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組

八大組,現墾利縣永安鄉駐地“永安鎮”。抗日戰爭期間的1941至1945年,一提起八大組,人們不僅肅然起敬,把這裡看作希望之光,並譽為黃河三角洲上的“墾區延安”,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墾區抗日指揮機構——清河區黨政軍機關就駐紮在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大組
  • 現名:永安鎮
  • 被譽為:墾區延安
  • 原址成立時間:1494年
基本介紹,發展歷史,

基本介紹

八大組原址於1494年(明弘治七年)前成陸。1855年黃河第5次大變遷由利津以北入海後,開始了以寧海為頂點的造陸過程。
河口改走第3條流路(1897~1904年)在此行河捆定嚷後的第二年(清光緒24年)始有人在此居住,1904年後居民漸多,時稱“桃花園子”。河口第六條流路(1929~1934年)仍在此範圍行河入海,以“桃花園子”為中心的大片平原淤積成良田。

發展歷史

1934年8月河口改道北移,此地安定,新淤土質肥沃,墾荒者漸多。1935年(民國24年)國民黨山東省政府組織魯西災習鍵戒棕民4200人來此墾荒定居,每200人左右編為一個大組,桃花園子正是第八大組,因而更名為八大組。隨著外地移民的不斷遷入,八大組逐漸發展為墾區中心集鎮。
1936年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為鼓勵他的退伍“功勞兵”永遠在這裡安居,將八大組改為“永安鎮”。但人們仍習慣稱這裡為八大組。1941年8月底,楊國夫司令員指揮的八路軍山東縱隊解放了八大組及其周圍地區。9月,在這裡建立了中共墾區工作委員會和墾區建設委員會。原駐外地的中共清河區委、行署、清河軍區司令部及其後勤機關也相繼移駐永安鎮。居住入口由原來的一千多人猛增到三萬餘人,成為墾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42年到1943年間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整個清河平原根據地被日偽軍分割蠶食後,以永安鎮為中心的墾區根據地就成了清河軍民堅持抗日游擊戰的可靠後方。
這裡走內陸可達膠東軍區,海路可到冀魯邊區,是南北聯絡的樞紐。這裡縱橫百餘里,荊林蘆葦,樹木茂密,是開展游擊戰的天然屏障;依河傍海,土地廣闊肥沃,盛產糧、棉、魚、鹽等,為根據地提供了充分的物質保障。軍區後勤部所屬的踏喇甩醫院、印刷廠、被服廠、兵工廠等,為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保證後勤供應起了巨大的作用。這裡生產的糧、棉、武器彈藥等重要物資,不僅滿足渤海子弟兵及後方機關需用,還源源不斷的運往膠東、魯南支援其他抗日根據地。為此,以八大組為中心的墾區抗日根據碑腿她地成為日偽軍的眼中釘、肉中剌,多次重兵“圍剿”。
1943年冬季的“21天大掃蕩”,墾區根據地經歷了嚴峻的考驗。當時,日偽軍兩萬五千多人,出動飛機、坦克,從南、西、北三面圍剿墾區,揚言“踏平共軍老巢”。這次掃蕩,日寇實行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瘋狂屠殺抗日軍民。我駐永安的後方機關,化整為零,利用海想晚訂灘荊叢與敵人周旋。我主力部隊則分內、外兩條線作戰,外汽勸線作戰部隊插入敵後打擊敵人,減輕對根據地的壓力;內線作戰部隊則化整為零,化裝隱蔽,採取“地雷戰”、“麻雀戰”、“車輪戰”,鬧的敵人坐臥不寧,行走不安,當時流傳一首贊“游擊戰”的詩:“堅壁清野餓死鬼,填井染水渴死狼,尋欠糊廈襲擾戰法疲日寇,麻雀戰術弱勝強。”墾區人民用血肉築成了鋼鐵長城,保衛了抗日根據地,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歷史已經過去,八大組的革命精神將永遠載入史冊。如今的永安鎮以墾區艱苦創業精神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迅猛前進,昔日名聞遐邇的革命根據地,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在黃河三角洲大地上放出新的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