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濱江文化園

兩館一廳一般指本詞條

濱江文化園位於長沙新河三角洲,西濱湘江、北臨瀏陽河,東南為湘江大道北段。園區分布“三館一廳”建築群(長沙博物館、長沙市規劃展示館、長沙圖書館長沙音樂廳)、景觀塔及周邊設施。占地總面積約186畝,總建築面積約15.5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館(含規劃展示館)3.42萬平方米,圖書館3.13萬平方米,音樂廳2.76萬平方米,景觀塔650平方米,地下架空層6.11萬平方米。濱江文化園於2006年8月21日奠基,2007年12月正式開工,2015年12月28日全面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濱江文化園
  • 外文名稱:Riverside Culture Park
  • 地理位置:湖南省長沙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占地面積:186畝
  • 開放時間:8:30-18:00
  • 景點級別:無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長沙博物館長沙圖書館、長沙市規劃展示館、長沙音樂廳湘江
  • 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
規模,設計,單體建築,長沙博物館,長沙圖書館,長沙音樂廳,景觀塔,公共運輸,

規模

濱江文化園建築群象徵了湖南人勇往直前、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的群體性風格,完全符合楚人特有的不礙於物、不滯於心、無拘束、無掛礙的“流觀”審美觀。“剛直、倔強、勇敢,以硬朗的雕塑形體塑造‘湖南人性格’。”
濱江文化園於2006年8月21日奠基,2007年12月正式開工,2015年12月28日全面對外開放。

設計

“濱江文化園”最初設計稱為“兩館一廳”,後加入規劃展示館後改稱“三館一廳”,設計方案從2004年開始公開向全國招標,經國內專家評審於2005年上半年形成了兩套較好的方案。為使方案質量進一步得到提升,2005年下半年,長沙市委、市政府決定再次將“三館一廳”方案公開向全國招標。第二輪招標全國共有7家有實力並且有過相關設計經驗的知名設計單位參標,在異常激烈的競爭中,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初步設計方案終於奪魁。
濱江文化園
濱江文化園建築群占地面積約186畝,總建築面積約15.5萬平方米。聳立於長沙新河三角洲的這三座建築好像從城市奔向江河的一組強有力的頑石,經歷史長河的沖刷和積澱從大地之間崛起,以自強不息的姿態迎江而立。其磅礴的氣勢,雄渾的外觀現象使其成為新城市中心的嶄新標誌。
新河三角洲北部為音樂廳,它如同一隻怒吼的雄獅奔騰向前,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奏響三角洲的最強音。東部為博物館,建築起伏跌宕,如同一部石頭的史書,記錄著城市發展的歷程。西部為圖書館,期待人們讀懂過去、現在幾張清晰和未來的奧秘。三組建築相互依存,首尾照應,共同圍合形成中部下沉的市民廣場,給市民提供了充滿激情與想像的城市大舞台。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濱江文化園“三館一廳”方案在文化方面有些什麼特徵?湯偉介紹說,“三館一廳”方案拋開具體傳統建築構建的約束,脫離了千篇一律的孤立建築本身的做法以及建築具象象徵的做法,突破性地採用整體式思維和組合式形態,創造文化園的整體氛圍。採用抽象表達的手法,依據燦爛的現代地域人文特徵,創造出更自由、更豐富多彩、個性鮮明的現代地域建築。“開放、思變、創新,以整體開放式設計體現‘湖湘精神’。”
濱江文化園建築群設計追求的是對湖湘精神特質的一種神似的模擬,展現的是這種民族精神、藝術精神和人格力量的延伸和外化,以及在建築作品中的升華。“從湖湘文化精神出發,通過建築的奔放豪邁體形隱性表達‘湖湘之魂’。”
三個建築體量,猶如從城市奔向江河的一組強有力的碩石,以現代的體形和流暢優美的輪廓線體現了楚文化的豪邁之情,浪漫之意。“豪邁、浪漫、自然、率真,以流暢的輪廓體現湖湘藝術精神。”建築有如從河岸三角洲由河流衝擊出來的沙灘礫石一般,從大地之間崛起,以自強不息的姿態,屹立於兩江匯合處。

