20世紀30年代,該村曾是中共開展革命活動的地區。1935年,劉英、粟裕就曾住在村民張家燦家裡。1936年,建立了黎陽、南山頭、鳳村、八畝後等黨支部,村民在黨支部領導下,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後,八畝後村被命名為“革命老區村”。
經濟概況
全村處於海拔400多米的山上,群山綿連,交通閉塞。村民與外界長期處於隔絕狀態。經濟、文化比沿海、平原地區落後。1949年前,村民過的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悲慘生活。解放後的30年間,仍因山區生產單一,全村男女除種山、砍柴外,別無收入。一直是“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
2002年來,在上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該村緊緊抓住新一輪扶貧開發的機遇,充分利用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優勢,積極實施“整村推進”工作,走出了一條以茶葉產業為主導,以基地建設為依託,以突出“茶文化”為核心,以休閒旅遊為紐帶的生態特色、富民興村之路。使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農民素質明顯提高,農民收入大幅增加。人均收入從2002年的1927元增加到2005年的3540元,增幅達184%。貧困人口從2002年的624人下降到2005年的43人。
商品茶發展史
投資的大環境不良
八畝後村地處叢山中,拋荒的山地多。20世紀50年代末,全村茶園零星分布,總面積不到5畝。60年代,八畝後村幹部開始發動民眾開荒種茶。由於資金不足,投資的大環境不良,僅開闢成茶園10多畝。以後雖年有增加,但幅度很小。至1978年,全村合計茶園250多畝,且加工技術落後,未能形成優勢,專靠政府收購,不能參與市場競爭。80年代開始,八畝後村在黨支部書記李孔宗帶領下,發動民眾。提出"有錢出錢,有物出物"的號召,茶園迅速開拓。1984年,開發了“速生茶園”400多畝,建成茶葉基地。茶葉產量比1983年增長1倍多。1991年,開墾400畝"名優茶"園。茶園總面積已達1357畝,比1978年增長5倍多。1992年茶園增至1570畝,茶葉畝產270市斤,比1979年提高近4倍。形成“規模較大、集中連片、高產栽培、深度開發、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茶區。
粗加工產量低
1974年,村集體投資創辦茶葉加工廠,但只能作粗加工,且產量很低。至1992年,建成初制茶廠、精製茶廠各1座,擁有廠房、辦公樓、宿舍樓,面積總計5300平方米。有固定工170人,臨時工400餘人,購置制茶機、發電機、高壓噴霧器、農用單人背式噴霧器等,合計90餘台,實現初、精製聯合加工全程機械化。初制廠年加工能力2500擔,精製廠年加工能力3000擔。設立評茶室及經營服務機構,形成生產、加工、出口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商品茶基地。
試製成功具有蒼南特色的名茶
1991年,試製成功具有蒼南特色的名茶7種,結束了全縣幾十年來“有茶無名”的歷史。其中“明前龍井”被評為浙江省二類名茶,“蒼南龍芽”被評為溫州市三等名茶。1992年,在荷蘭第31屆茶葉評選會上,“駱駝牌”、“珍眉”兩個品種,均獲金質獎。產品遠銷日本、俄羅斯、摩洛哥、阿富汗和東南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1991年,茶葉產量1635擔,比1979年增長7倍,產值78萬元,比1979年增長26倍。1992年,初制廠和精製廠,加上外加工,合計總產值310萬元,創利潤39.5萬元。創外匯65萬美元。
2000年來,共投入資金500萬元,使該村的茶葉產業化發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品種最佳化
改造老茶園1000多畝,良種化比例由12%提高到45%,2005年,全村擁有2500多畝無公害茶葉基地,100畝茶園通過有機茶園認證,產品獲省綠色農產品認證。
品質提高
不斷對茶葉加工技術和設備進行深化改造,引進茶葉先進加工機械20多台,新建名茶生產車間1個;改造老茶廠,前洋茶廠被評為縣級農業龍頭企業,2005年茶葉產值1300多萬元;開展茶農生產技術培訓20多期,培訓800餘人次,不斷提高茶葉品質。2005年,該村擁有茶葉初制加工廠1家,精製加工廠1家,個體加工100多戶,形成了初精製加工“一條龍”,村集體帶動個體的產業鏈。
品牌宣傳
