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寬甸八河川皮影戲起源於山東省海洋縣,清同治年間隨大批移民傳至丹東地區,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1865年,寬甸八河川皮影戲創始人王德新遷入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柏林川,後移居八河川定居,故名“寬甸八河川皮影戲”。
簡介,歷史,
簡介
寬甸八河川皮影戲起源於山東省海洋縣,清同治年間隨大批移民傳至丹東地區,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
1865年,寬甸八河川皮影戲創始人王德新遷入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柏林川,後移居八河川定居,故名“寬甸八河川皮影戲”。
寬甸八河川皮影戲早期無影卷,其念白、唱腔都是師父口傳心授,直到清末民初才形成了影卷。現存留的影卷多以傳統劇目為主,主要有《楊家將》、《呼延慶打擂》、《金鞭記》、《三寶記》、《四平山》、《小金花》等劇目,一共30多出。
寬甸八河川皮影戲進入“翻書影”階段,借鑑了戲曲程式化表演方式,按生、旦、淨、末、醜分為“唱大”(老生、花臉、醜)和“唱小”(旦角、小生)兩種唱法。但在唱腔上、弦掛上還是口傳心記,至今還保留了“溜口影”的原生態特徵。
寬甸八河川皮影戲長期活躍在滿族聚居區,同滿族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婚喪嫁娶、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台唱影。同時寬甸八河川皮影戲融合借鑑了丹東地區的單鼓、鼓樂、二人轉等音樂旋律,具有濃郁的遼東特色。
歷史
這種起源於西漢,發端於我國陝西,成熟於唐宋時代,曾經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在沐浴千年風雨之後,很難再見“芳容”。而在大山深處的寬甸滿族自治縣,皮影戲得到保護,並逐步開發、發展。
1865年,起源於清朝晚期的“王氏皮影”,舉家從山東遷入寬甸境內,後移居八河川鎮。至今,已有140多年歷史。從清末民初開始到“文革”前,“王氏皮影”在寬甸、鳳城、本溪、岫巖、桓仁等地小有名氣,每年都要演出數百場。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往往少不了搭台唱影。有時需要通宵達旦連演十天半月的連本戲(連續劇),一些皮影戲迷都要跟場觀看,直到演完為止。有時,一個廟會上,還會出現幾個影班搭台對擂的景象,昔日的繁榮可見一斑。對於閉塞的山裡人來說,皮影戲曾是他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經歷了“文革”劫難,1978年以後的10年間,“王氏皮影”又重新走上舞台,在當時文化生活仍然匱乏的農村很受歡迎。白天利用太陽光,晚上點起兩個500瓦燈泡甚至4盞馬燈,就可以熱熱鬧鬧地演上一場。後來,隨著電視的普及,平時“走村串戶”演出的皮影戲,受到了冷落,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6年,在市、縣文化部門共同資助下,“王氏皮影”開始了收集、整理挖掘工作。2007年6月,“王氏皮影”被列入《遼寧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氏皮影”現有500多個影人,最顯著的特點是影人高1.2尺,比普遍採用的7寸影人高很多,屬於皮影戲中較大的影人,在全國也很罕見。遼南地區目前也僅存這一擁有百年歷史的文化瑰寶。
如今在第六代傳人王長水的重新編輯整理下,包括現代劇目可以演出20多個。這支演出隊主要活躍在寬甸青山溝和河口等風景區,為遊客演出,傳承這種傳統文化。
1865年,起源於清朝晚期的“王氏皮影”,舉家從山東遷入寬甸境內,後移居八河川鎮。至今,已有140多年歷史。從清末民初開始到“文革”前,“王氏皮影”在寬甸、鳳城、本溪、岫巖、桓仁等地小有名氣,每年都要演出數百場。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往往少不了搭台唱影。有時需要通宵達旦連演十天半月的連本戲(連續劇),一些皮影戲迷都要跟場觀看,直到演完為止。有時,一個廟會上,還會出現幾個影班搭台對擂的景象,昔日的繁榮可見一斑。對於閉塞的山裡人來說,皮影戲曾是他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經歷了“文革”劫難,1978年以後的10年間,“王氏皮影”又重新走上舞台,在當時文化生活仍然匱乏的農村很受歡迎。白天利用太陽光,晚上點起兩個500瓦燈泡甚至4盞馬燈,就可以熱熱鬧鬧地演上一場。後來,隨著電視的普及,平時“走村串戶”演出的皮影戲,受到了冷落,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2006年,在市、縣文化部門共同資助下,“王氏皮影”開始了收集、整理挖掘工作。2007年6月,“王氏皮影”被列入《遼寧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氏皮影”現有500多個影人,最顯著的特點是影人高1.2尺,比普遍採用的7寸影人高很多,屬於皮影戲中較大的影人,在全國也很罕見。遼南地區目前也僅存這一擁有百年歷史的文化瑰寶。
如今在第六代傳人王長水的重新編輯整理下,包括現代劇目可以演出20多個。這支演出隊主要活躍在寬甸青山溝和河口等風景區,為遊客演出,傳承這種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