單體建築

長沙博物館

(含規劃展示館)
長沙博物館(含長沙市規劃展示館)位於新河三角洲尖三角東北側,建築起伏跌宕,如同一部石頭的史書,記錄著城市發展的歷程。博物館建築面積為3.42萬平方米,設有五個展廳,主要用於綜合陳列、展示、收集、保管和研究有關自然、歷史、文化、技術、科學等方面的實物及標本。長沙博物館新館於2015年12月28日開館迎客。
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博物館的形態則強調其穩如磐石,沉著安靜之勢。無論遠觀或者近看,都如同一塊經過精心雕琢的珍寶頑石,雄渾而壯美。博物館表面採用長沙市地圖作為肌理,強化了它作為長沙市城市博物館的獨特性。負一層主
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要為庫房、美工室、裝裱室、研究室等,首層為入口大廳、民俗展廳、藝術展廳、美術展廳及報告廳,二層主要為文物展廳、藝術展廳,三層為革命歷史展廳、城市發展圖片展廳、城市規劃展廳、開放式多媒體展廳等。參觀展示區設定在38米標高以上各層,圍繞中心庭院成環形布置,在頂層布置有900平方米的無柱網城市規劃展廳。
博物館圍繞中心庭院展開空間,通過建築形體的交錯重疊及高差變化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人們通過南面的坡道到達綠化屋面欣賞湘江瀏陽河
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江美景,可通過庭院的坡道進入半地下咖啡廳,可乘中廳的電梯到達各層展廳,也可登上層層平台到達城市規劃展廳。

長沙圖書館

長沙圖書館位於新河三角洲尖三角西南側,總建築面積為3.13萬平方米,藏書約140萬冊,閱覽座位2000個。其形態猶如正在慢慢打開的一本巨大的文化大辭典,吸引人們注意,其強調的是一種動靜之間的張力。圖書館的外牆通過豎向百葉模擬竹簡效果,通過表面的楚文字回應文化的源遠流長,同時,內裝修採用大量文字浮雕,這些處理都是回應“圖書”“文化”的建築主題,體現了圖書館與其它兩館所不同的個性特色。
圖書館地下層平面7013平方米,規劃有基本書庫、珍本書庫、後勤辦公場所、新書陳列場所以及餐廳、咖啡廳等輔助功能場所,同時為突出長沙作為國內最大原創動漫基地的特點專門設計了大型的動漫館;一層平面6456平方米,規劃有中央出納大廳、兒童閱覽室、報刊閱覽室、複印中心、報告廳等;二層平面5608平方米,規劃有理工開敞閱覽廳、輿圖閱覽室、殘疾人閱覽室、研究室等;三層平面5455平方米,規劃有人文開敞閱覽廳、典籍開敞閱覽廳、研究室;四層平面3122平方米,規劃有電子閱覽室、多媒體視聽室與研究室等。
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圖書館的空間上根據形體的錯動位移在垂直標高上設計了許多開放閱覽平台,傾斜的形體形成跌級的閱覽空間進一步豐富了建築空間,中央檢索大廳上空互相穿插的廊道和樓梯與電子閱覽室較為封閉體塊的組合將空間戲劇化,形成多層次、多方位的閱覽交流空間。

長沙音樂廳

長沙音樂廳位於新河三角洲的尖三角上。音樂廳設1446座音樂廳1個、508座多功能音樂廳1個、314座多功能音樂廳1個、排練廳2個,總建築面積為2.76萬平方米(不含地下層)。第一層(38米標高)為演員、後勤辦公、貴賓等功能房;第二層為休閒、展覽空間,觀眾可停留性強。音樂廳的觀眾主入口設在第三層,觀眾經過豐富的坡道進入建築的第三層,在入口大廳可俯視全局。
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1446座的音樂廳採用島式舞台,用於大型音樂會。山谷梯形樓座分散布置在舞台四周,使更多方向的觀眾能獲得最佳的音響效果和空間感受。508座的多功能音樂廳採用箱型舞台,左右兩邊有可延伸的側台能滿足會議、個人演唱會及小型歌舞晚會的需要。314座的小廳室內空間親和感強,可舉辦生日會、結婚音樂會等形式多變的聚會。
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音樂廳採用了五線譜加中國古樂譜減字譜共同作為外牆的表面紋理,表達了古今音樂和中西音樂的深刻含義,引起人們無限遐想。同時,樂譜採用“瀟湘水雲”、“洞庭春曉”兩首古樂譜,為湖南的地方樂,強調了建築的地域性和唯一性。這樣的表面肌理為國內外首創。音樂廳強調其帶動整體建築群向前沖、向上昂的開闊而奔騰的姿態,整個濱江文化園的起伏跌宕的氣勢也更加得到加強,氣勢更為宏偉、渾厚。

景觀塔

濱河文化園景觀塔高126米,建築面積650平方米,是整個長沙博物館、圖書館、音樂廳建築群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濱河區域一個重要的景觀標誌。景觀塔的設計,力求使其更符合地塊特徵、地域文化特色。塔的造型立意為“破竹擎天之塔”,象徵長沙的發展如“破竹之勢”。景觀塔於2013年春節亮燈。
濱江文化園(兩館一廳)

公共運輸

公交520路、804路:濱江文化園站;2路、357路、520路、906路:北辰三角洲站
捷運1號線:北辰三角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