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橋建成於1936年,原名中正橋,系木面橋樑。1949年全國解放後,對大橋進行了改建,並更名為“八一橋”。1997年9月29日,新的南昌八一大橋於正式建成通車。它東起陽明路,跨越贛江,西接廬山南大道,北連昌北開放開發區,接昌九高速公路。是連線湘、鄂、皖及贛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八一大橋由主橋、引橋、引道三部分組成,全長約6公里,其中主橋1040米、南引橋2017米、北橋1314米。橋面有效寬度26米,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橋,也是南昌最長的一條斜拉索橋。整座大橋宛如巨龍橫臥在贛江之上,成了南昌一道新的風景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一大橋
- 外文名稱:The bayi bridge
- 別名:原名中正大橋
- 行政區類別::南昌市東湖區八一大橋街道大士院西區社區居民委員會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江
- 下轄地區: 八一鄉
- 電話區號:0791
- 郵政區碼:330013
- 地理位置:江西省南昌市
- 面積:0.42平方公里
- 人口:504.3萬(2010年)
- 方言:贛語
- 著名景點:八一大橋,滕王閣
- 機場:昌北機場
- 火車站:南昌西
- 車牌代碼:贛A · V***A
建築沿革,設計風格,設計思路,擴展閱讀,
建築沿革
南昌八一橋建成於1936年,原名中正橋,系木面橋樑。
1949年全國解放後,對大橋進行了改建,並更名為“八一橋”。八一橋當時“八一橋”橋寬僅為10米,後來,橋上交通日益繁忙,“八一橋”顯得越來越不堪重負,特別是每逢清明時節,為了方便市民掃墓,大橋必須中斷機動車交通,只允許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整個橋上人山人海。
在醞釀了一系列關於“八一橋”的改、擴建方案後,1995年,江西省委省政府決定重建一座具有時代特徵的現代化大橋,以此取代“八一橋”。新八一大橋設計建設工程部大膽採用4米樁徑為主塔基礎,使主塔基礎和工程數量僅為國內同等跨度斜拉橋的32%,創造了當時的國內第一。在全國同類規模的橋樑中,八一大橋建造時間最短、造價最低。
1997年9月29日,大橋建成通車。
設計風格
該大橋橋型與城市環境協調,大橋外型雄偉壯觀,巍巍高塔與兩岸高樓對應。縱橫設計採用豎曲線,像長虹臥波,具有曲線美。南引橋三層,全互通立交,喇叭型,氣勢宏大。四個圓圈像蝴蝶飛舞,圈內矗立著體現江西歷史文化的得陽樓、郁孤台、牡丹亭。龍珠閣四個樓台亭閣。大橋南岸橋頭石雕黑白雙貓,寓意深刻。北岸鑄銅雙獅,威武雄壯。整座大橋挺拔雄偉,氣勢恢宏,宛如巨龍橫臥在贛江之上,與江兩岸旖旎風光連成一體,交相輝映,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遊風景線。
設計思路
設計為雙獨塔雙索麵扇形密索體系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斜拉橋。工程由主橋、引橋、引道三部分組成,全長約6公里。其中主橋1045米,南引橋2017米,北橋1314米。橋面有效寬度26米,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20年遠景交通流量為2.6萬輛/晝。主墩4米大直徑樁8根,為國內最大直徑的樁基,副孔墩採用2米直徑樁44根。主孔為4×160米跨斜拉橋,塔高103米,副孔6×50米跨連續梁,主孔通航淨空10米,為三級通航標準。1997年9月29日建成通車。大橋建設資金4.4億,總投資6.6億元(含兩岸道路工程)。
擴展閱讀
1.1927年8月1日,起義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南昌起義,取得了勝利。南昌起義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1949年,根據毛澤東的建議,中央軍委決定,在軍旗, 軍徽上以“八一”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標誌。8月1日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為紀念此事,南昌市政府將原“中正橋”更名為“八一橋”。南昌新八一大橋於1997年9月29日正式建成通車,該橋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橋。
2. 新八一大橋不僅是一項宏偉的現代化交通設施,也是南昌一大景觀。大橋外型雄偉壯觀,巍巍高塔與兩岸高樓對應。縱橫設計採用豎曲線,像長虹臥波,具有曲線美。南引橋三層,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個圓圈像蝴蝶飛舞,圈內矗立著體現江西歷史文化的當陽樓、郁孤台、牡丹亭、龍珠閣四個樓台亭閣。大橋南岸橋頭石雕黑白雙貓,寓意深刻。北岸鑄銅雙獅,威武雄壯。整座大橋宛如巨龍橫臥在贛江之上,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遊風景線。
3. 新八一大橋位於原橋上游50米處,全長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橋,也是南昌最長的一條斜拉索橋。它東起陽明路,跨越贛江,西接廬山南大道,北連昌北開放開發區,接昌九高速公路。是連線湘、鄂、皖及贛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設計為雙獨塔雙索麵扇形密索體系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斜拉橋。工程由主橋、引橋、引道三部分組成,全長約6公里。其中主橋1040米,南引橋2017米,北橋1314米。橋面有效寬度26米,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20年遠景交通流量為2.6萬輛/晝。主墩4米大直徑樁8根,為國內最大直徑的樁基,副孔墩採用2米直徑樁44根。主孔為4×160米跨斜拉橋,塔高103米,副孔6×50米跨連續梁,主孔通航淨空10米,為三級通航標準。1997年9月29日建成通車。大橋建設資金4.4億,總投資6.6億元(含兩岸道路工程)。
2. 新八一大橋不僅是一項宏偉的現代化交通設施,也是南昌一大景觀。大橋外型雄偉壯觀,巍巍高塔與兩岸高樓對應。縱橫設計採用豎曲線,像長虹臥波,具有曲線美。南引橋三層,全互通立交,喇叭型,四個圓圈像蝴蝶飛舞,圈內矗立著體現江西歷史文化的當陽樓、郁孤台、牡丹亭、龍珠閣四個樓台亭閣。大橋南岸橋頭石雕黑白雙貓,寓意深刻。北岸鑄銅雙獅,威武雄壯。整座大橋宛如巨龍橫臥在贛江之上,形成南昌一道新的旅遊風景線。
3. 新八一大橋位於原橋上游50米處,全長3000多米,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橋,也是南昌最長的一條斜拉索橋。它東起陽明路,跨越贛江,西接廬山南大道,北連昌北開放開發區,接昌九高速公路。是連線湘、鄂、皖及贛北各地的重要通道。 設計為雙獨塔雙索麵扇形密索體系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斜拉橋。工程由主橋、引橋、引道三部分組成,全長約6公里。其中主橋1040米,南引橋2017米,北橋1314米。橋面有效寬度26米,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60公里/小時,20年遠景交通流量為2.6萬輛/晝。主墩4米大直徑樁8根,為國內最大直徑的樁基,副孔墩採用2米直徑樁44根。主孔為4×160米跨斜拉橋,塔高103米,副孔6×50米跨連續梁,主孔通航淨空10米,為三級通航標準。1997年9月29日建成通車。大橋建設資金4.4億,總投資6.6億元(含兩岸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