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月》是宋代詩人范仲淹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八月十四夜月
光華豈不盛,賞宴尚遲遲。
天意將圓夜,人心待滿時。
已知千里共,猶訝一分虧。
來夕如澄霽,清風不負期。
作品賞析
秋風送爽,皓月當空,最容易引起遊子的懷鄉之情。自古以來,圓月成了無數文人墨客所歌詠的對象,以寄託幸福、美滿的希望。賞月詩如同一道風景線林立在中國古典詩苑裡。這類賞月詩多以寫景取勝,在景中寓情。這首詩則與傳統寫法頗有不同:它重在言理而兼以抒懷。難能可貴的是,它能在平淡、暢達的語言中說理,毫無生硬、呆板之氣,是宋代哲理詩的典範之作。
首聯用散文化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一幅中秋前夕,月已將圓而未全圓的景象。按常規寫法,當運用華麗詞藻濃墨重彩寫月圓之美。范仲淹卻僅用“光華”二字言簡意賅,高度凝練。至於何等“光華”,作者用反問語“豈不”二字來加強語氣,給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月光如練,本是賞月的最佳時光。讀下句“賞宴尚遲遲”才恍然大悟:原來今日才八月十四,而八月十五才是人們賞月的固定時刻。疊字“遲遲”蘊含著十分複雜的情感,既有面對今宵似乎略有欠缺的月景流露出的一絲遺憾,也有對自己政治改革事業未能盡如 人意的惆悵和感喟。
頷聯緊承首聯,高度概括了古往今來的人們渴望萬事得全的美好願望,“天意將圓夜,人心待滿時”,這種祈盼往往用八月十五的圓月來代表。雖是濃縮現實的一種心理,也是詩人在自我寬慰。
人的願望總是美好的,當憧憬未來時就會明白“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不能事事盡如人意。儘管人們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內心仍常充塞著無以名狀的失意。如同今晚的月光,雖千里共照,美不勝收,也還使人產生惆悵之情。“已知千里共,猶訝一分虧”,一個“訝”字與“遲遲”互映,巧妙地展示人們面對美景欲罷不能又略帶惆悵的矛盾心理。
最後一聯,表達作者自己的心志,是這首詩的落腳點:人生在世,萬事不必刻意追求,而應遵循客觀規律,真正做到豁達,不受世俗羈絆。“來夕如澄霽,清風不負期”,在這裡,作者用淡淡的彩筆,抹上幾許亮色,又帶來幾縷涼風,“澄霽”、“清風”與“光華”相呼應,便使整個畫面色彩更加柔和而美麗,陣陣秋風又給惆悵的情懷平添了幾分爽意。
綜觀這首詩,雖未致力於寫景,卻有如在目前之感,在全景的渲染上,注重個別景物的點綴和映襯以及色彩的調配,從而取得了和諧的統一。於景中見理,理中顯情,使得景、情、理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作者簡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康定元年(1040),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出任參知政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邡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秸四年(1052),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