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界有前後四大鬚生的說法。前四大鬚生是余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後四大鬚生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大鬚生
- 出處:京劇界
- 包含:前四大鬚生後四大鬚生
- 相關:余叔岩
簡介,周信芳,
簡介
至於這十人之外,也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京劇老生演員,例如譚元壽、高寶賢、李鳴盛、趙松樵、小王桂卿、孟小冬、李和曾、李宗義、馬長禮、言少朋、沈金波等.
于魁智是後起之秀,前面的路還很長,現在就被列入大鬚生之內,那么,他要么驕傲自滿,要么還是繼續進取,於是,中國京劇的歷史上豈不是又要出一個譚鑫培式的甚至超越譚鑫培的人物了,想一想,這可能嗎?!偏偏還有人在“咚咚鏘”上說什麼“于魁智德藝雙馨”,並不是很恰當,說袁世海最合適,二人差距太大。
耿其昌不錯,嗓子好,工夫深,而且不靠炒作揚名。其昌唱這么多年戲,精益求精,現在正致力於練白口工夫,雖然他的白口工夫很不錯!
周信芳
周信芳(1895~1975)名士楚,字信芳,藝名麒麟童,浙江慈谿人。他的唱功基本 上取法於孫菊仙、汪桂芬、汪笑儂、王鴻壽、潘月樵等前輩,他的嗓音雖顯沙啞,但演唱富有感情,挺拔蒼勁,氣出丹田。念白清晰,講究噴口,尤其是他吐字收聲和潤腔之技巧非一般演員所能企及。他的唱腔,酣暢樸直、蒼勁渾厚之特點十分明顯,加上起伏頓挫、錯落有序的念白,真的叫賞心悅目。代表劇目《四進士》、《徐策跑城》、《蕭何月下追韓信》
周信芳六歲隨父旅居杭州,從陳長興練功學戲。七歲登台演《鐵蓮花》中的定生,藝名“七齡童”,1906年後,隨王鴻壽赴漢口演出。1907年在上海,改用“麒麟童”,此後一直沿用此名。1908年到北京入喜連成社,與梅蘭芳、林樹森、高百歲同台。1912年返滬,在新舞台等劇場與譚鑫培、李吉瑞、金秀山、馮子和等人同台,頗受薰陶,演技漸趨成熟。1915年至1926年間,先後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了連台本戲《漢劉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間兩度赴北京、天津演出,將《蕭何月下追韓信》《鴻門宴》《鹿台恨》《反五關》等戲介紹給北方觀眾,人稱“麒派”。
周信芳在幾十年的舞台生活中,運用精湛的表演技巧,塑造了宋士傑、徐策,蕭何、宋江、鄒應龍、張廣才、張元秀等眾多的生氣勃勃、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為京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麒派”不僅是京劇老生的重要流派,而且對其他行當、其他戲曲劇種的表演藝術,也有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