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85

八五·85

《八五·85》是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江、錢曉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五·85 
  • 作者:許江、錢曉芳
  • 出版社: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頁數:684 頁
  • 定價:38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0305571
內容簡介
1985年,《美術》雜誌九月號刊登了《浙江美院的一場辯論》,全面而深入地報導了85屆學生畢業展及其在學院內外引起的一系列論爭。 這場論爭,並非報導中所講述的,是一場學生為爭取個性表達與創作自由所進行的抗爭;恰恰相反,畢業生們的作品之所以引起爭議,主要是因為氣質“冷漠”、“呆板”、缺乏激情和生活氣息、手法單一、缺乏個性與表現力。事實上,這場論爭所透露出的,是1985年這個歷史節點上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觀與現實觀。論爭的一方,是從“文革”中“劫後重生”的教師們,他們強調對人性的深人挖掘,崇尚個性表達、形式自由與藝術本體;而論爭的另一方,是深受現代主義洗禮的學生們,他們如饑似渴地從現代哲學、文學和藝術中汲取出養份與能量。海德格爾對人之“被拋”狀態的揭示,卡夫卡的荒誕與貝克特的孤寂,存在主義的冷漠與疏離……為他們打開了通向一種新的“現實觀”與“人學”的通道。...(展開全部) 1985年,《美術》雜誌九月號刊登了《浙江美院的一場辯論》,全面而深入地報導了85屆學生畢業展及其在學院內外引起的一系列論爭。 這場論爭,並非報導中所講述的,是一場學生為爭取個性表達與創作自由所進行的抗爭;恰恰相反,畢業生們的作品之所以引起爭議,主要是因為氣質“冷漠”、“呆板”、缺乏激情和生活氣息、手法單一、缺乏個性與表現力。事實上,這場論爭所透露出的,是1985年這個歷史節點上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觀與現實觀。論爭的一方,是從“文革”中“劫後重生”的教師們,他們強調對人性的深人挖掘,崇尚個性表達、形式自由與藝術本體;而論爭的另一方,是深受現代主義洗禮的學生們,他們如饑似渴地從現代哲學、文學和藝術中汲取出養份與能量。海德格爾對人之“被拋”狀態的揭示,卡夫卡的荒誕與貝克特的孤寂,存在主義的冷漠與疏離……為他們打開了通向一種新的“現實觀”與“人學”的通道。藝術不是模仿現實的表象,而是汲取它的能動性。參與一個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的行動,發現它內在的可能,因此,一切真正的藝術品部表現人在世界上存在的一種形式。85屆畢業展上的作品,絕非對西方現代主義的表面模仿,而是對現實的重新發現和建構,他們的創作體現了藝術與現實的一種新的關係,體現了他們對人之本質處境的深刻理解——人之存在的孤獨與冷寂,人之命運的荒誕與無常。 今天,這些作品的風格與樣式在藝術界已經習以為常,當年的這些畢業生中,有許多人已是聲名卓著的藝術家,當年那些備受爭議的作品,也已經成為藝術市場中的天價獵物。今天,在這個消費主義的多元情境中,藝術界或許再也難以形成真正的“論爭”。1985年,發生在浙江美院的那場辯論,所呈現的批判意識與論爭精神,或許正是“八五”留給我們的一份彌足珍貴的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