2003年創建了自己的茶葉品牌——“五鳳香茗”,突出其色翠、香高、味醇、鋒苗緊結等特點,加大宣傳力度,改進包裝,以品牌占領市場,在2005山東濟南第三屆國際茶博會中榮獲金獎,茶葉產品已在杭州、北京、蘇州、濟南等大城市的茶葉市場上獲得了較高的聲譽,茶葉價格從當時的一斤幾十元上升到幾百元、上千元。
四是品位提升。成立了五鳳鄉茶葉產業協會和茶葉專業合作社,改變了原來全鄉各個茶廠分散,各自為戰的局面,並以打造“溫州梅家塢”為契機,逐步形成豐富的“茶文化”內涵,推動茶葉品位的提升。
茶文化研究
八畝後村作為五鳳名茶產區的核心地,近年在建成香茗園基礎上,建成了“五鳳茶文化中心”,進行茶藝和茶文化的研究、提升。
農林牧協調發展
八畝後村以茶葉為龍頭,糧食、畜牧業、林業協調發展。1992年,村集體投資20多萬元,作農業基礎設施費,修建一條6米寬、3000米長的水渠,實行一整套“支農、補農”優惠政策。做好“種籽、化肥、農藥”三供應服務工作。春耕時期,每年投放3萬元給糧食生產承包戶作貸款。全村農戶的農業稅全部由集體經濟支付。1992年,糧食總產量28.2萬公斤,平均畝產476公斤,比1949年增長了3.2倍。營造杉樹林20多萬株,產值超百萬元,全村畜牧業等收入35.5萬元,比1979年增長5倍。全村集體固定資產總值296萬元。1991與1992兩年,村級當年收入的集體利潤均在12萬元以上,年可用流動資金15萬元。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223.45萬元,人均收入1050元。全村245戶,1980年以後新建樓房計183間1.34萬平方米。合計全村房屋412間,2.6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20.28平方米。電視機、錄音機、腳踏車、縫紉機已普遍進入村民家中。
基礎設施
1986年,村集體投資,村民出力,修建成1條4公里長的山區公路。1979至1992年,先後投資修建6條1公里長的農用機耕路,改變了山區交通困難的面貌。架設1條4公里長的高壓線路,戶戶裝上電燈,結束了“火篾油燈照明”的歷史。6個自然村先後裝上自來水,解決了村民的飲水衛生問題。
1984年,村投資12萬元,建成國小校舍一幢,聘請6名民辦教師,學齡兒童全部免費入學,1990年開始入學率達100%。成人識字率逐年提高,法制觀念逐漸增強。1990年被評為縣治保先進村。1992年,全村五好家庭50戶,雙文明戶35戶,遵紀守法戶60戶。人口年出生率都在11.5‰以下,年自然增長率都在7.5‰以下。1991年被評為縣計畫生育先進村。
1987年籌集4萬多元,作為23歲以上村民的養老基金。每年撥款7000多元,作為60歲以上老人的生活困難資金,每人每月15元。1992年,以個人集資為主,集體資助為輔的辦法,籌資2萬元,建造公墓200穴。
村莊整治
2005年以來,八畝後村圍繞生態村建設,結合開展“百村整治”工程,共投資1150萬元,其中民眾籌資500萬元,建設完成了“五鳳香茗園”,突出以品茗、休閒為主題,集聚入口山門、觀茶海長廊、名茶鑑賞區、茶文化村和茶博區、農家樂活動區、幽谷休閒膳宿區等六大功能區塊。對農家庭院的建築樣式、園林風格、室內陳設等,都進行了規劃,充分體現個性化色彩。使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人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2005年被評為溫州市“百村整治”合格村,獲得了縣級生態村稱號。完成了1公里通村公路的硬化工程;在村主道架設了路燈,鋪設綠化帶,村莊綠化面積覆蓋率達85%;制訂衛生公約,定時打掃和處理垃圾,完成了排污排水配套設施建設;推進改水改廁,拆除露天茅廁,新建沖水式公廁;使人居環境達到了“硬化、亮化、綠化、淨化”的標準,村容整潔優美。完成移民新區建設,提供優惠政策,幫助110戶居住在偏遠自然村的農戶逐步移民中心自然村。進行了農網改造,實現電費城鄉同價。建成移動通訊發射基站,農戶程控電話安裝率超過50%。開展了1000多畝的土地整理和標準農田建設,新建三面光渠道2000米,解決農田灌溉問題。建成2個沼氣池,農戶安裝太陽能30多戶。啟動閉路電視終端安裝等等。這些工作的開展為整村推進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集體榮譽
八畝後村黨支部自1988年開始至1992年連續被評為縣、市、省先進黨支部。村被評為縣級文明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孔宗先後被評為溫州市勞動模範、浙江省優秀農民企業家、浙江省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